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二房、三房大和解

二房、三房大和解
* 2009-12-31 * 工商時報
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及三娘李寶珠的台灣遺產訴訟,達成和解共識。李寶珠昨(30)日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證實王文洋已經承認李寶珠是王永慶的配偶,李寶珠也向台北地方法院撤回確認繼承權存在的訴訟。

據悉,王文洋、李寶珠的協議主張,除了王文洋未來將不再強調王郭月蘭的「唯一」、「合法」配偶身份,雙方也就王永慶台灣遺產分配達成共識。王文洋同意大房王郭月蘭、二房楊嬌、及三房李寶珠,共同擁有王永慶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王郭月蘭可分得其中的一半,楊嬌和李寶珠各分四分之一。

若以王永慶在台灣有新台幣595億元遺產推算,大房王郭月蘭原本可以得到5成的「配偶剩餘財產分配權」共297.5億元;如今王郭月蘭同意讓出一半、即148.75億元,由楊嬌和李寶珠均分,兩人各得74.375億元。遺產另一半297.5億元,再由各房9名子女均分。

王文洋去年為追查王永慶的美國遺產,與三娘李寶珠掀起合法配偶等爭議,經14個月的爭執,7個月對簿公堂後,王文洋、李寶珠終於在台灣遺產方面取的共識,也為後續美國遺產訴訟營造協調氛圍。

王文洋委任律師李文中表示,王文洋的主張聲明為,在感情上、事實上,同意王郭月蘭、楊嬌以及李寶珠,三位女士為王永慶之配偶。也就是說,王文洋未來不再強調法律上的合法爭議;間接認同楊嬌及李寶珠,在王永慶遺產的夫妻共同財產剩餘分配權。

據了解,王文洋及三娘家族送交國稅局的王永慶遺產資料,已申報王永慶遺產均為已知的台幣595億元,主要是在繼承名單上有所出入;王郭月蘭在爭產風暴發生後始終未現身,在三房提報的遺產申報書中,被列為無行為能力。王文洋方面則另加註美國仍有遺產。

在雙方認同的分配比例下,未來無論國稅局採信王文洋或三房家族的申報版本,主張繼承的一方,都將私下依循上述分配原則,交出多餘部分,合理分配。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東協加一自貿區上路

東協加一自貿區上路
【聯合晚報╱2009.12.29 02:43 pm
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後,中國將從東協國家進口更多熱帶水果。圖為廣州果菜批發市場水果交易區的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搬運從泰國進口的榴槤。
新華社
新年即將到來,東南亞國協 (ASEAN)和中國的自由貿易區也將正式誕生。雖然許多東南亞產業熱烈期盼產品的關稅降到零,有些產業則「剉咧等」,不知「東協加一」的自貿協定對自己是福是禍。

近年來,中國和東協的貿易量幅飛猛進,已從2003年的596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1925億美元,九成貨物免關稅的自貿區上路後,雙邊貿易量預料有增無減,將成為僅次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三大自貿區,涵蓋19億人口。

《紐約時報》報導,東協加一自貿區面對的反對聲浪,比歐盟和北美小很多,原因可能是關稅本來就不高,或現有商業模式不會出現重大改變。

不過,東南亞有些產業不免擔心,進口稅取消後,廉價的中國貨會湧入,他們要保持或擴大國內市占率的難度將增加。印尼基於這種顧慮,準備要求延後取消鋼鐵、紡織、石化、電子產品的關稅。

按照自貿協定,中國和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幾乎所有關稅都將取消,柬埔寨、寮國、越南、緬甸也將逐年調降,最後在2015年歸零。

元旦取消關稅的大部分產品,原來進口稅率約5%。元旦之後,有些農產品和汽機車、重機械零件仍要課稅,但將逐年降低。

對於東協而言,中國現在是僅次於日本和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整體來說,中國對東協享有小額貿易順差,東協國家對中國的逆差程度不一。

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對中國的逆差不大,越南近年則逆差節節高升,2008年從中國進口達157億美元、出口僅45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更多中國貨的競爭可能對東南亞廠商帶來新威脅,更容易進入13億人口龐大市場的商機也可能很大。

1998年到2002年擔任東協秘書長的塞維里諾表示,已出口棕櫚油、橡膠和天然氣到中國的馬來西亞,是可能從零關稅獲益的國家之一,以生產廉價消費品為主的越南等國則比較可能受到傷害,必須尋找新的出口產品和新的利基市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認為,中國將從泰、馬、越進口更多熱帶水果,對廣西、雲南的果農不利。

1993年到1998年期間擔任柬埔寨工業、礦業、能源部長的蘇席拉認為,零關稅可能使柬埔寨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增加。他並認為,柬埔寨的紡織業很難和發達的中國對手競爭,但柬埔寨低廉的成本可能吸引更多中國成衣廠商設廠。

東協副秘書長普希帕納森承認,東協加一自貿協定生效後,部分國家要付出某些代價。

均溫上升0.8度

灣均溫上升0.8度 高於全球增幅
中廣 2009/12/29
氣象局今天公布第一本「台灣百年氣候變化統計報告」,統計年間從1897年~2008年,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受地球暖化影響,一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了0.8度,略高於全球均溫度的增幅;根據IPCC公布的資料顯示:地球過去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了0.7度。進一步分析增溫的區域,以都會地區最明顯,上升幅度達到1.4度。此外,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溫也同步上升,增幅從0.9度~1.1度。以個別觀測站為例,嘉義40年來溫度上升了3.1度,增幅最大。(彭群弼報導)

台灣地區越來越熱,降雨強度越來越強,所謂的「水深火熱」似乎可以用來形容台灣天氣變化的趨勢!

氣象局上午首度發表了「台灣地區百年間氣候變化統計報告」,根據全台25處觀測站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平均溫度來到18.9度,較一百年前上升了0.8 度,較全球百年均溫上升0.7度,還要高出了0.1度,顯示台灣暖化的腳步比全球略跨快。進一步分析,平地氣溫上升了1.2度,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地,上升了0.6度,觀察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五個開發較早的大都會地區,溫度上升幅度更高達1.4度,平均溫度來到22.9度。都會的汽機車排放,熱島效應果然驚人。個別觀測站部分,嘉義觀測站自1968年設站之後,40年間溫度增加了3,1度,暖化速度全台第一!

如果以區域劃分,東部比西部明顯:東部市鎮上升了1.3度,西部市鎮上升0.9度,離島上升1.1度。至於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溫,上升幅度甚至高於陸地,百年來台灣周邊海域的海溫增幅,從0.9度~1.1度之間,比陸地的增溫還大。

觀察高低溫的變化,都會區的最低溫,百年間一口氣增加了2.1度,但同一時間高溫增幅較小,僅0.7度。換言之,低溫的上升的幅度是高溫增幅的三倍!由於低溫都出現在夜間,因此,也顯示台灣地區夜間溫度上升的現象比白天更明顯。至於觀察季節的變化,春、秋季溫度變化比較大。

至於百年來雨量變化部分,並未出現一致性的趨勢,以北部地區平地降雨略有增加,南部及山區雨量稍減,尤其是冬季降雨減少比較明顯。但是在降雨時數部分,各地都呈現減少,但降雨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降雨的時間減少也代表每次降雨的強度有增強的趨勢,例如,觀察日雨量超過30毫米的天數,除了山區之外,各地都有增加的趨勢。

求知若饥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苹果CEO 史蒂夫·乔布斯

1200億美元換匯基金

東協加三 設1200億美元換匯基金
【聯合報╱2009.12.29 06:10 am
東協與中、日、韓三國訂明年3月24日起啟動規模1,200億美元的多邊換匯機制。一旦爆發金融危機,這個機制將有助於確保「東協加三」有充裕的美元資金。這是亞洲首次成立類似的金融安全機制。

新協議是2000年清邁協議的延伸。清邁協議由東協五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菲律賓)與中國、日本及南韓簽署,是各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後誕生的合作機制。

換匯金額如5月最初宣布時一樣,將從清邁協議時期的780億美元,擴大到1,200億美元。此外,按照新的協議,東協加三的13個成員國都可動用該基金,香港也首度加入。

與雙邊機制的清邁協議不同,新換匯協議為多邊機制,由參與國從各國外匯存底中提存。各個會員國將可在事前訂定的上限之內,拿本國貨幣兌換美元。

由南韓政府發布的各國聯合聲明中說:「核心目標是解決區域內國際收支與短期流動性困難,並補充現有的國際金融協定。」

多數國家在12月24日前都已完成簽署,預定90天後生效。中國(含香港)與日本將各出資384億美元,合計占基金總額的64%,南韓提供192億美元,占16%。

根據協議,13國財長與央行總裁,以及香港金管局將合作確保90天期的緊急美元貸款,利率為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加風險溢價。資金期限最長可延長至720天。

中日韓最高借款額度各為192億美元,其他國家有些額度最高達到出資額的五倍。

非危機期間,各國額度縮小為危機期間的20%,餘下的八成貸款額必須在該國已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請求紓困的條件下,才可動用。

為進一步促進本區域的金融穩定,東協與中日韓還將設立區域監管機構,及擔保各國所發行債券的機制。

過去10年=巨大的零

克魯曼專欄/過去10年=巨大的零
【聯合報╱克魯曼/2009.12.29
也許我們下意識就知道,我們最好忘記過去這10年。無論理由是什麼,在即將度過新千禧年的前10年之際,我們對於該如何稱呼它各有不同見解。

然而以經濟的角度而言,我認為不妨將這10年稱為「巨大的零」。在這段歲月中,好事不曾出現,一切足以令人樂觀的事物並未出現。

在這10年裡,就業機會基本上零成長。好,2009年12月的就業數據一定略高於1999年12月,但也只是些微。民間企業的就業數字實則下降。這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個出現這種狀況的10年。

在這10年,一般家庭的收入成長是零。事實上,即使在2007年的所謂「布希繁榮」高峰期,計入通膨因素後的中間值家庭收入還是低於1999 年。2007年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對有屋者而言,這是零所得的10年,即使他們早已購屋亦然。計入通膨因素後的當前房價已跌回相當於千禧年伊始的水準。在這10年的中期買房子的人,我可以體會你們的痛苦,雖然那時已有警訊指房價高得離譜且已陷入巨大泡沫,許多人卻嗤之以鼻。如今將近四分之一的美國房貸及45%的佛羅里達州房貸,已高於房子的價值。

對多數美國人而言,特別是對退休金帳戶而言,即使不考慮通膨因素,這也是股市零所得的10年。還記得當道瓊指數首次站上一萬點,部分暢銷書預言好時光一定會綿延不絕時,人人興奮雀躍的情景吧?那時是1999年。道指上星期收在10,520。

換言之,在這10年,經濟並無任何長進或成就。過程有點好笑。

因為在新千禧年開始之初,美國企業界與政界充斥著經濟必勝的信念。它們認為,美國人比各國人民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以下暫且引用當時的美國副財長桑莫斯(當今的白宮首席經濟顧問)1999年發表一項演說的部分內容:「如果各位問我,美國金融體系成功的原因是什麼,至少歷史給我的解答是,任何創新的重要性都不及廣為各方認同的會計原理。這意味,每一名投資人都能獲得在可比較基礎上呈現的資訊,企業管理階層報告並監督它們的一舉一動時,一定會謹守紀律。」他又說,一種持續不輟的過程「使我們的資本市場得以穩定運作」。

這正是桑莫斯1999年所深信不疑的概念,其實當時的每一名決策者都相信:美國企業如實作帳,相對使投資人得以作出良好決定,使企業領導階層相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結果造就穩定且運作良好的金融體系。

這一切化為事實的百分比是多少?零。

這10年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我們不願意從錯誤中學習。

即使網路泡沫破滅時,容易受騙的銀行家與投資人仍然開始炒作房市泡沫。即使廣受敬重的知名大企業如恩龍、世界通訊作帳的內幕最終還是曝光,分析師與投資人仍然相信銀行家對其金融實力的誇口之談,並輕易相信有心人對生疏投資項目的天花亂墜。即使一手掀起全球金融海嘯,事後又有納稅人為其善後,這些銀行家還是很快就重演濫發巨額紅利及槓桿操作過甚的老把戲。

接著是政客。即使今天,我們還是難以促使包括歐巴馬總統在內的民主黨人嚴正譴責導致我們陷入當前危境的操作手法。至於共和黨人,他們減稅及解除管制的政策已使我們跌入經濟困境,如今開出的復甦藥方是:減稅及解除管制。

我們不必對這個我們一無所得所學的「巨大的零」依依不捨。未來10年會不會更好?且拭目以待。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蘋果的命名術

蘋果的命名術…強調象徵
【經濟日報╱2009.12.29 04:33 am
蘋果公司的產品從iMac、iPod、iTunes、iPhone,到明年可能推出的iSlate,名稱都加上「i」這個前綴字母,最初的意思是網路(internet),宣示了網路時代的來臨;到後期「i」的意義進一步擴充,也代表「我」的意思,意味著獨立性。

據說蘋果產品的命名都經由顧問小組挑出數十個名字,寫在卡片上,由喬布斯逐一審閱,並經過開會討論,再由他最後定奪。以iPod為例,iPod的命名最早由自由文案撰寫人契柯(Vinnie Chieco)提出,他說:「我一看到那具白色的原型機,就立刻想起《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對白『打開分離艙門,哈爾!』。」pod的原意是分離艙,加上i的前綴字母,就成了iPod。

從iPod的命名也可看出,蘋果產品命名不一定描述產品功能,反而強調哲學象徵與意象。傳聞要推出的iSlate中,slate意指石板、寫字板,也充滿意象,似乎比先前業界猜測「tablet」更適合平板電腦。

Sunday, December 27, 2009

網路上的遺產

網路上的遺產…搶得才凶
2009/12/25【經濟日報/
當紅的Facebook遊戲開心農場虛擬農夫人數暴增,凸顯虛擬商品市場的可觀商機,美國虛擬商品市場規模今年就上看10億美元,但在商機背後,身故網友的虛擬資產如何處理,存在不少爭議。

紐約時報2日報導,化名Enchant的女子和化名Leto的男子2005年在《第二人生》 (Second Life)虛擬世界相遇,同年虛擬結婚,並在一座虛擬海島上蓋了房子。Leto本尊在2008 年因肝臟衰竭去世,六個月後,《第二人生》業者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根據合約條款,把他用林登幣(1美元可購買259林登幣)購買並登記在其名下的虛擬島嶼及島上所有不動產拆掉,Enchant只剩幾項複製虛擬物品,不免有怨言。

所有網路上的內容其實都有同樣的爭議:儘管電子郵件帳號與Facebook個人檔案沒有像海景別墅那麼壯麗,但使用者身故後同樣遭到銷毀,而這些數位產業的法律地位都一樣問題重重。

虛擬商品好肥

60億美元商機

社群網站也有數位遺產的問題,原因之一是社群網站已成為線上遊戲大本營。例如,Facebook的英文版開心農場線上遊戲自6月推出以來,已有6,200萬用戶。而據Inside Virtual Goods發布的報告,美國虛擬商品市場規模今年將超過10億美元,全球市場更將達到50億至60億美元。

在真實生活中,郵局不會在某人的訃聞見報後,派人來燒毀他的信件;契約公司或產權代書業者不會在人死後,派工人來拆掉他的房子。但在線上,根據使用者與業者的合約,只要重新設定,信件或房子就煙消雲散。

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法律系教授拉斯托加說:「你若有一把劍或一枚金幣,你就擁有這件物品的專屬權利,且法律承認你的權利。但當涉及網路軟體的媒介或虛擬世界的所有者,它們卡在中間,是利害關係人,對虛擬資產也有權利。」

Myspace、YouTube這類網站顧名思義會讓網友認為,他們營造的內容屬於自己所有。但實際上,電子郵件服務、社群網路、虛擬不動產的提供業者可能掌握生殺大權。

爭奪數位資產

業者網友翻臉

美國士兵艾斯沃斯2004年底在伊拉克陣亡,雅虎以使用合約規定為由,拒絕提供艾斯沃斯的電子郵件密碼或郵件給他家人,糾紛鬧上法院,法官2005年裁定雅虎交出資料,但這類數位資產的法律所有權並無明確判例可循。

業者拒絕在使用者身故後、提供他人使用其帳號,而依約將資料銷毀,其中一個理由是保護隱私權。合約條款設計時即考慮到保護電子郵件與其他線上內容,以避免好事者窺探隱私,進而波及業者。

但業者已開始思考其他的做法。例如,自從2006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掃射事件後,Facebook考量死者家人朋友的需求,創造一個檔案讓大家可以懷念死者生前的身影與笑語,並互相安慰。

網友去世,誰有權處理其名下數位資產,還是有辦法解決的。例如,網友生前可指定數位遺產執行人,網友死亡時,執行人有權取得最新密碼。

乾脆預設遺囑

省得死不安寧

普林斯頓大學科技政策資訊中心客座學者迪賽表示,網友申請帳戶時,業者可詢問申請人,身故時要把帳戶清除或讓別人處理,如果要讓別人處理,就指定數位遺產執行人,這樣或許可以輕鬆避免爭議。

研究新媒體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中互動關係的堪薩斯州立大學文化人類學者魏許認為,已故者在網路上留下的種種資料將成為後人珍貴的資產。他舉例說,已故者也可以成為網路上一個身分,「電腦可以蒐集一個人在網路上留下的所有資料,讓親人復生,並與其網路的化身互動」。

肥了CEO 勢必瘦了股東

哈佛研究:肥了CEO 勢必瘦了股東
【聯合晚報2009.12.27 02:28 pm
美國企業的執行長 (CEO)有時候就像天天過年,有拿不完的紅利與津貼,但老板領豐厚的薪酬就能保障公司有更好的業績嗎?兩項最新的研究顯示,結果可能相反。

華爾街日報報導,哈佛法學院的企業治理專家貝查克教授領導的一項報告發現,接受訪調的2000多家企業執行長薪酬,平均占公司前五位主管總薪酬的35%,報告稱之為「CEO的報酬份額」 (CEO’s pay slice)。

研究顯示,執行長的報酬比重愈高,公司未來的獲利率與股價愈低。貝查克說:「這些執行長的報酬似乎超過他們應得的水準。」

普度大學金融教授勞伊和兩位同事,則調查1994到2006年間,約1500家企業執行長薪酬與股票獲利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研究顯示,執行長薪酬最高的前10%企業,公司未來五年的累計股票報酬率,會比同業落後逾12個百分點。

勞伊教授結論說,這些公司每年支付給執行長的薪酬平均達2300萬美元,但公司股東相對於同一行業的其他業者,每年卻平均少拿了24億美元的獲利。執行長每進帳1美元,就有100 美元從股東的口袋流出去。

雖然這些數據都還有待確認,但兩項研究報告至少都提到同一觀點:執行長領巨額薪酬,對公司外的股東未必是件好事。

紐約大學的金融教授葉馬克說,影響企業業績與股價漲跌的因素太過龐雜,薪酬委員會的成員根本無從判定他們酬庸的公司業績,究竟得歸功於卓越的領導或純屬運氣。此外,他們也無法確定他們獎賞的報酬,能對公司未來的業務帶來什麼貢獻。他說,真相無從確認,也永遠無法知道。

多項消保新制明年上路

力推定型化契約 多項消保新制明年上路中央社2009/12/27 09:37"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7日電)2010年起,旅館訂房定金最高只能收 3成;公營主題樂園或吃到飽餐廳,兒童票身高上限提高至 150公分。消保會近幾年主動出擊,力推定型化契約,多項消保新制明年起正式上路。

「我們正加緊腳步審議相關定型化契約,希望農曆過年前,讓電影院禁帶外食解禁、加強網路購物消費權益,讓網購標錯價事件不再發生」。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秘書長范姜群生接受中央社專訪,侃侃而談多項計畫。

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消保會近年來與許多事業主管機關合作,審議通過多項定型化契約。

其中,最令民眾引頸期盼的應屬12月通過的「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個別旅客直接訂房定型化契約範本」,規範旅館向民眾收訂房費,上限為房價三成。

這項共識得來不易。先透過交通部觀光局蒐集各地公會意見,再陸續召開十次跨部會會議,聽取業者、消保團體、學者各方不同意見,消保會整整花了四年多時間,不畏艱難,細心溝通協調,終於定案。

「消保團體主張旅館業收訂房費,上限只能有首日約定房價的一成。但旅館業強調,還要考量經營成本。有些民宿業者甚至堅決主張上限應放寬至五成,因為有些消費者常訂了房,卻不來住,對經營民宿業是很大困擾」,范姜群生一語道破為何要協調四年的原因。

「我們還是希望這項保護消費者新制度能先上路,未來若還要下調訂房定金上限,還可以再溝通協調」,范姜群生認為,先保護消費者權益為要。

除了透過定型化契約規範業者作為,消保會也透過委員會議達成共識,頒布行政命令,確保消費者權益。放寬主題樂園及吃到飽餐廳對兒童票的認定,就是採這種方式。

「其實這件事是一位消保官主動發掘、調查,隨後由消保會推動」,范姜群生露出微笑,娓娓道出。

范姜群生說,有一位消保官發現許多遊樂園或吃到飽餐廳規定,凡身高超過115公分以上,就要買全票。但事實上,現今兒童發育得早,很多小朋友只因為身高超過115公分就必須買全票。這顯然很不合理。

「消保會委員一致認為,有關『兒童』的認定,應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2條定義,指未滿12歲的人。目前12歲兒童平均身高為150公分。因此,除了航空、船舶外,兒童收費標準應為150公分以下,若目測身高超過標準,可出示證明文件證明實際年齡」,消保會法制組組長邱惠美詳細解釋。

這項行政命令明年一月起在公家經營的主題樂園、餐廳適用。范姜群生樂觀認為,許多台灣企業都非常愛惜形象,相信會主動跟進,且可能會因此創造更多客源。

此外,消保會十二月底審議「電影片映演業禁止攜帶外食定型化契約不記載事項」,以公平性為出發點,要求電影院業若要禁止攜帶外食,必須全面禁止,不能獨厚自家販售食品;若消費者可攜帶外食,就不能只限定在電影院購買的食品。

范姜群生表示,希望這項定型化契約可以在農曆年前實施,因為春節長假,正是民眾看電影旺季。

「農曆年前,我們還希望能修正網購交易的定型化契約」,范姜群生說,今年發生好幾起網購標錯價事件,而且春節期間相信也是網購高峰。

一旦通過「零售業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事項」範本,邱惠美說,可督促業者強化網購機制,例如消費者網路下單後,業者多久時間回覆,才算確認。這可同時保障網路業者與消費者權益。

「勿以善小而不為」,范姜群生說,消保工作雖然繁重瑣碎,透過每次一點一滴的修正、強化,打造全方位消費者保護網。

范姜群生表示,春節即將到來,全台灣46位消保官早已做好準備,開始抽檢各地遊覽車裝備;赴航空業網路、電話訂票現場稽查是否循私。他說,捍衛消費者權益,做全民最好後盾,就是消保會最大心願。981227

keep moving

Achievement seems to be connected with action. Successful men and women keep moving. They make mistakes, but they don't quit.
Conrad Hilton

檢濫用三審制

電子大廠榮譽董長批檢濫用三審制 法務部澄清法源編輯室 / 2009-12-22
針對媒體報導知名晶圓代工大廠榮譽董事長批評台灣檢察官,經常濫用三審制,讓許多無辜百姓或企業遭到長期纏訟等。法務部昨(二十一)日澄清,檢察官對承辦案件,是否要上訴第三審法院,端視二審判決是否有違背法令,且法務部對個案向來秉持不干涉、不介入,不指導的立場。

參照法院組織法第66條第7項規定,檢察總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為四年。檢察總長在任期屆滿前,除有因故出缺或無法視事,總統始得依同條第10項重新提出人選,經立法院同意任命。因此檢察總長在任期中,除因違法失職,經依公務員懲戒法第9條第1項第1款「撤職」,或有公務人員任用法第28條第1項等所定應予「免職」情形外,總統並不得令其去職。而應予免職情形,像是犯內亂、外患、貪污等罪經判刑確定,或犯其他罪經判處有期徒刑,未經宣告緩刑等。

法務部指出,針對報導前新竹縣長政府採購及收受賄賂案件部分,目前在法院審理中,而政府採購部分,一、二審雖均判決無罪,但二審檢察官認判決違背法令,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又涉嫌收受賄賂部分,一審雖判決無罪,但檢察官認為法院判決尚有違誤,提起上訴,目前尚在二審審理中。至於該榮譽董事長涉及「和艦案」中,針對商業會計部分,雖一、二審法院均判決無罪,但最高法院已撤銷原無罪判決,發回二審繼續審理,顯見檢察官上訴非無理由。

法務部強調,檢察官對於所承辦案件,是否要上訴第三審法院,端視二審判決是否有違背法令,且法務部對於個案向來秉持「不干涉」、「不介入」、「不指導」立場。但基於督導檢察行政立場,法務部已要求各級檢察官對於法院所為無罪判決,是否上訴應審慎檢視研析認事用法有無違誤,不要為上訴而上訴,以防制濫行起訴或上訴,保障人權。

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砍60所大學救失業

報告總統:砍60所大學救失業
2009-12-25
為挽救大專生畢業即失業窘境,半年多來,政府砸下數百億經費,提供各種進修、實習方案,但這些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因為過於氾濫的大專學府,造就大批良莠不齊、競爭力下降、失業的泛新鮮人,日前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集人林建甫主持的一項研究計畫中,就直言,一百六十餘所大專應「砍」至一百所以內。

根據主計處統計,今年十月的失業率終於首度回升至五.九六%,但在昔日號稱亞洲四小龍的四個國家中,台灣的失業率仍排名首高。而在逾六十五萬人的失業族群中,大部分是每年從一百六十餘所大專院校畢業的泛新鮮人。

這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就業人口真的多過就業市場的需求?抑或是就業市場找不到合用人才?但不論是哪一個原因,最令人擔憂的是,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日益嚴重。台灣創造出一堆「高學歷」人力,卻無法符合就業市場需求,逼得政府今年還大手筆砸下近三百億元經費,提出各種促進就業案,就為了搶救這些失業的大專學院畢業生。

搶救失業大學生

去年台灣開始感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後,總統府曾委託台灣競爭力論壇進行一項「我國因應全球金融海嘯之策略與檢討政策建議」研究計畫,研究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召集人林建甫主持,今年四月發表。

報告結論中,提出金融海嘯之下的國家經濟戰略裡,針對政府部門預算配置直指,應把台灣的大學數量減到一百所以內,才能讓有限的資源做較好的利用、讓人力做較佳的配置;換言之,人力得到最佳配置,失業率自然就會下降。

同時擔任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的林建甫表示,依據全國人口比例計算,台灣的大專學院規模,以不超過一百所為適當,也才符合規模經濟原則。但教育部在這十多年間,卻彷彿成了聖誕老人,廣開方便之門,使得升格、新辦的大學數量呈倍數暴增,甚至產生招生人數多於考生人數的怪誕現象。

報告中明言,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有興趣念大學,但透過降低門檻、收取學費招生的結果,不僅讓大學成了「學店」,淪為賺錢的工具,對國家和家庭、個人而言,都是一種浪費和錯誤的投資。

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助理教授厲以壯則以台鐵局招考維修助理為例,錄取的三十人中,有十二人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還有兩名碩士生,「但維修助理不是工程師,它並不需要這麼高學歷的人力,在外國甚至只要高工畢業就可以勝任。」厲以壯直指,這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09

年年岁岁花相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難撼中國出版物市場

2009年12月23日08:57
WTO終審裁決難撼中國出版物市場
分析人士週二說﹐世界貿易組織(WTO)維持先前的裁決結果﹐認為中國對進口電影、音樂和圖書的限制違規﹐有助於一些傳媒企業提高在中國的銷量﹐但預計不會給這個領域帶來根本性變化。

中國方面對裁決結果表示了遺憾。這項裁決是針對中國就初始裁決結果提起的上訴做出的﹐意味著中國不會繼續上訴﹐同時如果中國不解除限制﹐美國有權在一年後比照這些限制措施造成的損失開始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

在商務部網站週二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該部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加入WTO後﹐在出版物市場準入方面一直認真履行WTO協定項下的義務。”商務部沒有表示是否將執行裁決結果。這是中國2001年加入WTO以來最大的一次失利。


AFP/Getty Images
但分析人士表示﹐裁決結果即使得到了執行﹐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電影、圖書和音樂產業的經營方式。這是因為﹐裁決結果解決的是上述行業的產品在中國的發行方式問題﹐並未強迫中國將它認為有害的音像、圖書產品放入國門。

這意味著中國可以繼續保留將電影年進口量限制在20部的規定。但裁決結果也意味著外國電影公司可能得以直接向中國的電影院發行電影﹐繞過在電影發行領域有近乎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中國電影集團公司(Film Group Corp.)。在目前的規則下﹐美國電影公司只能分得票房收入約17%﹐遠遠低於在其他國家的分成比例。

裁決結果對圖書行業的影響可能更大﹐只不過受影響的只是這個行業一個有限部分。目前進口圖書需要經由中國出版集團(China Publishing Group)在華發行。中國出版集團是另一個政府壟斷企業﹐並在中國開有書店。如果這個壟斷被打破﹐培生公司(Pearson PLC)旗下的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貝塔斯曼集團(Bertelsmann AG)旗下的蘭登書屋(Random House)等外國出版商就有可能直接向中國圖書銷售商出口了。

這些圖書大多數為外文書籍﹐因此市場有限﹐但裁決結果有可能使中國圖書行業產生更多競爭﹐甚至有可能提高書店的質量。目前擁有人口1700萬的北京只有幾個為數不多的外文書店﹐多數書店的圖書庫存都很差。

企鵝出版集團(中國)總經理周海倫(Jo Lusby)說﹐如果這意味著發行制度的變化﹐那麼它將讓買書人能夠進到更好的零售書店﹔這將改變市場的前景。

中長期來看﹐這一裁決可能意味著中國需要更嚴格地執行知識產權法。這是因為中國的一個理由是﹐它需要限制文化產品的進口﹐以保護公共道德。不過﹐對此的反駁是﹐幾乎所有的色情書籍或電影都已經可以在中國以盜版形式公開獲得﹐而政府對此並未採取什麼打擊措施。

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Squire Sanders & Dempsey)駐北京辦事處的合伙人齊默爾曼(James Zimmerman)說﹐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來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一直在進步﹐不過很快需要取得重大的進步。這一裁決有助於促進官僚體系更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

一條相關的新聞報導是﹐兩家中國公司說﹐它們正設立一只基金以合法購買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並在互聯網上發佈。門戶網站搜狐(Sohu)和視頻共享網站酷6(Ku6)還承諾刪除其網站的盜版視頻。

Tuesday, December 22, 2009

台灣櫸木、黃連木成首選

種對樹有益健康 A咖台灣櫸木、黃連木成首選NOWnews "2009/12/22
植樹已被國際間認定為減碳的方法之一,在不同的場所選擇適當的樹種,除可減碳,還能淨化空氣,環保署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針對我國常見的20種樹,篩選出對人體健康有益與淨化空氣能力高的樹木,其中以台灣櫸木、黃連木等樹種最佳。

為了達到維護環境品質,以及提供民眾優質的生活環境,環保署委託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系教授孫岩章,針對常見的20種樹,以枝葉圍封箱、熏氣箱量測,評估空氣污染物與二氧化碳淨化能力,再依淨化綜合能力較佳、次佳、普通,分為A、B、C三級,讓民眾了解減碳及淨化空氣污染物適合樹種。

環保署2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空氣品質淨化能力樹種分級」,A級有台灣櫸、印度紫檀、苦楝、黃連木、小葉欖仁、瓊崖海棠;B級有樟樹、茄苳、烏心石、光蠟樹、大葉山欖、阿勃勒;C級有桃花心木、榕樹、錫蘭橄欖、水黃皮。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可以各類型場所主要排放污染物考量合適的樹種植,一般場所可用桃花心木、垂葉榕、榕樹、鳳凰樹等;主要交通幹道車流量大,汽機車排放廢氣、落塵量與二氧化氮較高,因此行道樹可選種樟樹、水黃皮、光蠟樹、茄苳等,但是中央分隔島礙於生長空間有限,則可選黃金榕、月橘等。

另外,商業區與辦公室大樓中庭,因為空氣循環不佳,可用台灣櫸、茄苳、月橘;鄰近工業區苯及甲醛含量較高之處,可選樟樹、台灣櫸、茄苳、光蠟樹、印度紫檀等,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等含量較高的工廠,則可選茄苳、黃連木、苦楝、大葉山欖、桃花心木等。

環保署強調,樹木和人一樣有生、老、病、死,因此須受到應有的照顧,才能發揮淨化空氣最大的效益,此外,還要選對樹種植,才能增進健康。

Monday, December 21, 2009

五大投資教訓

五大投資教訓… 你學到了嗎
【經濟日報╱2009.12.21 04:04 am
1.別和央行對作
2.相信新興市場
3.分散投資
4.不要執迷不悟
5.拒絕事後諸葛

歲末年終通常是投資人檢討一年投資績效的時候,回顧2009年,不少投資人學到最寶貴的一課應該是,買了股票或債券最好放著,靜觀其變。洛杉磯時報的專欄作家裴楚諾(Tom Petruno)列舉出今年投資人學到的五大投資教訓。

若排除現在到年底間的變化,今年大多數的股票共同基金和債券基金,報酬率都高達雙位數,但這主要是因為2008年市場陷入空前谷底,今年的反彈幅度才顯得格外驚人。不過這一年仍有許多寶貴經驗,堪做投資人來年的借鏡。

面對經濟衰退,不要低估央行先發制人的力量。牢記華爾街的金科玉律:別和聯準會(Fed)對作。Fed從2008年底風暴最盛時期就火力全開,大幅降息和注資市場,能用的政策工具全用上。

這或許會引發嚴重的通膨,但投資人只要謹記:各國央行仍在救援模式,跟他們唱反調有可能滿頭包。

相信新興市場。這十年來,理財專家多建議美國投資人投資海外,尤其是中國、印度、巴西。如今此規則仍適用,而且這些市場現在可能比一年前更有魅力。新興市場股票共同基金今年平均報酬率為68%,去年為負55%。

分散投資的基本原則依然適用。簡單來說,分散投資的好處就是投資組合裡總有部分資產表現不錯,至少可以稍微抵銷部分資產的虧損。例如去年市場最危急時,幾乎所有類型的資產價值都急速縮水,主要是因為信用市場緊縮,避險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資人能脫手的資產都脫手,換取現金。但這是極不尋常的情況,今年初情況逐漸恢復正常,1 、2月時美國股市還在跌,新興市場股市卻已開始上漲,金價在兩個月內漲近7%,市政債券也不錯。

事實改變時,準備好改變心意。今年春天時,美國經濟數據開始呈現逐漸觸底的現象,但許多悲觀者並不相信情況很快會好轉,還想再多等一下,但全球市場可等不下去,股市從3月開始反彈,4月、5月一路漲下去,到第三季經濟恢復擴張。當初不「貪心」的人,現在一定懊悔不已。

不要只憑後見之明作投資。事後諸葛的投資法,通常只會買在高點。

Sunday, December 20, 2009

不補貼了

中國著名品牌 不補貼了【聯合晚報╱
2009.12.19 02:34 pm
歐巴馬政府18日說,中國已同意結束對系列「著名品牌」的補貼,以化解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糾紛。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署(USTR)說,美國與中國已經簽署協議,解決美國去年12月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的控告。美國指控中國違反全球貿易法規,對著名的成衣、農產與電子品牌,提供現金補助、貸款、研究融資等各種補貼措施。

USTR的聲明說:「根據WTO的規定,出口補貼是不合法的。結束補貼能讓製造、出口等系列領域的美國勞工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受惠的產業包括家電、紡織品與成衣、輕製造業、農業與食品、金融與化學品、醫藥與健康產品等。」

中國的「著名出口品牌」與「中國的世界頂尖品牌」計畫,都訂出企業獲得該項名稱的標準,列名的公司可以獲得政府的許多優惠。

美國談判代表柯克說:「我們已和中國簽署協議,確認完全取消WTO法規禁止的各種補貼措施。」

布希政府提出的WTO控告案表示,美國發現中國為增進出口,採行了70項全球貿易法規不容許的各式補貼。美國貿易代表署18日說,若加進省級的補貼,補貼項目更升到90種。

美國貿易官員說,中國對著名品牌的補貼項目很難算清楚,因為中國的制度不透明。根據全國紡織品協會的統計,中國單是對紡織品與成衣製造商的補貼,就達到數億美元。

美國的控告後來也獲得墨西哥與瓜地馬拉的支持,他們指稱中國不當運用補貼來促進出口。

狀告最高院

不滿扣產 珍狀告最高院
* 2009-12-20 * 中國時報
前第一夫人吳淑珍,不滿特偵組查扣扁家財產,繼日前向台灣高等法院提起抗告後,最近也遞狀向最高法院提起抗告,指摘特偵組查扣資產作為違法不當,請求盡速解凍扁家被查扣資產。

法界人士說,吳淑珍針對財產遭檢方查扣一事,雙管齊下分向高院、最高院遞狀抗告,這種例子並不多見,顯示她急切討回扁家遭檢方查扣財產,意圖相當強烈。

Saturday, December 19, 2009

減碳目標 明年再談

減碳目標 明年再談
【聯合晚報2009.12.19 03:05 pm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最後兩天是高峰會,許多國家元首上台發言。
路透
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經過近兩周的討論落幕,但未能達成任何具體減排目標。美、中、印、巴西、南非五國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獲得歐盟國家同意,但數個開發中國家群起反對,使得這項協議無法成為聯合國對抗全球暖化問題的藍圖。

美、中等主要國家承諾,試圖把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不高於工業革命前攝氏2度的範圍。這項承諾遠低於島嶼國家的要求,協議也沒有具體闡述各國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立刻表示無法接受,因為這樣的標準下,吐瓦魯恐怕將從地圖上消失無蹤。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古巴和尼加拉瓜等國則抨擊上述協議是在關門會議中討論的不公平結果,根本無法解決暖化問題。

由於任何協議必須獲得193國全票通過,才能成為聯合國條約,如果有國家反對,只有接受協議的國家才會採行。

對開發中國家來說,比較正面的一項成果是富國承諾,未來三年提供300億美元的氣候援助、2020年起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美國承諾的金額最低,2010至12年將提供36億美元;相對之下,日本將提供110億美元、歐盟106億美元。

協議包括工業國家應列出減排目標,但有關2020年的減排目標將延至明年再討論,協議中將規定明年2月1日為各國公布減排目標的期限,但似乎沒有國家願意超越目前的承諾。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需要進一步的磋商,才能產生取代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正式條約。他表示:「我們在哥本哈根所達到的,只是一個國際行動新時代的起點,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強調,如果各國要求具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恐怕根本無法達成任何進展,甚至不進反退。

出重拳打房價

出重拳打房價 陸股暴跌 * 2009-12-19
* 工商時報  中國政府為抑制過度炒作飆漲的房地產市場,政府部門再出重拳,由中國財政部、國土部、中國人民銀行、監察部及審計署5大部委,同時公布一項新令,在房地產開發商取得土地後,首次繳款比率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如果開發商拖欠價款,不得參與新的土地交易。

由於新規定比目前各地方政府要求房地產開發商首次繳納20%~30%土地出讓款的比率大為提高,大幅降低了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運轉能力。

受到這項利空影響,上海、深圳A股市場昨(18)日同受拖累,尤其房地產股呈現全面重挫,有10檔個股跌停,兩市房地產股跌幅最重,達6.64%,是昨日中國股市的「空軍一號」。

這項新規定,是由中國國土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監察部及審計書5部委聯合發布,首次明確限定了土地出讓價款的首次繳納比率。

稍早,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將透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在刺激經濟政策下,信貸激增以及大規模公共支出促使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不過,同時也導致長期通貨膨脹壓力不斷積聚,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感到愈發擔憂。

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政府還要面對中國民眾對於房地產市場過熱深感焦慮,以及股市中潛在的資產泡沫等嚴峻的問題。

而據中國財政部網站最新發佈的公告顯示,按照新的規定,房地產開發商向政府購地時首次繳納比率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50%。

新政策還規定,房地產開發商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土地出讓合同中依法約定的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經當地土地出讓協調決策機構集體認定,特殊項目可以約定在2年內全部繳清。

此外,對於未按時繳納土地價款的單位和個人,拖欠土地出讓收入期間不得參與新的土地出讓交易活動。

規定要求,土地出讓收入必須足額繳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地方政府不得減免緩繳或者變相減免土地出讓收入。

上述規定發佈後,昨日滬深股市房地產開發商類股大幅下挫。中國市值最高的房產開發企業股價盤中一度重挫4.9%,有地王企業之稱的金地集團股價重跌6%。

Google侵犯版權案

Google侵犯版權案在法國遭敗訴 須賠30萬歐元鉅亨網新聞中心 2009/12/18
法國巴黎一法院就Google Inc.(GOOG)侵犯法國書籍版權一案,判決Google敗訴。法官周五裁示,美國網路搜尋巨擘Google必須支付30萬歐元(約43萬美元)賠償及利息,給法國出版商La Martiniere。

Google也必須每日支付1萬歐元,直到將該法國出版商的書籍摘要自資料庫中移除為止。

Google原先計畫將掃描數百萬冊書籍以提供線上搜尋,但引來許多美國及歐洲出版商和圖書館的批評。

蘋果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保密

蘋果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保密?
ZDNET新聞專區: 2009/12/18
Gizmodo的Jesus Diaz貼一篇文章描述蘋果蓋世太保(Apple Gestapo)以及他們如何實施週期性突襲該公司位於Cupertino園區的部門,而且那還蠻恐怖的。某人被付高薪的蘋果暴徒調查、訴訟、騷擾的部份很引起我的共鳴。

根據消息來源,蘋果在各處都有間諜埋伏,特別是在被懷疑洩漏機密,而經理人還沒察覺的部門。

當蘋果懷疑某個部門洩密,它會派出它的「全球忠誠部隊」(Worldwide Loyalty Team)(代號「保安」)前來拜訪。這些黨羽會給部門經理指令,然後監督整個運作過程,(或是他們所謂的事件),從來不會和員工直接互動。

這些經理指示所有員工待在他們的桌子。所有的手機會被收走。如果你在手機被檢查的期間需要聯絡任何人,你必須要先取得許可,且你的通話也會被監視。相機在蘋果園區中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你根本不需要詢問。

所有的員工會被要求解鎖他們的手機,然後停止所有上鎖的功能。如果你有一支iPhone,它會被備份到一台筆電上做離線檢查。

事實上,在一開始公司曾經說過iPhone其實是公家的資產,因為蘋果送給每個員工一支免費的iPhone。

如果你有別種手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對你不利),蘋果的部隊會檢查所有的e-mail、簡訊和照片。

當這些在進行時,員工被命令啟動他們電腦的螢幕保護程式,所以這些特殊部隊可以確認員工之間不會交談或是和外部有聯繫。他們交代在過程中不能說話、傳簡訊、打電話:「這像是言論禁止令,而如果員工不想參與,他們基本上會被要求離開,而且永遠無法回來」

根據消息來源,這並不是特殊事件,這只是一般的行動。

雖然蘋果的極權式的安全政策是所有員工都必須簽署的保密協定一部分,但是聽到這些血淋淋的執行細節還是令人不太舒服。這有點像小說「1984」的情節,至少在蘋果總部的Cupertino裡是這樣的。

Friday, December 18, 2009

溫室效應 干我何事?

溫室效應 干我何事? 俄人:這麼冷 暖化有啥不好 * 2009-12-18 * 中國時報
全球暖化議題不僅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陷入僵局,在俄羅斯也踢到鐵板。從政府首長到升斗小民,沒有幾個俄國人對「暖化」感興趣。有些人甚至對「暖化」樂觀其成,認為這可以紓解俄羅斯漫長冬季所帶來的苦悶。

老愛和莫斯科當局唱反調的俄羅斯前副總理涅姆佐夫說:「全球暖化、京都議定書、二氧化碳減排、核廢料、焚化爐等話題,也許是莫斯科商業界菁英分子討論的話題,但一般大眾絲毫不感興趣。」

涅姆佐夫接著說:「大家倒是有個普遍看法─既然俄國這麼冷,暖一點未嘗不好。」

俄羅斯已承諾在二○二○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低於一九九○年水準至少二五%。目前俄國的排放量低於一九九○年水準三四%,換言之,在力行綠化之前,尚有增排的空間。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夏所作的民調發現,俄羅斯對於氣候變遷的關心程度遠低於歐盟成員國。僅四六%受訪者表示,暖化是「極嚴重」問題;有五四%則認為,若暖化危及經濟,會支持政府出資對應,比例和美國與印度的受訪者差不多。

儘管俄羅斯官方承認人類行為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因,但國營電視台釋出的訊息卻不是這麼回事。

對此,俄國生態專家雅布羅科夫認為總理普丁責無旁貸。他說:「普丁的確說過,氣候變遷對俄國是好事。俄國人也有同感,畢竟這是他們從國營電視台聽到的觀點,俄國人已被洗腦。…影響所及,俄國人會探鑽更多石油,然後賣給西方。誰會考慮生態?誰會關心運油途中的漏油問題?誰不想賺錢、蓋新房子、買新車?」

台灣主權評等堪虞

台灣主權評等堪虞 * 2009-12-18 * 工商時報  接續多個歐美國家的主權評等被調降,評等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投資,昨天針對亞洲國家提出特別報告,指出亞洲國家此波的擴大財政支出,從區域商業市場上融借的規模達2.2兆美元。其中,台灣被點名,指出近10年來政府財政窘困,阻礙經濟發展的平順,標普預估明、後年的財政赤字與淨負債,都將創下新高記錄。

標普授與台灣的主權評等,長期為AA-,在淨負債占GDP比例部份,受到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衝擊,自2008年的36.2%,今(2009)年跳升到43.8%,且2010年、2011年都只有持續增加的可能,沒有任何降低的跡象。而政府財政存在的赤字比,原本在2008年已降到1.4%,現在跳升到5.1%,標普認為,2010年後可望稍微緩和到3.5%至3.1%之間。

公共財政的問題嚴重,已成為評等機構關注國家主權評等的最大負面因素。穆迪投資就指出,2010年出現最好的情況,是政府融資條件「正常化」,最差的情況是政府融資條件嚴格收緊。尤其是,隨著寬鬆貨幣政策的緩慢終止,長期利率可能以高於預期的速度上升,當偏低利率的時代結束,危機的真實成本將發生在全世界政府的債務負擔能力上。

標普亦認為,亞洲各國政府為應付危機而背負的龐大經費,會帶來財政循環惡化的衝擊,包括台灣,印度、日本、巴基斯坦、韓、泰等國,若是再度遇上全球經濟衰退,這些國家的政府負債將成為另一大雪球滾開來。標普說,IMF和OECD等國際經濟組織有可能在明年需要伸手援救這些國家。

然而,台灣都不屬於這些組織的成員國,一旦政府赤字風險升高,可能都需要大量的商業市場資源,卻也同時會把赤字風險向商業蔓延。標普指出,若各國政府以增發鈔票來降低財政包袱,只會激化資產價格的上漲與通貨膨脹的出現,會導致難以收拾的結果。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碳中和

台北101跨年煙火 環署要求碳中和
* 2009-12-17 * 【中央社】  台北101跨年煙火秀每年吸引數十萬人現場觀賞,但放煙火、人潮乘車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驚人;環保署表示已要求台北市政府估算活動排碳量,進行「碳中和」以減緩全球暖化。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碳中和」的主要概念是「溫室氣體零增加」,城市辦理大型運動會,人員運輸、場館興建、廢棄物處理過程都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因此若事先估算排碳量,主辦單位可透過在他處種樹,或在別的部門減碳,目標是將減碳成果與活動排碳互相抵銷。

謝燕儒說,台北跨年晚會將吸引數十萬人參加,人員運輸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環保署今年特別主動要求台北市政府估算人潮、晚會以及施放煙火的排碳量,進行「碳中和」,希望發揮帶頭作用,將來地方舉辦任何大型活動,主辦單位都能自願減碳。

澳洲雪梨在2009年的元旦煙火秀,就率先標榜環保,主辦單位曾承諾煙火秀「不會新增溫室氣體排放量」。

謝燕儒表示,環保署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在溫室氣體減量法通過前,主要以推動碳盤查與自願減量為主,並將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成效統一認定標準,已經在自願減碳的企業可以把減碳的額度保留,將來溫減法通過後,將轉為可交易的減碳額度,賣給其他公司進行抵換。

謝燕儒表示,環保署已經在推動「碳標籤」,鼓勵廠商將產品製造、加工、運輸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詳實登錄,經過國際認證公司認可後,完整揭露在商品標籤上,消費者透過選擇環保商品,也能在生活中落實減碳。981217

愚昧年代

我見我思-愚昧年代 * 2009-12-17
* 中國時報
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天,我開車送他;不到一里路,走走停停,耗了近廿分鐘。
當機立斷,下班後,我馬上到萬華的單車店買菜籃車。成交後,要老闆幫我叫輛「小發財」,把單車載回家。

他說:「單車值不到兩千元,叫輛『小發財』要花五百元。沒這道理啦!你家很遠嗎?」

「當然!不然幹嘛叫車。在國父紀念館附近。」我故意「嚇」他。

沒想到他嗤之以鼻,笑說:「國父紀念館,隨便踩幾下就到了。我保證你絕對騎得到。」

拗不過老闆,只好悻悻然地牽車走人,踩著單車慢慢逃回家。一直以為東區到萬華,開車都嫌遠,沒想到騎單車也只不過多花個十來分鐘。

隔天,騎單車送兒子上學,只花五分鐘,果然方便。原本打算騎回去,再換汽車開去上班;轉念一想,何必這麼麻煩?直接騎單車上班,說不定還更快。

結果,不用找停車位的單車真的快過汽車。

從此,我變成「單車族」。

據交通部統計處統計,北市養輛車每月須花八千元。我當「單車族」十一年多,等於「賺」了一百萬養車錢,如果再加上買車錢,金額更嚇人。

騎單車前,我體重八十公斤,痛風兩次,屬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族;現在,我只有六十三公斤,健檢全部正常,單日騎車跑一百多公里像家常便飯。

最近有部電影《愚昧年代》,講二○五○年時,地球因暖化而面目全非,人類回首過去,為自己當年的愚昧後悔不已。

其實,不需要想到「援救地球」,我光自私地從金錢與健康來衡量,就覺得過去的「汽車歲月」真是「愚昧年代」。

在「愚昧年代」中,人們「賣命」賺錢來買車、養車、購買豪宅、繳高爾夫球或健身俱樂部的會費,為追求這些「享受」,而失去享受的空閒與健康。結果,有了「身分」,卻壞了「身體」,一切成空。

人,其實不需要活得這麼複雜。單純一點,簡單一些,不只對地球友善,也是為自己好。想一想,少養一輛汽車,是不是可少加點班?習慣了「減法思維」,你會發現低碳生活更自然、方便、健康、快樂。

巴塞爾新規定延期

巴塞爾新規定延期 金融股漲
【經濟日報╱2009.12.17 03:53 am
瑞穗、三井住友股價16日大漲逾14%,主因是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可能延後採用更嚴格的資本新規定,對金融股是大利多。
(路透)

國際媒體報導,全球銀行主管單位可能延後採用更嚴格的資本新規定,讓尚未恢復元氣的銀行多點喘息時間。消息一出,日本和歐洲的金融股16日齊聲大漲。

日本經濟新聞16日引述匿名官員說法報導,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已決定給銀行10到20年寬限期,才實施更嚴格的資本要求。

華爾街日報則報導,實施日期會延到2012年後,因為在經濟成長仍不穩定時強迫銀行儘速改善資產負債表,會導致銀行減少放款,不利於經濟復甦。

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言人表示,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幾天內會就新的資本要求規定發表聲明。該委員會原訂2012 年底開始導入更新、更嚴謹的資本標準規定,包括提高目前8%的資本適足率,以及注重定義更明確、縮小範圍的核心資本。

受此消息激勵,日本銀行股16日應聲大漲,漲幅創今年5月來最大,由日本84家放款行組成的Topix銀行指數,大漲7%;瑞穗和三井住友收盤時分別漲逾15%和14%,新生銀行也上漲13.5%。

日本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適足率通常低於西方同業,業者若要迅速提高資本,就得釋股增資,但現有股東的權益將因此稀釋。新規定延後實施,讓投資人大為振奮。

歐洲銀行股一樣受惠,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漲幅一度達6.7%,德意志銀行漲近5%。法國的Natixis也上漲近5%,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和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分別上漲2%和2.2%。

分析師表示,銀行和投資人早已預料到資本標準規定轉嚴,成本勢必增加,拖累未來獲利,但如今銀行可能有更多時間準備,有助擺脫虧損,甚至不需增資就能提高資本水準,對股價有利。

20國集團(G20)領袖今年4月舉行高峰會時同意,銀行應該要擁有更多且更高品質的資本,以應付可能發生的風險。

NCB Stockborkers公司分析師威里斯表示,部份國家的銀行主管機關已開始要求銀行提高資本和流動性,關鍵於各國能否有效合作。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管制網路

管制網路 澳開民主第一槍
【聯合報2009.12.16 06:32 am
澳洲政府15日宣布,將仿傚中國的網路過濾政策,立法管制網路內容。新法將拒絕分級的網站列入黑名單封鎖,以阻絕暴力或色情內容在網上流竄,但批評者認為此法戕害言論自由。

這項法案將於明年8月送交國會,並花12個月完成執行。若該法通過,澳洲將成為民主國家中網路管制最嚴格者。

澳洲傳播部長康洛伊表示,新法將委請一個獨立團體審核網站,凡是「拒絕分級」(RC)的網站及被檢舉者,一律列入黑名單,封鎖其網路連線。暴力、色情、毒品及其他犯罪內容皆在管制之列。

情色網站業者和網路使用者組織站在同一陣線,齊聲反對這項法案,認為執法難以落實,部分合法網站可能反被封鎖,網路連線速度亦可能受影響。

網路權益團體「澳洲電子先鋒」質疑,未來負責管制的人員為何,什麼樣的網站將遭封鎖,都是問題所在。發言人說:「這種過濾措施只能抓到嘗試連線到遭禁網站者,有心人還是能找到連線的其他方法。所以這個法案到底針對誰?」

這項法律也允許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加裝網路過濾軟體,但非強制性。此外,網友常使用的點對點傳輸(P2P)或透過聊天室傳送檔案,都不在法案管制可及之處。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 巴爾扎克

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保護國產品採購

中國保護國產品採購新制 歐美日抗議
【中央社2009.12.12 02:55 pm
日本媒體今天報導,中國政府採購將優先採用國貨。產品範圍有電腦、資訊科技產業等6大領域。這項保護國產品的制度已引起歐美日等34個團體抗議。

報導說,中國政府上月發出通知,政府在採購時,對電腦、通訊器材、事務機器、軟體、新能源、節能產品6大領域的產品實施國貨優惠制度。

對此,歐美日等的34個經濟團體10日向中國科技部提出抗議函,希望中國停止推動這項新制。

中國科技部11月通知,政府採購時將採行「國家自主開發製品認定制度」,認定的標準是擁有在中國開發的智慧財產權或是最初的商標登記是在中國。申請認定的截止日到10日為止,但是歐美日等的企業都未申請。報導引述美國企業人士指出,中國少有自行研發的資訊科技或新能源技術,新制實施,不僅對外資進入中國造成不良影響,中國的科技發展也可能受阻。

「讀賣新聞」今天也大幅報導此事指出,日本政府正與歐美政府加強聯繫討論應對之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方面在得知中國推動這項新制,感到很驚訝。因為事先並未收到通知,前天已發函給中國政府要求說明。

報導說,中國隨著工資上漲、出口附加價值低,價格低的產品為主的經濟成長模式已面臨瓶頸。一般認為,中國推動的新制旨在培育本國的高科技產業。但也有人認為,中國真正用意是想催促國外企業在中國申請專利,好讓這些變成「源於中國」的技術。

中國政府採購金額去年約5900億人民幣(約台幣2兆7800億元)。也有人估算指出,若包括各部會個別採購的話,金額約達3兆人民幣(約台幣14兆元)。

打擊派遣潮流?

打擊派遣潮流? 日將立法限制
2009/12/11日本厚生勞動大臣長妻昭6日接受NHK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政府可能立法禁止製造業聘用稱為「派遣」員工的臨時雇員,鼓勵聘用正式員工。

今年9月就職的首相鳩山由紀夫在競選時抨擊前任政府,放任企業聘雇派遣員工,以減少人事支出,誓言要糾正此一現象。

長妻昭表示,鳩山首相將實現競選承諾,可望在明年1月開議的國會中提出法案,禁止這種行為。

在政府解除管制後,日本企業於2004年開始以派遣人員取代退休人員,新進派遣員工福利和保障都降低,讓職場出現兩段式現象,各界批評企業的派遣制度造成社會不平等。

金融海嘯後,日本企業面對通貨緊縮和日圓升值的雙重打擊,紛紛裁員以維持利潤,派遣員工是第一個被裁的對象。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今年7月份失業率衝到戰後最高的5.7%,而日圓兌美元則在過去三個月升值2.8%。

分析師指出,企業雖然大幅降低人事成本,但獲利仍不斷減少。近三個月稍見起色,但目前還談不上反彈。

儘管7月以來失業率連續三個月下降,10月份的失業率降至5.1%,但自4月以來一直維持在5%以上。

10月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89萬至344萬,為連續第12個月增加;就業人數則比去年同期減少117萬至6271萬,連續第21個月減少。

另據日本工會總聯合會的調查顯示,20至59歲企業員工有近三成擔心失業,創下2002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法學系失業率最高

北京大學生就業報告:法學系失業率最高 * 2009-12-12 * 【中央社】
中國大陸一份報告顯示,北京市2008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失業或離職最多的5個科系依次是:法學、工商管理、計算機(電腦)科學與技術、英語、信息(資訊)管理與信息系統。

同時,據「2009年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報告」統計,北京市2008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失業或離職量最多的10個科系,佔大學失業總量的44%。

新華網說,上述科系一向是大陸考生心目中的熱門首選科系。以法學系為例,大陸「搜學網」推出的2008年各省錄取分數最高的30個科系排行中,北京大學法學系是北京文科錄取分數最高的科系。

至於法學系畢業生就業情況,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告(2009)」顯示,2008屆法學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79%,排名倒數第2,遠低於當年大學畢業生平均就業率88%。而2006屆和2007屆的法學類畢業生就業率分別排名倒數第3和倒數第1。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主任曹義孫認為,大陸法學人才並未飽和,「問題是,現在設置法學專業的院校太多太濫了。」

曹義孫說,部分大學設置法學院系,但連專職教授都沒有,甚至沒有正規法學科班出身的教師,但很多學校還在盲目擴招。另外,法學教育內容不適應社會需要,課程設置有缺陷,也是造成法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曾表示,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一方面是受經濟形勢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大學擴招導致畢業生增多以及大學科系設置不合理。

報告主撰稿人王伯慶分析,中國有500多個大學科系,但高比例的失業人數集中在少數科系,顯示這些科系嚴重過剩。他認為,對一些長期就業率低的科系,教育部門應削減招生總量,或責令停招。

此外,部分考生在志願填報過程中,一味追逐所謂的「熱門」,也是造成熱門科系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有網友建議,相關部門應調查各科系就業或社會需求情況,定時發布「報考預警」,以免耽誤考生的前途。981212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政府採購法第 22 條所規定之「專屬權利」

政府採購法第 22 條所規定之「專屬權利」,其應含括發明、新型及新式 樣等 3 項專利,且同法 26 條所稱之「專利」僅是例示出招標規格,無須檢附申請技術報告

Long-range goals

Long-range goals keep you from being frustrated by short-term failures."
- James Cash Penney

吐瓦魯槓上陸印非

小蝦米對大鯨魚 吐瓦魯槓上陸印非
* 2009-12-11* 【中時電子報/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世界倒數第二的吐瓦魯居然槓上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陸、印度與南非!面對人口數量24萬倍的對手,吐瓦魯孤掌難鳴,最後只有退席抗議。

分別代表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美國與大陸兩個超級強權,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為各自集團利益互別苗頭,本來是這次會議的核心,但前天一個意想不到的力量冒了出來,那就是太平洋小國吐瓦魯。

吐瓦魯9日在會議中公開要求,大、印度及其他成長快速且人口稠密的國家,應該提出具法律約束力的承諾,在2013年後大幅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這項動議立刻遭到大陸、印度、南非等開發中大國反對,更並造成開發中國家集團內部罕見的分裂。而最後眼見動議被大國們晾在一邊,吐瓦魯代表只有憤而退席表示抗議。以往,開發中國家陣營總是齊心合力,強調:富裕國家造成全球暖化,富裕國家負責解決全球暖化的立場。但吐瓦魯這類小國日益擔心,劇增的汙染不是來自工業國家,而是來自大陸、印度和巴西這幾個開發中的高汙染經濟體。

可惜,儘管吐瓦魯佔有道德高度,但講究現實的國際社會,還是不可能為了一個面積僅26平方公里,人口僅有10000人的小國,去扭轉大國的利益,所以吐瓦魯的仗義執言,最後也只有不了了之。

Thursday, December 10, 2009

「租稅不公」

社論-如果「租稅不公」也是民怨的一個選項 * 2009-12-10 * 工商時報
最近社會最夯的民生話題,竟然是行政院研考會所公布的「十大民怨」。吳敦義院長一上台,為了不重蹈前任劉兆玄院長「不夠親民」的錯誤,展現「苦民所苦」的作風,提出「庶民經濟」的施政理念。不但行政院經建會為此趕工急急忙忙編製出「生活物價指數」,研考會更發起網路民調「十大民怨」,排行第一的是「都會地區房價過高」,最後一名則是「佔用騎樓、道路或車位」,行政院說這些結果將做為未來政策規劃的依據。打從吳院長提倡庶民經濟理念開始,社會即引起熱烈討論,雖然大多數人對吳院長關心民瘼用心皆表示肯定,但卻也都不約而同地提醒吳院長,政府政策需兼具細緻務實與宏觀整體二者,不可過於遷就民粹式的意見。由於這十大民怨乃是從研考會所指定的15個項目中所選出,其中難免有操控斧鑿的痕跡。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租稅不公」也是個選項的話,不知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外界不知道研考會是如何挑選出這15道民怨題目的,但即使一開始就透過網路或其他管道公開徵詢並經歷公正的篩選過程,我們也難有把握「租稅不公」一定會被投票民眾選為主要的民怨。會發生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有三:其一為租稅問題過於專業,一般民眾無法全然瞭解,故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其二為租稅問題的資訊不夠充分與公開,一般民眾取得不易,在真相不明情況下,根本不知道自己已遭受到租稅不公的對待;其三為租稅問題的感受不夠直接,租稅為國家強制性收入,理應由大家共同分攤,但一般民眾對課稅容易產生虛幻的錯覺,總以為是別人而非自己的負擔。或許就因為這些理由,行政院研考會才敢自始就不把民眾對課稅不公的感受當成是可能的一種民怨,當然也就更不會把它列為給民眾挑選的15個選項之一了。

我國自95年開始實施最低稅負制,將某些租稅減免項目重新納入課稅,以減輕所得稅制因過度給予減免稅所造成的課稅不公。但是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從財稅資料中心的資料中得知,民國91年台灣所得超過1億元以上40位最富有的人中,竟然有8位當年度完全無需繳稅,社會大眾根本無從瞭解原來我國的所得稅制是如此的不公平。又如果不是學者的研究報告,我們更沒有機會得知,今年初政府調降遺產贈與稅稅率至10%時,真正因此而享受到降稅好處的竟只是原先會被課到稅的5%的人,尤其是原來應按50%稅率繳稅的200位有錢人。當然,更不用講,相對於靠資本所(利)得致富的人,社會中大部分靠薪資所得過活的人,在現行的課稅制度中,竟然承受了超過70%以上個人所得稅的負擔。由於這些不公平的事實,都無法從民眾平常的生活中直接感受到,所以,如果不是政府提供充分的資訊或單獨針對這個議題做個別調查,民眾很難會在表達「民怨」時,主動記得將其列入選項之中。由此可見,政府在此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政府若因此而忽略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則不啻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可怕錯誤。

世界先進國家在碰到重大的租稅議題時,不但會在國會做充分的討論,更鼓勵社會民眾勇於表達意見,形成對民意代表做最後決定的壓力。甚至在正反意見相持不下時,更直接交由人民公投做最終的決定。我國雖也有公投法,但卻將租稅排除在公投事項之外,民眾無法直接參與租稅政策的決定,從而,不但讓人民失掉了對租稅問題的關心與警覺性,且讓政府怠惰於負責任地對人民提供正確而必要的租稅資訊。日前監察院幾位委員至財政部視察業務,特別針對遺贈稅率調降與資本利得稅負過低問題提出質疑,但最後卻在財政部長避重就輕的說明中,輕易被打發過去。我們不否認監察委員本職即在於接受陳情反映民意,但經驗告訴我們,在官僚體系的來回過招中,租稅不公永遠不會被政府當成是重要的「民怨」而認真對待。

其實,我們並不反對行政院做民調、找民怨。但社會上存在的許多不平事,並不一定都能從民調中真實地顯現出來,租稅不公即是其中一例。雖然我們知道租稅問題由於過於專業,民眾不易認知,但政府還是不妨在下次民調中將「租稅不公」放進民怨的選項中,試試看結果會如何?

數位報攤

抗Kindle/美五大出版商 合推數位報攤
【經濟日報╱09.12.10 04:24 am
美國五大出版商8日宣布聯手推出數位報攤,讓讀者以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可攜式裝置的彩色螢幕閱讀電子書,力抗亞馬遜公司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時代公司(Time Inc.)、新聞集團(News Corp.)、康德納斯特(Conde Nast)、赫斯特(Hearst)與梅若迪斯(Meredith)的數位報攤可應用於各式各樣的裝置,呈現彩色視覺效果,並保留每項出版品的原貌,硬是比目前只採用黑白螢幕的Kindle棋高一著。

這個數位報攤號稱「雜誌中的iTunes」,希望能推動一個業界共通的電子書格式標準,以便消費者透過支援彩色影像的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和智慧手機來閱讀內容。這個數位平台的外觀有如一本典型的雜誌,用手指輕觸就可以翻頁,甚至還結合了影片、遊戲和社群網路。

亞馬遜公司專為Kindle販賣的電子書、報紙與其他出版品內容,都只能透過Kindle來閱讀。五大出版集團希望解開這種束縛,計劃自明年起開始販售支援新格式標準的數位內容,也歡迎其他出版商加入他們的行列。每一家出版業者都可以各自決定數位內容的價格。

這五大出版商表示,他們彼此地位相同,這次結盟可吸引近1.5億名讀者。

分析師表示,五大出版商這次合作推出自己的電子書技術,可說是先發制人,奪回自家內容的控制權,才不會任由亞馬遜、Sony與邦諾書店旗下的電子閱讀器宰割。

但佛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麥奇維質疑,在民眾減少書報雜誌開銷的今天,製作彩色、互動的電子書功能成本昂貴又耗時,是否有利可圖仍有待觀察。

高鐵BOT 全世界最好康

調查研究報告完成 監委:高鐵BOT 全世界最好康 * 2009-12-10 * 中國時報
花了十個月時間,監察院完成台灣高鐵調查研究報告,監委重砲抨擊行政院,沉醉在自以為是的BOT幻影中,嚴重悖離BOT精神,政府被迫收拾爛攤子還角色錯亂,未來若是高鐵走出財務困境,五大原始股東還可以坐享其成,監委大嘆,「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康的事?」

監委建議交通部處理高鐵問題,應堅守不增資、不增加保證、逐步降低保證額度等原則,並與台灣高鐵重新修改合約,減資並引入新資本。

監委陳永祥、馬秀如等六位監委聯合調查高鐵BOT策略與執行成效檢討,監委拿英法海底隧道BOT計畫政府「不出資、不保證、不收拾善後」三不,對比高鐵案政府「持續出資、持續浥助、持續認賠」,監委直指,台灣高鐵創下多項世界首例,勘稱台灣自創之奇特、「山寨版BOT」。

馬秀如指出,根據高鐵興建營運合約,特許公司違約時,政府應照價買回,這是極為優渥、國際罕見的主動收拾善後條約,BOT風險都落在政府頭上,也就是全民埋單。

高鐵今年上半年累積虧損超過七百億,佔總資本額六成六,陳永祥批評,高鐵董事長換人,政府一副義不容辭的樣子大力介入幫高鐵借新還舊,嚴重角色錯亂。

對於馬英九總統的愛台十二建設,監委強烈建議不要為了BOT而BOT,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並非解決政府財務困窘、刺激景氣的萬靈丹。

至於五大原始股東被外界指控賺飽工程款就離開,陳永祥強調,若特許公司自籌經費,工程發包給誰不會有爭議,問題就是原始股東出資不多,卻包了大量工程,根據監委調查,五大原始股東出資二九四億,卻包下四一○億工程。

Wednesday, December 9, 2009

銀行吃定保證人將罰

立院修法:銀行吃定保證人將罰
【聯合報2009.12.09 05:42 am
十一歲的孩童,銀行竟要求他做父親房貸借款保證人,並於父親無力還款後向他追債。此案雖經法院判決契約無效,但國民黨立委陳淑慧認為,銀行鑽法律漏洞吃定連帶保證人的案例太多,已提案修銀行法,將重罰違法銀行一百萬至五百萬元。

陳淑慧昨天指出,購屋民眾向銀行貸款時,銀行不論房產值多少,都會要求找連帶保證人;若還不出款,往往先選擇查扣最容易取得的連帶保證人薪水或財產。由於連帶保證人責任重,民眾多半找至親擔任,也因此產生前述離譜案例。

至於銀行普遍違法,是因為八十九年修銀行法時,雖已訂有「銀行若已取得足額擔保,不得要求借款人提供連帶保證人」等規定,但卻不夠嚴謹,更重要的是沒訂罰則,以至銀行鑽漏洞,違法要求借款人須提供連帶保證人,吃定消費者。

陳淑慧表示,她提出相關質詢後,接獲大批民眾投訴:有一名退休校長,被開工廠的弟弟找去當連帶保證人,弟弟經營不善、銀行追債追到他頭上,以致六百多萬退休金全泡湯。

還有一名文化大學林姓教授幫弟弟做房貸連帶保證人,弟弟過世後家屬無力負擔房貸,他的部分薪資即被銀行查扣抵債;她以前一名員工,不過是擔任友人四十幾萬元車貸保證人,銀行追債不說,信用也因此被破壞,連小孩助學貸款都無法貸到。

陳淑慧的提案已獲朝野多位立委連署,主管單位金管會也認同此修法方向,未來三讀通過機會極大。

哥本哈根會議:一場權與錢的拔河

社論-哥本哈根會議:一場權與錢的拔河 * 2009-12-08* 工商時報
日本在兩個「失落的十年」間,有一類電視節目相當受歡迎,就是教人如何勒緊褲帶過日子。通常節約達人會針對入不敷出的家庭訂做家計省錢方案,然後要求家庭成員照表操課;由於窮困感迫在眉睫,受輔導的家人多半會認真執行,等到月底看到收支再度平衡的計帳簿,大夥喜極而泣,為自己的努力欣然相擁……

那麼,有什麼議題是世界公民共同的燃眉之急?昨天起至18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會議」告訴你,答案是「因應地球暖化」;它的重要性大到全球有110個國家的領導人會親自出席,包括要到挪威奧斯陸受頒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會順道與會。

如果「因應地球暖化」對舉世而言,就像搶救貧窮之於個別家庭般急切,各國有沒有可能協商出一份新的節能減碳分工表,認真照表操課,然後到結算日歡喜收割呢?前張分工表「京都議定書」從1997年簽署到2005年生效,各國立法程序走了8年,執行4年的結果七折八扣,眼見2012年就將失效,顯示眾人之事無人管。現在大家雖然同意到哥本哈根重啟爐灶,但好的開始未必是成功的一半。

沒有人能否定哥本哈根會議的立意良善,歐巴馬為了彌補前朝府會拒絕京都議定書的愧疚,日前也首度提出減碳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到 2020年減少17%、2030年減少42%、2050年減少83%。但美國拋磚(承諾遠低於歐盟與日本)就想引玉,換取開發中國家的大幅讓步,不啻天方夜譚。畢竟現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經濟實力已非吳下阿蒙,況且已開發國家將委外代工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要算在接單國的帳上,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可以預見,哥本哈根會議終究是一場權與錢的拔河賽,就算勉強達成接續京都議定書的共識,未來如何說服各國立法機構快速審批還是一大難題。先不論歐巴馬的減碳承諾是否標準太低,美國國會就未必支持;另一個府會對立的例子是澳洲,總理陸克文的減碳法案尚未出國門,就被國會二度否決,哥本哈根會後,先要面對的是解散國會的政治課題。

然而,哥本哈根會議達不成結論,就一定是場災難?溫室效應先驅詹姆士.韓森(James Hansen)卻不這麼想。根據報載,韓森強調,氣候變遷對世界領袖,應如同奴隸問題之於美國總統林肯,納粹主義之於英國首相邱吉爾般,是不能妥協的議題,不是透過協議減少40%或50%就可以交差了事,而是必須徹底貫徹執行。因此,他反對各國積極推動「以鄰為壑」的碳交易政策。

韓森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環保策士,高爾在2000年總統大選險輸小布希之後,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提醒世人溫室效應的可怕,也為自己贏得諾貝爾和平獎,進而成為全球首位碳富豪,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如今他的策士韓森眼見京都議定書的執行效果不彰,反而讓碳交易假環保之名,成為有心人伺機炒作的新產品,擔心哥本哈根會議重蹈覆轍,制定出另一個可供討價還價的減碳配額,才會語重心長地「祝福」哥本哈根會議最好崩盤,以免「已開發國家不圖改變,開發中國家從碳交易中獲利,結果卻無助於改善全球溫室效應」。

雖然近年來有不少論者質疑韓森「溫室效應是人禍」的論點,但地球日益暖化是不爭的事實。韓森的反省指出了一個重點,問題不在於大家如何「共同」因應,而是「個別」國家如何看待節能減碳的大哉問。美國身為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如果不願意痛下決心減排,最終必然自作自受。同理,台灣蕞爾小國,人均碳排放量卻高居全球第22,多年來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兩端搖擺,心存僥倖地期盼「溫室效應不是人為所致」,最終也難免面對必須作出選擇的攤牌時刻。

西諺有云:「到地獄去的路是善意鋪陳的。」只有善意,沒有破釜沉舟的做法,永遠達不到目標,再多的「2012」、再多的「明天過後」、再多的「不能面對的真相」,都只是好萊塢吸金的恐嚇行銷,以及市場炒作綠能概念股的利器而已。

不論哥本哈根會議將達成何種結論,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步步逼近,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本該致力提昇公民環保意識,加速推動溫減法的立法時程,因勢利導讓高污染產業轉型,培植綠色產業順勢接棒。這些事知易行難,在選戰中不易討喜,卻攸關國家的長遠發展。如何不讓台灣因為過度開發而變成溫室效應肆虐下的「沉淪之島」,這是全體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朝野都要有破釜沉舟加速應對的決心!

Tuesday, December 8, 2009

台灣若不努力 5年後無競爭力

台灣若不努力 5年後無競爭力 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許勝雄2009-12-08 * 旺報
台灣剛選出新任的縣市長,許勝雄認為國內的縣市長應該效法大陸地方領導人招商的企圖心和執行力。台灣如果再不努力,五年後將喪失競爭力。同時他也指出,節能減碳和雲端商機將造就新的產業鍊,值得台商注意。

身兼台灣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台北進出口公會理事長與海基會副董事長等多重職務,加上金仁寶集團董事長的企業家身份,許勝雄多次參與兩岸交流活動,並與大陸高層和地方領導人有過許多接觸,對大陸政策與產業發展趨勢等現況有許多第一手的觀察。

他指出,宏觀調控和節能減碳是大陸目前最主要的經濟主軸。台商在大陸的經營須符合這兩大政策方向,否則難以永續發展。尤其在大陸積極要求減排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新商機,將帶動新的產業鍊產生,這是台商的機會。

10多年來,許勝雄一直推動兩岸科技產業共建標準的工作。上月在自家威寶電信成立的台灣TD-SCDMA試驗網開通時,許勝雄和中國移動副董事長張春江打了兩岸第一通TD視頻通話,把兩岸技術標準的合作往前推動了一大步。他也看好未來兩岸可以就目前最火紅的電子書訂定共同標準。

對於兩岸的協商,他直言「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利大於弊,是台灣一定要走的路」,這樣未來台灣才能和其他國家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他也直率地指出,目前大陸地方領導人普遍有很強的企圖心和執行力,同時對地方發展的願景很有定見,讓他一想到台灣的競爭力就會「背脊發涼」,他希望台灣能急起直追。

減排救地球 必要且負擔得起

克魯曼專欄/減排救地球 必要且負擔得起【聯合報╱2009.12.08 03:29 am
也許我有點天真,因為我對7日在哥本哈根揭幕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感到樂觀。歐巴馬總統打算在峰會最後一天發表演說,這意味白宮預期峰會可取得具體進展。令人鼓舞的是,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的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至少原則同意它們也必須共同解決問題。

當然,如果峰會順利,懷疑論者一定會抓狂。我們會聽到所謂全球暖化是科學陰謀精心設計之騙局的論調,正如失竊的電子郵件所顯示一般。事實上,它們顯示的是,科學家也是人,然而不必在意。我們還會聽到所謂氣候變遷政策必將不利就業及成長的論調。

真相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不但必要,而且負擔得起。嚴謹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們絕對可以大幅減排,對經濟卻只產生些微影響。經濟衰退不是等待拖延的理由。相反的,如果氣候峰會達成協議,或許有助於經濟復甦。

為什麼要相信減排負擔得起?第一個原因是,財政誘因可以奏效。

如果各國針對氣候問題採取具體行動,形式必定是「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當局不必要求企業生產什麼及如何生產,不過它們必須購買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配額許可。如此一來,如能有效降低碳燃燒量,它們必能提高利潤。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一定能找到達成這個目標既聰明又有創意的方法。

麥金賽公司在最近公布的報告中指出,以相對低成本達成減排的方法很多,包括提高絕緣效率;採用效率更高的設備;採用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車及卡車;推廣使用太陽能、風力及核電等等。你絕對可以相信,一旦出現正確的誘因,人們一定可以找到這項報告遺漏的許多妙方。

保守派陣營信誓旦旦表示,如果我們試圖對抗氣候變遷,經濟一定沉淪。這種論調洩露他們的信念。他們自稱相信資本主義可以無限調適,市場的神奇力量可應付任何問題。然而基於某種理由,他們堅稱,可將市場誘因的力量導向環境問題的「排碳總量管制與交易」機制無法產生預期效果。

他們再次謬誤,因為我們見過同樣的局面。

以許多方面而言,1980年代的酸雨爭論是當今氣候變遷論戰的彩排。當時,右翼理論家否定科學,產業團體則聲稱,任何限制排放的嘗試將對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然而1990年,美國針對二氧化硫實施「管制與交易」。猜猜結果如何。不但奏效,美國還以低於預期的成本大幅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必定是更龐大而複雜的工程,然而一旦我們展開具體行動,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容易。

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到2050年,最近所提立法草案中的排放限制將導致GDP減少1到3.5個百分點,如果我們將這個數字平均分攤,意味未來40年,排放限制將導致經濟年成長率減少0.05個百分點左右,總數大約在2.37到2.32個百分點之間。

這個幅度不大。如果酸雨的經驗可供借鑑,真正的成本可能更低。

話雖如此,難道我們應該在經濟仍處於衰退之際,展開這種計畫?是的,應該。事實上,這是採取行動的大好時機,因為氣候變遷立法可能刺激更多的投資開支。

以辦公大樓的投資為例。目前的閒置比率仍然有增無減,租金下跌,沒有太多理由興建新大樓。然而假設一家已擁有大樓的公司預見未來幾年提高這些建築物節能效率的誘因會越來越明顯,它可能決定現在就著手翻新。此時的建築工人好找,建材價格也低。

同樣的邏輯適用於經濟的許多環節,氣候變遷法案或許意味著更多的全面投資,而更多投資正是經濟迫切所需。

因此,希望我對氣候峰會的樂觀態度能夠成真。如果峰會能達成具體協議,不但拯救地球的代價絕對是我們可以輕鬆負擔,而且還有助於我們擺脫當前的經濟危境。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2009/12/08 聯合報】

促徵能源稅

我環團反碳交易 促徵能源稅
【聯合報╱2009.12.08 03:29 am
哥本哈根會議昨天舉行,但國內環保團體卻對政府希望靠碳交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作法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碳交易只會讓原本可用於國內減碳的「綠金」流入國外廠商和碳交易掮客手中,開徵能源稅才是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綠黨、看守台灣協會昨天共同發表聲明,引用美國環團製作的動畫「碳交易的故事」,呼籲政府不要推動不能節能減碳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以免「肥了汙染、投機者,卻出賣了地球與人類的未來」。

綠黨發言人潘漢聲指出,碳交易本身無法達到減碳目標。碳交易是將一個區域或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總量管制,確立碳排放權的分配和產生機制,然後建立碳市場,進行排放碳權的配額交易。

環保署長沈世宏則表示,能源稅、碳稅、碳交易應並行不悖,碳交易也是讓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方式。環保署也發表聲明指出,台灣目前仍以執行溫室氣體減量為優先。

【2009/12/08 聯合報】

全球經濟仍有3大風險

全球經濟仍有3大風險
* 2009-12-08 * 工商時報
華爾街日報週一在其專欄「展望(The Ouklook)」中發出警告,儘管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目前看來已告解除,然而並不代表可能再次引發金融風暴的系統性風險已告消失。

華爾街日報指出,事實上目前仍有三大系統性風險存在。第一項是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全球銀行業已自金融風暴中逐漸復原,有些規模甚至還超過風暴之前的水準。根據估計,以資產計全球10大銀行所擁有的資產佔全球銀行資產的比率高達70%,遠高於3年前的59%。

銀行規模越大,也就代表其結構越複雜,而在所謂「大到不能倒」的原則之下,各國政府可能也益發不敢讓這些銀行例閉。因此,如果這些銀行再度出現危機,勢必還需要以納稅人的血汗錢來營救。

然而有些經濟學家擔心,銀行的規模越大,若是發生危機,其所需要的紓困金額也將會越多,而政府最終可能無力負擔,或是無法再靠借貸來籌資挹注。

第二項系統性風險是在市場方面,金融風暴使得為信用違約提供保險的信用衍生性商品市場規模大增,然而參與此一市場的大都是如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

根據估計,此一市場1年可為銀行業帶來100億美元的營收。專家擔心,如果再度爆發信用緊縮危機,此一市場也將崩潰。而最令人擔心的是,目前主管機構根本不知道這些銀行或相關業者在此一市場的曝險程度有多高。

第三項系統性風險是在於全球的經濟失衡。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人民所得與支出間的差距過大,以致美國必須向海外,主要是中國等亞洲國家借貸來彌補之間的差距。而亞洲國家之所以有錢借給美國,則是靠著儲存把產品賣給美國消費者所賺得的錢。

然而這樣的儲蓄熱潮可能會引發新一波的泡沫。國際間希望靠著敦促中國的人民幣升值來紓緩這樣的失衡狀況,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使如此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其他新興出口國如越南等未來可能會取代中國的位置。長期的解決之道是亞洲消費者增加支出,而美國消費者則擴大儲蓄。

自戀型

南方朔觀點-崇禎併發症:自戀型領袖的誤國 2009-12-08中國時報 南方朔】
北京故宮的後門有小丘,叫做煤山。上有當年崇禎皇帝自縊的那棵樹,原樹兵燬,後人重植,已枝葉扶疏,成了大樹。多年前一個秋日黃昏,我到該處憑弔,繞樹三匝,古木悲風,訴說的都是歷史的悽愴和反覆的愚蠢。

在此重提明朝崇禎皇帝,並無任何借古諷今的念頭。而是用當代政治學的標準來分析,崇禎乃是所謂「自戀型領袖」的最標準樣本。領袖的極端自戀,小則誤己誤身,大則誤國誤民,崇禎的自戀,就是個「誤」,他「誤」了一切。

崇禎乃是典型的誤國亡國之君。可是他即位之初不是這樣的。當時魏忠賢濫權,朋黨營私,崇禎立即殺魏忠賢並全面罷黜他的黨羽,看起來很有一點中興氣象,崇禎也自己照鏡子,愈看愈得意,真的以為自己是蓋世無雙的明君。於是由自戀轉自大,由自大變成剛愎自用,刻薄寡恩。明末出了一堆混蛋皇帝及大臣,但他們再怎麼混蛋,還是知道要替國家留一些能吏勇將,去做他們沒有能力去做的事。但自戀刻薄的崇禎自以為是,認為天下只有他是對的,別的人都不盡忠報國,於是他連國家最後的名將熊廷弼、袁崇煥這種人都敢殺。他在位十七年,只相信自己和身邊一群新的奸臣小人,搞到國事日非,民生更苦,最後是貧苦農民造反所形成的流寇,在李自成率領下攻入北京。最荒謬的是,崇禎到了最後還不認為亡國是他的責任!他自縊煤山之前,在衣襟寫了遺詔,仍有「然皆諸臣之誤朕也」之句。自己把天下搞垮,還以為與他無關,都是別人的事。這種混蛋皇帝,真是自戀到了瘋狂昏瞶的極致!

崇禎皇帝自戀自大自以為是,乃是自戀型的領袖走向瘋狂的極端代表。近代政治學對領袖的自戀人格著墨極多。一般而言,領袖有適度的自戀,把自戀轉化成自尊自重以及催化出的自我能力的嚴格要求,這未嘗不是好事,但領袖病態的自戀卻也所在多有。那種領袖只愛自己,不愛任何他以外的別人,永遠活在自我的良好感覺裡,相信自己永遠不會錯,責任都在別人。當一個國家出了這種自戀型的領袖,老百姓只有「挫咧等」的份了。

當代知名的領導學專家波耶特(Joseph H.Boyett)在近著《選民進化論》(Won’t Get Fooled Again)裡,有一個專章談自戀型領袖。他指出,自戀型領袖在達到權力的高峰前,由於自戀所創造出的形象很迷人,而且自戀的負面效果還沒有累積到足夠的量,人們普遍會對自戀型領袖寄予過高的期望,因而有利於他快速攀上權力高峰。但到了這時,自戀型領袖的人格及能力特質裡的巨大缺點就會開始暴露,而使他站到很陡峭的滑坡邊緣,很容易快速下墜,

Monday, December 7, 2009

中國減碳 每年轉嫁每個家庭2075元

中國減碳 每年轉嫁每個家庭2075元
【聯合晚報╱2009.12.07 02:56 pm
中國東北城市瀋陽的空氣汙染嚴重,上海市的火力發電廠黑煙不斷,各方期待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能為減排帶來新希望。
路透

聯合國氣候高峰會今天在哥本哈根揭幕,日前宣布在2020年以前減碳40%至45%的中國動向備受矚目,北京專家認為,中國可一掃Mr. No(說不先生)的形象,但同時未來10年得付出每年300億美元 (台幣9660億)的代價。

據中國人民大學評估,要達到減碳目標的成本轉嫁給民眾,平均每個家庭每年得增加人民幣440元 (台幣2075元)支出。人民大學的估計低於國際能源總署的評估,該署認為,中國未來10年必須對能源投資4000億美元,才能達成減碳目標。

中國能源和環境部考慮的措施包括課徵「碳稅」,專家表示,汽油、電費、天然氣、煤的價格都會因碳稅上漲,石化相關產品預料也會跟著漲價。許多人已表示,如果汽油再漲價,考慮放棄開車。

據世界銀行調查,每10名中國人中有7人願意為緩和氣候變化而對能源和其他產品付出更高代價,但10人中僅3人認為全球暖化是「嚴重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鄒驥率領的團隊研究顯示,中國如果把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定在30%,只要延續目前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和現有技術即可實現。

西方專家則認為中國承諾還不足,假定未來10年中國經濟每年成長8%,碳密度每年減少4%,到2020年時中國的人均收入將由6000美元增至1萬 2000美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將達90 億噸、人均排放量6.5噸,但碳密度仍然居高不下,每實現1000美元GDP將產生4.3噸二氧化碳。相較之下,中國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61億噸,人均排放量4.5噸,每1000美元GDP產生1.4噸二氧化碳。

反盜版陸開鍘

反盜版陸開鍘 BT非法下載網站關閉
【聯合報╱2009.12.07 08:33 am
在兩岸頗為知名的BT@CHINA影音分享網站,遭大陸關閉,網友發現瀏覽器中顯示「不能連接到伺服器」的字樣。新民網報導,BT@CHINA等非法下載網站的關閉,被視為是大陸當局重視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步。

BT@CHINA是大陸最早的BT種子下載網站,也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站台之一。它在P2P(點對點傳輸)領域中一直被視為「龍頭老大」。

報導稱,這次中共廣電管理部門的開鍘,已在網路上引發了不少議論,甚至有「BT@CHINA的站長遭到警方逮捕」的傳言。

BT@CHINA的站長黃希威昨天在網站上澄清,「近日接獲廣電部門通知,因無視聽節目服務許可證,所以工業和信息部刪除本站備案號、關站。關於本人安全問題,再次聲明網路傳言不可信。」雖然站長本人安全無虞,但BT@CHINA的關站,仍然為非法下載的使用群,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台灣的非法下載,幾乎全部倚賴大陸的網站資源。而大陸官方近日來接連關閉了數個重要的BT下載網站,如:世界BT門戶Mininova、大陸最大的BT網站BT@CHINA 及數個字幕組。顯示大陸政府反網路盜版的決心,當局更宣布最新的法律:建立BT伺服器用來散播網路盜版將負刑事責任。

黃希威在接受新浪網訪問時表示,未來個人網站性質的BT影音網站終將退出歷史舞台,除非能夠進行商業化,有足夠的資金申請官方核發的許可證,否則BT下載的未來幾乎已被堵死。

今年以來,大陸廣電總局對提供網路影音服務的網站,進行了好幾波的整頓計畫。一次次整頓的規模、限制更是不斷地升級。分析人士指出,BT等影視分享下載模式將面臨嚴峻考驗。

Sunday, December 6, 2009

觀察資金動能

M1A、M1B和M2年增率----觀察資金動能


***/中央銀行每月公佈當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A、M1B和M2年增率/****
M2 是基礎,M1b 才是動能 2006/6/26 M2=7.05%,M1B=7.08% 資金行情啟動


死亡交叉;
由於以活期性存款成分為主的 M1B年增率持續走低,低於M2年增率呈交叉,意味股市資金動能不足
活期性存款流向定期性存款或海外,股市處於空頭。
黃金交叉;
M2=M1b+ 準備貨幣. 04.15.2002. A. Y. * M2 是基礎,M1b 才是動能. * M1b 由下往上穿 過M2 (稱黃金交叉). * M1b 年增率之所以大於M2的年增率,是因為. “定存的錢移入活存”. * 財力雄厚的金主, 他們很有耐性的把錢放在“定存”. 等著台股長多的確立
*
****/中央銀行每月公佈當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A、M1B和M2年增率/**********
貨幣總計數 M1B年增率和M2年增率往下呈交叉,
M1B低於M2,市場借用股市俗稱「死亡交叉」觀察資金動能
幣數列M1B成長率趨勢向上,當其成長率超過M2成長率,斷續往上升謂之黃金交叉(golden cross),M1B成長率下降往下穿過M2成長率(表示其成長率低於M2) ... 不過,
有黃金 交叉就有所謂死亡交叉(black cross),即M2成長率與M1B成長率曲線走勢交叉向下

Saturday, December 5, 2009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59 條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59 條修正草案/ 2009-12-04
公告日期:中華民國 98 年 12 月 01 日
公告文號:台內營字第 0980811513 號
資料來源:行政院公報 第 15 卷 234 期
預告終止日:中華民國 98 年 12 月 14 日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五十九條修正草案總說明
建築技術規則(以下簡稱本規則)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發布施行後,曾歷七十七
次修正施行。鑒於地球暖化能源危機議題日益嚴重,政府鼓勵大眾節能減碳,全力推
動綠色交通、生態城市以及綠建築政策,且停車空間之需求與所在區位、周邊大眾運
輸工具之便利性及建築物之使用型態均有密切關連,國內軌道運輸及大眾運輸系統建
設,已日趨完備,有關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之議題,亦可視個案需要,採民間參與方
式辦理,毋需浪費公帑強制公部門投資新建,本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五十九條附表
說明五均一式要求公有建築物加倍附設停車空間,不甚合理。考量現已有都市設計審
議、交通影響評估等審議機制對建築開發個案作交通影響之評估,評估過程包括該建
築物停車需求之分析,爰擬具本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五十九條修正草案,增列經上
開審議機制同意者,增加附設之停車數量得依評估結果酌予降低。ɸ

第 59 條 建築物新建、改建、變更用途或增建部分,依都市計畫法令之規定,設置
停車空間。其未規定者,依下表規定。但建築物變更用途後應附設之標準
與原用途相同或較寬者,依本編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三月一日修正發布施行
前之停車空間規定。

動、植物專利開放

行政院通過專利法修正案 動、植物專利開放
法源編輯室 / 2009-12-04
行政院會昨(三)日通過修正案,為促進國內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將開放動、植物發明專利申請,例如當初外國第一隻複製羊的例子,或者對植物進行基因改造以及複製生物與技術都可申請專利,僅有複製人此一科技目前尚無法獲得認同。

經濟部官員表示,參照專利法第24條第1款本文規定,動、植物及生產動、植物之主要生物學方法不予發明專利,但在修法之後,除了複製人以外,上述對動、植物的複製或者基因改造即可申請專利。經濟部表示,如此作法是為配合「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的進行,為了促進國內的生物科技產業持續發展甚至進入帶領全球的地位,不光是給予企業優惠,更應以實質的專利權開放來吸引專業人才持續努力開發、創造新技術。

根據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5條第1項規定,為促進生技新藥產業升級,生技新藥公司得在投資於研究與發展及人才培訓支出金額百分之三十五限度內,五年內抵減各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額;生技新藥公司當年度研究發展支出超過前二年度研發經費平均數,或當年度人才培訓支出超過前二年度人才培訓經費平均數者,超過部分抵減百分之五十。此外,同條例第6條第1項、第2項及第7條第1項等規定,這些規定都是藉由稅收的減少來獎勵生技新藥公司加強投資研究與發展以及人才培訓、並同時鼓勵民間生技新藥公司之創立、及吸引高階專業人員及技術投資人參與生技新藥公司之經營及研究發展。

原先針對生物科技,國內所允許的僅有專利法第30條第1項本文所指,「生物材料」或「利用生物材料之發明」,且以同法第24條第1款本文明文限制對動植物的「主要生物學方法」不予發明專利。對此,經濟部官員表示,動、植物相關發明得否申請專利此一議題,在國際上處理的方式並不一定,美、日、澳洲及韓國等國家全面開放;歐盟多數國家則部分開放,僅就特定動、植物品種不發給專利;印度、巴西、大陸則不開放,但複製人此項領域,則是全球皆有共識不予開放的禁忌領域;經濟部官員也指出,此次修法有很大的因素也在於及早修法,將可對國內極具競爭力的蘭花與螢光魚產業等產生研發誘因。

我们将失去未来

如果纠缠于过去与现在,我们将失去未来。 —— 溫斯頓·丘吉爾

Google提供DNS服務

加快上網速度 Google提供DNS服務
ZDNet新聞專區: 2009/12/04
Google要加速網際網路內部結構的關鍵部位:網域名稱系統(DNS),並邀請技術專業人士試驗他們的構想。

DNS是網際網路最重要的一部份,它將網友能記憶的文字網址,轉換成網路上實際用來定位資訊的數據IP位址,例如CNET.com的IP位址是216.239.122.102。

當你造訪某個網頁,通常必須由分散各地的某一台DNS伺服器,執行多次的轉換(主機置換)。而Google希望用其Google Public DNS服務,取代上述伺服器的角色。

Google Public DNS服務產品經理Prem Ramaswami,在產品發表的部落格中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網際網路使用者非常在意速度,因此過去幾個月來,我們的工程師致力於改善我們的公共DNS解析器,讓使用者的網頁瀏覽經驗更快速、更安全且更可靠。」

Google的搜尋服務已讓該公司成為網路的中心,若其DNS服務成功,Google的影響力只會更大。

如何運作?

DNS的主要工作,是追蹤你需要到達以擷取資訊的網址所在的伺服器。大體上,DNS依賴一個儲存在13台「根」伺服器的中央位址錄,將文字域名轉換成相對應的IP位址。但你不可能只用少數幾台中央伺服器,處理每秒數十億、持續不斷的資料庫請求,因此,DNS資料是分散在許多協同「解析」那些位址請求的伺服器中。

網路服務商(ISP)通常有自己的DNS伺服器。他們會定期與根伺服器同步,以便送你到最新的網站。但通常,DNS伺服器必須與其他DNS伺服器連結,才能找到他們沒有儲存的位址。

這個過程的關鍵是快取,也就是快速儲存需要的資料,以便之後快速擷取。DNS找到目標伺服器的IP位址後,會將資料保存在快取記憶體一段時間,下一次需要時,就能更快地提供資訊。

快取是Google Public DNS著眼的第一個部分。Google的系統會根據網友正在使用的伺服器,預先抓取資料。不像DNS會在一段時間後「忘記」未被請求的資料,那些資料將持續保留。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對於網友想去的網站所知甚詳。Ramaswami說,Google Public DNS不會預測個人的DNS需求,但能從網路使用者的集體行為中學習—不僅是DNS系統的使用,還包括其他Google系統。他表示:「…我們根據搜尋知道哪些是熱門網站,我們在爬抓網路的過程中編錄了網域名稱,我們也有網友在Google Public DNS本身的使用資料。」

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安全。DNS有可能快取「有毒的」攻擊,將使用者導向惡意的冒牌網站。其中一種方式,是對某個DNS伺服器發出一個讓它必須詢問其他DNS伺服器的位址請求,當該伺服器求助時,攻擊者便提供預設好的回應。

Google Public DNS的反制方法,是在發給其他DNS伺服器的訊息中,加入「垃圾」資訊,若該「垃圾」沒有包含在回應中,代表有外力干預的可能,應摒棄該回應。同樣的,Google也在系統通訊中加入回應必須符合的大小寫字母。

Friday, December 4, 2009

「Singlish」

李光耀為何向「Singlish」發難?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09/12/04
被推崇為新加坡國父的前總理李光耀在公開場合承認「新加坡的雙重語言教育政策失敗了」(本報11月20日報導)

對不起(I am sorry)在新加坡通行的英語說法是「Sorry lah」。「lah」是漢語中「啦」的意思。如果在新加坡為求得對方同意而使用「is it?」這個詞,就會被認為是帶有諷刺語氣,人們會立刻皺起眉頭。在新加坡「Yes」被說成「Yar」。疑問句中有「ka?」,它的語源是漢語的「了」。把「r」發成「l」音,very就變成了vely,already變成了oreddy。這些就是新加坡英語,即「Singlish」的典型表現。

中國也有類似問題。中國式英語也叫作「Chinglish」。告別時的「good-bye」變成了「bai bai」,而大城市的多處加油站(gas station)則用不明國籍的英文「oil gate」來替代。

印度式英語「Hinglish」就「更勝一籌」。延遲、推遲的(postpone)的反義詞就用了在英語詞典裏找不到的「prepone」。 airdash(乘飛機急趕)、eve-teasing(性騷擾)等,如果不是印度人就很難聽得懂。此外,「chugger」是 「charity」與「mugger」的合成語,是指在街頭上募集善款的人。「rock up」是到達;「hoover」是快吃的動作;「ruby murray」是咖喱的俗稱。

日本人也沒有落伍,他們把個人用電腦(personal computer)稱作「pasocon」。因為與正宗英語距離甚遠,也就把日本式英語稱作「Janglish」或者「Japlish」。

這樣的怪現象之所以出現,就要歸咎於使用雙重語言。特別是像新加坡這樣由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構成的國家更為嚴重。在全世界裏使用雙重語言的國家究竟有多少呢?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介紹,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國家有20個,其他還有第一語言或通用語言(38個)、通用語言(14個)、第二語言(47個)、第三語言(6個)等。使用英語的國家有125個,超過了全世界國家數(243個)的一半。

那麼,難道要禁止雙語政策嗎?韓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秘書Park Yu-dong說:「李光耀沒有說雙語政策有問題,而是說英語與中文混雜在一起的Singlish有問題。」

雖然新加坡開展了正確使用英語的運動,但Singlish仍像病毒一樣大範圍地擴散了,就連知識份子也在使用Singlish。當然,這不僅是僅新加坡的問題。Tagalish(菲律賓的塔加路語加英語)、Hinglish、Chinglish、Konglish(韓語式英語)等已氾濫成災。即使有這種副作用,各國仍在擴大雙語政策。

法國總統沙克吉上月在師生面前演講時強調了外語教育,他說:「學生最少要掌握2種語言。」目前,非洲國家也積極參與其中。

【2009-12-03/朝鮮日報中文網】

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社論-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 2009-12-04 * 工商時報
 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主事海瑞痛責文官們一味遷就上意,濫用名器、竭民脂膏、修齋建醮、大煉仙丹;他強調,為臣者本該勸阻君王停止這些荒謬的行為,但卻無一人敢直言。根據明史,海瑞在給明世宗的奏摺裡寫道:「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無一人肯為陛下正言者,諛之甚也。」文官體系何以出現這樣的風氣,他總結自己的看法是:「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

 其實,這種「陛下誤舉之,而諸臣誤順之」的情況非僅海瑞所處的年代有,台灣今天亦然。自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政策忽東忽西,忽放忽禁,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文官體系非但未依從專業力挽狂瀾,反而一味順從上意大做錦繡文章。幾年前高層對於西進大陸投資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文官們可以有一套說法,後來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文官們照樣可以有另一套漂漂亮亮的說辭。

 不僅如此,每一任閣揆一上台總要有自己的風格,於是在民進黨當政階段,游錫堃任院長時宣誓「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在謝長廷任院長時發行「月月有成績公報」,蘇貞昌當院長時端出「大投資,大溫暖」。去年再度換黨執政,劉兆玄出任院長後,「愛台十二建設」粉墨登場,如今吳敦義任閣揆,「庶民經濟方案」星夜之間又成為主流。這些方案在文官們生花妙筆下,總是風風光光起頭,而不聲不響地落幕,至終無人聞問,台灣的經濟競爭力就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消磨殆盡。驀然回首,台灣出口規模如今竟已降至南韓一半,經濟成長也已淪為四小龍之末,孰令致之?

 造成台灣今天競爭力的滑落,部分責任該歸咎於近年府院這些有決策權的高層們,但是一個沉默的文官體系,一個只知順應上意而未善盡建言責任的文官體系恐怕也難辭其咎。政黨會輪替,總統及閣揆會換人,但是高階文官們長居此位,一切政策從研擬、規劃到管考,至終還是由文官體系來執行,惟近年台灣官場就如海瑞筆下所言,「大臣持祿而好諛,小臣畏罪而結舌」,文官們不知以專業力諫於前,又不知以臨深履薄的態度管考於後,試問「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三三三衝刺計畫」、「大投資,大溫暖」如今安在哉?

 就以服務業發展行動方案而言,2004年行政院以空前的資源全台座談,提出計畫,擘劃願景,但方案執行迄今,成效令人搖頭。以服務業部門中的商業而言,投資占產值比重在1990年代尚有10%,至2007年竟已降至5.7%。我們認為服務業方案若能認真執行,文官們若能以臨深履薄的態度將其視為台灣轉型的關鍵,台灣服務業何竟至此?

 再以最近吳敦義院長所提的庶民經濟而言,文官們努力揣摩「庶民經濟」,甚至詳查康熙字典對庶民的定義,但所編出的第一份庶民經濟指標「生活物價指數」卻毫無政策意義可言。我們先前曾一再強調只有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水準,編製貧、富家庭的物價指數,才能明白各階層面臨的物價壓力,行政院也才能據以提出紓解民困之策,但未料最後經文官體系商議的結果,竟提出一個了無新義的生活物價指數。

 我們瞭解,依五等分位家庭所得編製物價指數若要精確,必須辦理查價點的調查,以釐清貧富家庭的消費行為及購買場所,這得增加預算及人力才能達成。文官體系本應趁此機會提升統計編製的水準,但令人失望的是,幾經跨部會討論,簡單組合而成的生活物價指數,就成了向吳揆交差的成績單。

 日前各部會提到行政院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包山包海提了200多案,被吳揆評為「面面俱到,卻面面不到」。惟追溯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的文官體系思維,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文官們已明白在多變政局下的自處之道。上意要「三三三衝刺方案」,沒問題;上意要「愛台十二建設」,沒問題;上意要「庶民經濟」,照樣可以提出一堆方案和指標。但如此擅於迎合敷衍,疏於檢討管考的文官文化,於台灣經濟發展終究是有害的。

 我們籲請馬政府正視此事。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只有改變文官體系的文化,才能提升政府政策規劃及執行的能力,進而讓台灣擺脫經濟發展的困境。若任憑此種文官文化繼續消磨國家發展的根基,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不論誰執政,提出多好的政策,也屬枉然。

德決啟動數位圖書館計畫

阻谷歌壟斷 德決啟動數位圖書館計畫
2009-12-04 * 【中央社】
 為了阻止美國搜尋引擎谷歌掃描全球圖書,壟斷網路上的知識和侵犯著作權,德國決定傾政府之力將全國的文化遺產數位化,未來將整合成「歐洲數位圖書館」平台的一部分。

 德國文化部長紐曼(Bernd Neumann) 表示,「德國數位圖書館」(DDB)是歐洲對谷歌(Google) 的回應,目的是維繫國家的文化認同和保護著作權,「將文化資產數位化是政府的責任」。

 他說,「不能讓網路上的書本完全、或者是幾乎由一家私人的公司掌控」。

 谷歌與圖書館簽約,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就掃描圖書,在出版界掀起反彈的聲浪,歐洲各國政府早已警覺。

 今年10月法蘭克福書展舉行期間,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即表示,「網路上也有著作權,我們反對像谷歌一樣,在沒有保障著作權的情況下就掃描圖書」。

 紐曼也強調,德國數位圖書館和谷歌不同,未來在掃描前將先詢問著作權人,過程「留下紀錄而且清楚明瞭」。

 這項預計2011年啟動的龐大計畫,未來將囊擴全德國3 萬多所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學術文化機構收藏的圖書、文件、圖片、樂譜、及影音資料,整合到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eu)。

 歐州聯盟去年啟動的歐洲數位圖書館,目前可找到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等文化機構的460 萬筆收藏,明年的館藏計劃擴增到1000萬筆以上。

 儘管官員相當積極,觀察家指出,由於谷歌先下手為強,德國將文化遺產數位化的計畫可能敗北。

 「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Zeitung) 今天就評論說,德國數位圖書館的計畫2011年才起跑,在那之前,谷歌一定加快與出版社談判的腳步,擴增數位圖書館的內容。981203

Thursday, December 3, 2009

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 —— 柏拉图

金价为何一飞冲天

金价为何一飞冲天屡创历史新高?
2009年 12月 2日路透12月2日电---现货金价格周三创出每盎司1,203美元之上的纪录高点,连续两日创出新高,因美元疲弱刺激黄金买盘.以下是一些推动金市的主要因素:
1 投资者

投资基金近几年对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兴趣增加,是金价创历史高点的主要背後推动因素之一.黄金的强劲表现吸引更多新的人士入场,并增加了流入金市的资金.

2 美元疲软

在决定金价走势中,汇市扮演重要角色.美元和金价走势呈负相关.

黄金多被用来对冲汇率疲软.另外对于其他货币的持有者而言,美元疲弱令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变得便宜,反之亦然.

3 原油价格

金价与原油价格历来有着很强的关联度,因黄金可被用来对冲油价上涨导致的通胀.原油价格的走强亦提升了市场对于大宗商品这一资产类别的兴趣.

4 政治局势紧张

黄金被普遍认为是"避险品种",在时局充满变数时会有避险买盘.炸弹爆炸、恐怖袭击以及暗杀等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可能引发金价上涨.金融市场冲击也会产生类似影响,不过还会引起其他资产价格骤降.

5 央行黄金储备

各国央行将黄金作为储备的一部分,央行买卖黄金可能影响金价.8月7日,由欧洲19家央行组成的集团同意延长一项限制出售黄金的协议的期限,该协议于1999年签署,于2004年延期五年.

根据该协议,每年的黄金出售量被限制在400吨,低于9月末到期的第二期协议中500吨的上限.

不过在第二期协议的後几年中,根据该协议出售的黄金已较少,根据第二期央行黄金协议的售金量总共为1,883吨,低于第一期协议的2,000吨.

6 对冲需求

数年前当金价还在每盎司300美元附近徘徊时,黄金生产商将一部分预期产量出售,并承诺在未来某一日期交货.

但当金价开始上涨後,这些生产商蒙受了损失,因此买回对冲仓位,以充分享受金价上涨的收益,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反对冲操作.

重要黄金生产商反对冲可以提振市场人气,并支撑金价.不过因全球未交割的对冲协议减少,故反对冲速度已在近几年明显放缓.

7 供需面

供需基本面通常对金价影响不大,因为当前已开采黄金的储备庞大,预计约为158,000吨,是每年黄金产量的60多倍.

黄金与其他大宗商品不同.印度和中国等主要黄金消费国的高峰购买季,对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如美元和油价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更大.(完)

澳洲碳交易法案

澳洲碳交易法案 國會封殺
【經濟日報╱2009.12.03 06:13 am
澳洲國會參議院2日封殺氣候變遷法案,澳洲總理陸克文不但得空手赴哥本哈根高峰會,恐怕還會被迫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
(路透)
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即將在下周召開,澳洲國會參議院2日卻封殺政府提出的氣候變遷法案,對澳洲總理陸克文是一大挫敗,他不但得空手赴會,恐怕還會被迫宣布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

這項法案再度闖關失敗,將牽動澳洲政局,陸克文為解決參議院的阻力,可能宣布國會提前改選。由於澳洲大量依賴煤碳、海運及陸運,使得人口2,100萬的澳洲成為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而陸克文一直試圖讓這項法案在國會明年2月休會前通過,但希望再度落空。

澳洲政府提出的限制配額與交易方案,將強制排放污染的業者購買碳排放權,以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是澳洲國會二度反對碳交易法案,副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表示,政府會將法案三度送交國會。

澳洲是全球最大的煤碳出口國,提議未來十年內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00年減少5%到15%。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是澳洲的人均排放量已超越美國。

這項法案本來可以自2011年7月1日開始推動碳污染減量方案(CPRS),迫使澳洲1,000大污染最嚴重的企業(占全國排放量75%)購買碳排放權。此外,法案也要求澳洲到2020年前減少排放量5%,如果在哥本哈根的會議上,各國同意採取氣候變遷行動,就可望比2000年減量25%。

全球排放量最大的中國和美國,上周同意在12月7日舉行的高峰會前達到減量目標,為碳交易協議帶來新希望。

※延伸閱讀》
‧中國減碳額度 將佔全球四分之一
‧印度開放買賣碳排放量
‧觀測站/節能產業 一定要面對的商機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2/03 經濟日報】

Google News改變政策

和媒體妥協,Google News改變政策
peivan 2009/12/03 08:21:02
如果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同意Google方面改變的新政策「首次點擊免費」,那麼以後要從Google News免費瀏覽到華爾街日報文章就變得難一點了。
(Credit: Screenshot by Tom Krazit/CNET)

由於新聞產業針對他們的未來又有了一次集結爭議,Google被迫改變其Google News新聞服務網站的政策,進行一些限制,最引人注意的改變之處是「首次點擊免費」(First Click Free)方面的限制。


特別像是用訂閱費來營運網站的公司,比方說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不想讓他們的全文曝光在Google網站上,可以採用這種首次點擊免費的機制。

儘管華爾街日報的老闆Rupert Murdoch曾經表示過,許多媒體還是希望他們的文章和網站能夠在Google與Google News網站上被找到。與媒體協調後,Google新的政策是可讓這些出版者參與該公司的「首次點擊免費」計畫,使用者透過Google News點擊存取的新聞連結連到媒體新聞內頁全文時是免費的,但是他們如果想要點選其他頁面,就會被導到登入頁面,沒有付費訂閱的人就看不到其他頁面其他內容。


不過,這也有個問題,網路使用者很快地可以發現他們能夠很簡單地把華爾街日報的新聞標題複製貼到Google News網站上搜尋,就可以免費存取絕大部分的華爾街日報內容了。Google News產生的「免費」連結是特殊的,不像如CNET網站上提供的華爾街日報連結。

Google公司的網站趨勢分析師John Mueller在他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到,「我們很高興看到有許多出版者已經採用這種首次點擊免費的機制,但我們也發現有一些想嘗試的媒體擔憂人們利用首次點擊免費來存取他們大多數的付費內容。」


也因此,Google將改變政策,加上首次點擊免費使用量的限制。網路內容出版者現在可以決定每個人每天只能從Google News或Google搜尋結果頁面去免費點選內容的次數,比方說只能5次。目前還不得而知讀者是否清除他們瀏覽器的cookies或者是啟用隱私瀏覽功能就能夠破除這個限制,但Google方面的代表指出,網路出版者可決定他們要怎樣來追蹤使用者行為,看是要透過cookies或者是IP網路位置。


Google是日前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在華盛頓舉辦的新聞媒體未來研討會中的眾多參與公司之一,該研討會中,Google堅持他們是媒體的朋友,能夠為媒體公司帶來流量,而媒體公司則指控Google的Google News,認為上面的新聞標題和內容預覽吸取了這些媒體公司的潛在流量。

Wednesday, December 2, 2009

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
If you love what you are doing,
you will be successful."
- Albert Schweitzer

Tuesday, December 1, 2009

北韓抑通膨

北韓抑通膨 閃電貨幣改革
【聯合晚報2009.12.01 02:59 pm
中央社報導,北韓當局為抑制嚴重的通貨膨脹,昨天突然進行貨幣改革措施,將原先的100元兌換為新貨幣1元,導致北韓居民搶換人民幣。

改革行動迅雷不及掩耳

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指出,北韓從今天起全面推行貨幣改革,將現有的100元改為新貨幣1元。北韓這項迅雷不及掩耳貨幣改革,是1992年後時隔17年以來的首次。

據瞭解,其間,北韓政權上台後的1947年12月將貨幣以1比1進行交換後,到1992年為止,總共進行1次貨幣改革和4次貨幣交換,關鍵在於:皆是在體制轉換期或者有必要加強管制時推行的。

分析指出,這次北韓推行貨幣改革,被認為與國防委員長金正日接班人的三子金正雲有關。在金正雲進行「三代世襲」權力接班之前,進一步加強漸趨鬆懈的體制管制,並抑制極其嚴重的通貨膨脹。

藉機逼出黑市地下資金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凌晨來自中國瀋陽的消息指出,北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進行貨幣改革,是為了抑制因2002年7月1日實施薪資與物價現實化的經濟改革措施,導致北韓貨幣遽跌而產生的通貨膨脹,同時,藉機將北韓居民深藏不露或在黑市流通的地下資金逼出檯面。

報導引述在中國從事貿易活動北韓人士的話指出,北韓當局於11月30日上午11點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進行貨幣改革,並於當天下午2點開始,以舊幣100元兌換新幣1元。

北韓為了籌措外幣,對在海外創匯的北韓人士,只要誠實地繳納一定數額的所謂「忠誠資金」,返回北韓時,即默認他們可攜帶私用的外幣等財產回國。

人民私產幾乎要充公

報導指出,這次突如其來的貨幣改革,簡直就是將過去奉獻「忠誠資金」後,獲默認可擁有的私產處於悉數充公的窘迫地步,因此,北韓居民出現搶購人民幣或美元的現象。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2/01 聯合晚報】

AppleCEOSteveJobs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

AppleCEOSteveJobs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
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
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
麼休學?

(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
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
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
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
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
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

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
(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
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
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
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
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Krishna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
經歷(AndmuchofwhatIstumbledintobyfollowingmycuriosityand
intuitionturnedouttobepricelesslateron)。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
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
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
serif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
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
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
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
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
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
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
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
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can'tconnectthedotslookingforward;youcan
onlyconnectthemlookingbackwards)。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
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
這種做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Wozniak在我爸媽的
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
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
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
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
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
邊,就這樣在我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
生就這樣被摧毀。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
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
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
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
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
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
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
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
動員(Toy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
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
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
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
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
的唯一理由(I'mconvincedthattheonlythingthatkeptmegoingwasthat
lovedwhatI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
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theonlywaytodogreatwork
istolovewhatyoudo)。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
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
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
輕鬆自在。(Ifyouliveeachdayasifitwasyourlast,somedayyou'llmost
certainlyberight)」(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
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
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
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
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thatI'llbedeadsoonisthe
mostimportanttoolI'veeverencounteredtohelpmemakethebigchoicesin
life.Becausealmosteverything-allexternalexpectations,allpride,all
fearofembarrassmentorfailure-thesethingsjustfallawayintheface
ofdeath,leavingonlywhatistrulyimportant)。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
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
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
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

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
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
>>
>進
>>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

>>
>我
>>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

>>
>是
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
>>
>>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

>>
>>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
>>
>>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

>>
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
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
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
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
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havethecouragetofollowyourheartandintuition.Theysomehowalready
knowwhatyoutrulywantto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Earth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
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Park的Stewart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
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
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Earth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
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
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
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Hungry,StayFoolish)。那是他們
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
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Hungry,StayFoolish)。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
掌二分鐘)

網路帳號也有「身後事」

網路帳號也有「身後事」 代管行業漸熱門 * 2009-12-01 * 【中央社】
 需要密碼才能登入的網路服務,一旦使用者突然離開人世,生前原本受到「隱私保護」的各種內容,是否可能有機會曝光?已經成為越來越熱門的討論話題。

 可曾想過,若有天突然離開人世,生前須以密碼登入的電子郵箱、社群網站帳戶等,願不願意讓家人或親友取得密碼?願不願意私密照片、信件、即時對話讓人窺知?

 隨著科技發達與網路普及,電子郵箱、網路銀行、社群交友網站以及MSN等即時通訊,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部份。

 在過去,日記手札、生世之謎、家族秘辛甚至國家機密,可能是藏在保險箱或某個塵封已久的櫥櫃角落,如今則可能變成存放在某個電子郵箱的資料夾。

 是否願意將已經亡故的使用者生前帳號密碼交給他們的家人,不同網路業者有不同作法。

 2005年,雅虎(Yahoo)由於拒絕將在伊拉克殉職的20歲美國士兵艾茲沃斯(Justin Ellsworth)生前使用的電子郵箱密碼交給他的家人,結果被家屬告上法院。

 法官裁定雅虎必須把艾茲沃斯電子郵箱內的書信交出,雅虎在避免透露使用者密碼的隱私權原則之下,最後把艾茲沃斯所有電郵內容製作成光碟、傳統印刷兩種版本,交給了艾茲沃斯的父親。

 某些電子郵箱服務業者願意在收到家屬提供帳戶使用者的死亡證明書後,把使用者生前登入密碼告知家屬。熱門照片網站Flickr則拒絕將已經不在人世的使用者密碼提供給家屬。

 如果家屬要求,目前當紅的社群交友網站「臉書」(Facebook)願意將使用者的帳戶整個「凍結」起來做為紀念網頁,彷彿時光停止一樣,做為提供親友追思悼念的一個園地。

 近年來在網路上興起越來越熱門的服務,就是代為管理各種帳戶密碼「身後事」。

 企業總部設於舊金山的Legacy Locker便是其中一例。這項服務的目標消費族群,是放在擁有子女的家長們身上。

 選擇每月繳費或一次付清299.99美元的終身會費之後,使用者可以把各種密碼存在這裏,也可以存放具有高度機密性的文件檔案。一旦向律師、家人證實確定使用者已經過世,Legacy Locker就會將這些資料交給使用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

 提供類似服務的業者,還包括AssetLock以及DeadMan's Switch等。不過,在經濟不景氣的此時,這些網路業者是否有停業、倒閉的風險?也是消費者需要審慎評估的。

 因此,有網路專家建議,把各種網路帳號密碼預先列入遺囑當中,寫清楚某些帳號是否願意把密碼交給親友或者關閉帳號、網誌與部落格將如何處理等細節,並且交給律師或公證人負責管理,也是可以考慮的辦法。9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