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1200億美元換匯基金

東協加三 設1200億美元換匯基金
【聯合報╱2009.12.29 06:10 am
東協與中、日、韓三國訂明年3月24日起啟動規模1,200億美元的多邊換匯機制。一旦爆發金融危機,這個機制將有助於確保「東協加三」有充裕的美元資金。這是亞洲首次成立類似的金融安全機制。

新協議是2000年清邁協議的延伸。清邁協議由東協五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菲律賓)與中國、日本及南韓簽署,是各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後誕生的合作機制。

換匯金額如5月最初宣布時一樣,將從清邁協議時期的780億美元,擴大到1,200億美元。此外,按照新的協議,東協加三的13個成員國都可動用該基金,香港也首度加入。

與雙邊機制的清邁協議不同,新換匯協議為多邊機制,由參與國從各國外匯存底中提存。各個會員國將可在事前訂定的上限之內,拿本國貨幣兌換美元。

由南韓政府發布的各國聯合聲明中說:「核心目標是解決區域內國際收支與短期流動性困難,並補充現有的國際金融協定。」

多數國家在12月24日前都已完成簽署,預定90天後生效。中國(含香港)與日本將各出資384億美元,合計占基金總額的64%,南韓提供192億美元,占16%。

根據協議,13國財長與央行總裁,以及香港金管局將合作確保90天期的緊急美元貸款,利率為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加風險溢價。資金期限最長可延長至720天。

中日韓最高借款額度各為192億美元,其他國家有些額度最高達到出資額的五倍。

非危機期間,各國額度縮小為危機期間的20%,餘下的八成貸款額必須在該國已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請求紓困的條件下,才可動用。

為進一步促進本區域的金融穩定,東協與中日韓還將設立區域監管機構,及擔保各國所發行債券的機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