Saturday, April 9, 2011
曼谷氣候會議
曼谷氣候會議進展少【中央社╱2011.04.09 12:25 am聯合國曼谷氣候會議今天閉幕,雖然會議訂出工作議程,但實際談判的進展有限,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化的態度分歧,對承諾減少排放量的法律協定也有不同看法。 曼谷氣候會議直到台北時間晚上10時左右才確定工作議程。 京都議定書是目前具體減少排放量的國際協定,第一承諾期於2012年到期,由於部分國家如日本、俄羅斯表示不願參與,不曾批准過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也不打算參與第二承諾期,而開發中國家希望延續,因此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進度,明年可能出現空窗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費蓋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透過聲明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的各方,已同意晚間制定的議程,這將使南非德班(Durban)氣候大會走向一個廣泛與平衡的結果。 費蓋雷斯表示,各國政府都同意,這個結果可以執行坎肯協議,以及坎肯協議無法解決、但屬於峇里島行動計畫(Bali Action Plan)一部份的各項議題。 但對於曼谷會議的談判進度,美國談判代表潘興(Jonathan Pershing)在記者會上指出,談判的進展十分緩慢。 潘興表示,談判各方還在辯論是否繼續坎肯協議的議題,或重新檢討那些在坎肯無法同意、可能在德班也無法同意的議題。 中國氣候變化代表團特別代表黃惠康在閉幕時表示,繼續支持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聲浪在增強,反對的聲音在減弱,但個別已開發國家缺乏政治意願,為逃避應承擔的國際義務而對談判提出附加條件,使工作進展緩慢。 黃惠康表示,延續京都議定書、確定第二承諾期是談判取得成功的「必須」,一些已開發國家對承諾第二承諾期設定一系列前提條件,他們無法接受。 對於開發中國家的期盼,潘興在記者會上說,他們的看法是要相對稱的,在其他國家沒有確定類似的義務之前,他們也不準備履行義務。 歐洲聯盟談判代表麥茨格(Artur Runge-Metzger)在個別記者會上則指出,如果條件正確,他們會考慮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麥茨格說,他們需要確定其他夥伴已準備好在氣候變化公約下履行公平義務,如果有些國家不簽署第二承諾期,「就必須要做些別的」,因為對抗氣候變化沒有他們,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Labels:
永續環境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