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Untitled
* 發布科室:建照管理科
* 發布日期:2010-01-05
* 聯絡人:高文婷
* 聯絡電話:1999轉8351臺北市政府於今(5)日上午由副市長林建元與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許俊美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自1月1日起擴大實施建築執照委託建築師公會協審,協審內容由原本的建造執照,擴大至建造執照變更設計、雜項執照、拆除執照及變更使用執照,同時配合收件標準化、公文平行會辦及行政授權等革新措施,達到減少退件,縮短發照時間之目標。
林副市長表示,自97年10月1日起,市府即委託建築師公會實施建造執照協審制度,由公會協助辦理建照收件及審查,至98年12月底共協審682件。以往建照核准案件平均辦理天數為199天(其中建管處辦理44天,建築師補正155天),實施協審制度以後案件平均辦理天數為23天(其中建築師公會協審與建築師補正共計14天,建管處9天),辦理天數明顯縮短。預計今年擴大協審範疇,各類執照發照時間均可顯著縮短。郝市長更要求建管處任何建築執照案都不應辦理超過6個月,6個月內未核准的案件都必須檢討原因並由市長親自核閱。
都市發展局丁育群局長補充說明,臺北市建築執照委託協審制度,與其他縣市政府最大的不同,在於郝市長要求的發照辦理時間是從掛號申請到核准的全程時間,也就是民眾真正的感受時間,並非只限於在公部門的辦理時間,因此除了借助建築師公會專業人力協助審查建築執照,發展局與建管處也持續研討簡化執照會辦各單位的行政程序,目前建照審查階段除水土保持審查需時30日外,其餘會辦審查事項僅需7日即可完成;而發展局都市設計審議的行政程序簡化也已配合推動,全力支持建管行政革新的政策。
許理事長表示,建築師公會非常樂於協助市府推動各項行政革新,建築執照協審更是動員公會數百位建築師共同參與,去年參與建照協審的建築師為150位,今年參與擴大協審的建築師則超過300位,均為資深且經驗豐富的建築師,不但可彌補建管處審照人力之不足,更可擴大服務本市民眾及團體。
建管處處長王榮進也指出,建管處在籌辦擴大協審過程中多次與建築師公會共同開會研商,完成的配套措施包括訂定審查標準作業流程、制定各項審查表格書件、籌設協審空間、編撰相關教材並舉辦教育訓練等工作,在協審制度實施期間,也定期就革新制度持續進行研討,使整個制度更趨完善。臺北市為首善之區,為全國最早實施容積率管制與都市設計審議地區,也是唯一公佈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都市,對建築品質與都市環境的永續發展均應嚴格要求,同時又要兼顧執照核發的便民服務,在嚴格與複雜的要求下完成建築執照協審的改革措施,並結合建築師的專業長才,以達到現代都市建築的國際水準,在兼顧簡政便民的原則下,提高臺北市在國際城市間的競爭與發展。
自即日起,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於北市府大樓南區地下二樓建照協審室提供建築執照收件及協審服務。協審室服務電話: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3050或3051。或可至建管處網站(http://ping.fm/wCJUM)查詢相關資訊。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December 28, 2010
Sunday, December 26, 2010
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 更新日期:"2010/12/25 口蹄疫專家何維莊到台北市婦幼醫院摘除子宮,因麻醉疏失成為植物人,最高法院已判決醫院及醫師要賠償兩千三百多萬元;家屬又追加求償一千多萬元的看護費用,台灣高等法院昨天再判決家屬勝訴。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當時四十八歲的何維莊因子宮肌瘤,到婦幼醫院動手術,麻醉醫師傅世慧發現她出現無法通氣、插管的狀況,卻未馬上作氣切,延誤急救,造成何維莊成為植物人。刑事部分,傅世慧因業務過失重傷害罪,被判刑六個月、得易科罰金,緩刑二年確定。民事部分,何維莊的丈夫、台大獸醫系教授賴秀穗,以法定代理人身分求償六千八百萬元。一、二審及更審都認定醫院及麻醉醫師有過失責任,判決醫院必須負起免費照顧何維莊終身的醫療服務責任,及所有醫療照顧費用。三年前,最高法院終於判決確定,醫院及醫師須連帶賠償兩千多萬元,創下國內醫療糾紛賠償最高紀錄。賴秀穗後來向法院追加起訴,要求醫院及醫師給付九十五、九十六年間,何維莊的看護費、醫療費、日常生活支出等。高院認為何維莊家人提出的植物人生活支出等,未逾創世基金會所列的概算表,判決醫院要再給付一千多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25 02:01 am
宏達電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生產的智慧手機熱銷,獲選新聞周刊十大創新公司。圖為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左)與Sprint執行長今年3月同台發表為Evo 4G智慧手機。
(路透)
新聞周刊(Newsweek)選出今年全球十大創新公司,評選標準為「創造新的產品」並使「消費者渴望擁有」,台灣的宏達電與中國的比亞迪、海爾都雀屏中選。根據新聞周刊的排名,年度前十大創新公司依序為微軟、蘋果、Google、宏達電、迪士尼、福特汽車、亞馬遜、比亞迪、Fast Retailing,以及海爾。新聞周刊指出,創新的企業可能是創造很棒的產品,或是採用對的方法讓產品更容易獲消費者青睞,同時讓整體購物經驗值得回味。這十家公司今年在這些方面都做得有聲有色。WP7手機在六周內熱銷150萬支,成為微軟高居榜首的最大功臣。微軟Xbox 360遊戲機的體感遙控系統Kinect,在11月4日上市後10天內賣出100萬套,11月底時更達到250萬套;遊戲機也從Wii手中搶回銷售領先地位達數個月之久,在在顯示微軟重新主宰市場的企圖。排名第二的蘋果不斷在消費電子產品推陳出新,繼iPhone 4引領智慧手機風騷後,iPad平板電腦也在短短六個月內狂賣750萬台。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則靠Android作業系統在行動裝置市場取得舉足輕重地位,如今全球市占率接近20%,應用程式超過10萬個。宏達電生產Windows Mobile手機好一段時間後,才向世人推出搭載Android作業系統的Dream智慧機。如今,為威瑞森(Verizon)打造的Droid Incredible以及為Sprint生產的Evo 4G手機,已使Android得以和蘋果、RIM的作業系統平起平坐。巴菲特主持的波克夏公司在2008年以2.3億美元買下比亞迪10%的股權,這部分持股隔年底就已增值至20億美元。今年稍早發表一款插電式的混合動力車,並獲得中國批准與戴姆勒公司(Daimler)合資生產電動車。根據先前預估,這些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將在明年之前出貨到歐洲,此外比亞迪正與美國測試F3DM電動車隊,計劃2011年在美國銷售電動巴士,2012年銷售汽車。一般人對排名第九的Fast Retailing或許不是那麼熟悉,但若提到FR旗下的優衣庫(Uniqlo),消費者可能就不陌生。FR的分店超過960家,穩居亞洲最大成衣連鎖業者。第十名海爾的家電市占已升至全球第一,其中較亮眼的是冰箱市占達12.5%,洗衣機9.8%。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25
美聯社(AP)評選2010年美國十大財經新聞,美國經濟復甦步履蹣跚獲選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頭號新聞,英國石油(BP)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排行第二,中國經濟規模超日趕美、坐二望一,獲選為第三。在美聯社訪調全美新聞編輯選出的年度十大財經新聞中,四到十名依據為房市危機、豐田汽車召修、通用汽車重新上市、金融改革、歐洲紓困、Facebook用戶達5億人與蘋果iPad旋風。排名榜首的美國經濟,年初因企業回補庫存需求帶動而強勁反彈,其後開始走軟,聯準會為此加碼收購公債,企圖壓低長期利率。年底製造業活動和消費買氣雙雙浮現回溫跡象、減稅和失業補助也確定延長,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從年初的9.7%攀升至年底的9.8%,經濟學家認為全面復甦尚須數年。第二是英國石油鑽油井在墨灣爆炸,引發空前生態危機,重傷當地漁業和旅遊業。英國石油市值一度驟減,還得面對一連串的民事和刑事訴訟。第三為中國的崛起。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銀行預估2020年中國可望超越美國。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600美元,美國是2.4萬美元,日本3.8萬美元。第四為房市危機。儘管房貸利率跌至數十年來最低水準,房屋價格和銷售依舊低迷,法拍危機雖已暫時緩解,但房市形勢依舊嚴峻。豐田汽車年初因汽車油門踏板等問題召修1,000萬輛車,商譽蒙塵、銷售大受打擊,獲選為第五名。第六為通用汽車(GM)再度掛牌,象徵這家老字號汽車公司走出破產和接受政府紓困的困境而浴火重生,也為美國汽車業注入活水。第七是金融改革,美國國會通過193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改革法案,目標在導正銀行鼓勵涉險的歪風,以拔除掀起金融海嘯的源頭。第八是歐洲紓困。希臘、愛爾蘭接連尋求國際金援,在國內推行的撙節方案引發勞工抗爭;主權債務問題持續蔓延其他周邊國家,威脅歐元和歐盟的存亡。第九為Facebook全球用戶達5億人,若以人數論堪稱全球第三大國,執行長查克柏格登上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第十是蘋果iPad狂熱。iPad自4月面市以來已銷售逾1,300 萬台,比iPhone剛上市時的同期銷量多出一倍,蘋果公司今年來股價大漲50%以上,促使同業爭相推出平板電腦。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Untitled
【聯合報╱2010.12.23 03:22 am
高科技業常以「責任制」為由,未保留員工出勤紀錄,讓工程師「工時失控」而「爆肝」,引發過勞死爭議,但依據勞委會的最新公告,未來雇主不僅須承擔舉證責任,同時也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明確列舉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認定基準。勞委會表示,為讓過勞死更容易認定,參考日韓等國標準,決定重新修正參考指引,除考量工作型態縮短工時,有關發生工時爭議等舉證責任,也改由雇主承擔;也就是說,未來勞工舉證「超時」工作,若雇主無法提出反證,就採信勞工說法。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肯定勞委會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對勞工有幫助」,他強調,過勞死是結構性因素,「很難舉證」,改由雇主承擔舉證責任,「這個方向是對的」。對於雇主要負舉證責任,科技業者表示會配合政府政策。台積電企業訊息處長孫又文表示,員工出差或加班都有詳實紀錄。聯電發言人劉啟東則說,科技業雖採責任制,但出差有紀錄,特別是科技業門禁系統完備,舉證不難。南亞科技工程師過勞死引發關注,勞委會訂出「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之認定參考指引」,大幅放寬過勞死認定標準,新標準除了原有腦出血等八種疾病外,還新增狹心症、嚴重心律不整、心臟停止及心因性猝死等四項過勞死疾病。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處處長傅還然指出,除比照日本,縮短加班時數認定,勞工只要在發病前因工作負荷過重,導致過勞死,都算職業病。南亞科技工程師疑似過勞猝死案,將適用這項新公告。傅還然說,未來認定過勞死的流程,首先確認疾病名稱,接著查詢是否為列舉的目標疾病、確認發病時間,然後判斷工作負荷。至於如何判定負荷量?依據「異常事件」、「短期工作過重」、「長期工作過重」三大指標,來判定是否為職業因素引發的過勞死。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Untitled
【經濟日報╱編2010.12.21
台灣是全球客製晶片重鎮,為蘋果iPhone和戴爾電腦等產品製造晶片,但對捲入美國近來大規模內線交易調查的避險基金來說,台灣是機密資料的大金礦,從晶片製造商洩漏出來的各種科技機密待價而沽,可以轉手賣給想從股票交易獲利的美國顧客。始於去年的美國內線交易調查,逮捕了避險基金大帆集團(Galleon)主管等嫌犯,也暴露出機密商業情報流通的地下網絡。繼上月24日聯邦執法當局逮捕涉案的Primary全球研究公司台灣聯絡人後,本月中旬又逮捕台積電、超微和偉創力三家科技公司任職的主管,他們都涉嫌洩漏公司內部機密給所謂「專家網絡」業者。雖然台灣業者涉案程度在美國檢察官的訴狀尚未完全揭露,但台灣的商業情報黑市和對尋求交易優勢的避險基金的吸引力,早起聲名遠播。據熟悉內情的美國銀行界人士透露,至少從2004年起,一些分析師就已經與包括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等銀行交易機密晶片生產資料。新加坡避險基金顧問業者GFIA公司主管道格拉斯說:「台灣就像一片蠻荒的東部。如果想了解全球科技價值鏈,必須了解台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台灣晶片代工商為全球主要晶片設計業者生產晶片,例如德儀、高通。晶片代工商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也意味,只要搜集其訂單資訊,投資人就能據以預測代工商顧客的銷售。台北獨立研究合夥公司(IRP)合夥人柯羅斯曼說,台灣扮演這種角色部分原因是這個圈子很小,大家都認識科技公司的銷售部門,交換資訊十分常見,但因為人人都這麼做,所以資訊通常不具有爆炸性。2004年,一名摩根大通台北研究部的成員應徵美林公司的工作,面談時拿出一份台積電的報表,表示內容是每月出貨給顧客的資料。據了解該面談的匿名人士說,這名應徵者未被錄用。熟悉內情人士說,台灣商業情報黑市的主要參與者已產生變化,從2004年到2007年,主要是券商半導體分析師利用與台積電和聯電的關係取得機密資訊。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這些分析師已被像Primary全球這類專家網絡取代。最重要的顧客仍然不變:避險基金。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Friday, December 17, 2010
Untitled
Associated Press
兩位學術研究人員發現﹐iPhone去年使美國對中國增加了1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圖為加利福尼亞州Palo Alto的一家蘋果商店。
但兩位學術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最具象徵性的科技產品──蘋果公司(Apple Inc.)的iPhone﹐實際上去年使美國對中國增加了1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怎麼可能呢?儘管iPhone完全是由美國公司設計和擁有的﹐但多數元件是由其他國家生產的﹐中國則進行了組裝。中美兩國貿易統計數據因此認為﹐iPhone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所以購買通常被認為是美國產品的美國消費者﹐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該結果是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位於東京的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兩位研究人員邢予青和迪特(Neal Detert)在最新研究報告中寫道﹐即使美國企業發明的高科技產品﹐也不會增加美國的出口。這兩位研究人員說﹐這並不是高科技產品的問題﹐而是如何計算進出口的問題。傳統貿易統計數據提供了複雜世界的“扭曲形象”﹐在這個世界中﹐產品由一個國家設計﹐用其他國家生產的元件在另一國組裝。新的研究成果加劇了關於傳統貿易統計數據的技術討論﹐這些統計數據可能對真實世界具有重大影響。傳統貿易數據是美國和歐盟就如何處理中國人民幣政策及其被外界指不公平貿易措施的政治鬥爭的基礎。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兩位學術研究人員發現﹐iPhone去年使美國對中國增加了1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人們越來越多地認為﹐假定從一個國家出運的每件商品都完全是由該國生產的這一觀點﹐再也不能反映全球貿易複雜的現實。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拉米(Pascal Lamy)10月在講話中說﹐我們所說“中國製造”其實是在中國組裝﹐在全球價值鏈中﹐它的商業價值來自產品在中國組裝前的許多國家。制成品原產國這一概念正在逐漸過時。拉米說﹐如果對貿易統計數據進行調整﹐以反映不同國家為產品貢獻的實際價值﹐那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據美國數據﹐美中貿易逆差為2,268.8億美元)﹐應該減半。他認為﹐這意味著就貿易逆差產生的政治緊張局面可能大於真實情況。拉米在巴黎對法國參議院的講話中說﹐將所有商業價值歸於產品生產最後一個國家的統計偏差﹐可能將誤導就失衡根源進行的政治討論﹐從而導致錯誤的、事與願違的決定。要對這一偏見做出校正是有難度的﹐因為這需要對產品的組裝過程有一個細緻的瞭解。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估算﹐iPhone在中國的組裝──由台灣企業鴻海精密(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的當地員工完成──在一部iPhone的批發價格中佔據了3.6%的比例﹐批發價估計在179美元的話則為6.50美元。可出於計算貿易數據的目的﹐每一部iPhone的所有成本都被轉嫁到中國頭上。蘋果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拒絕就這項研究發表評論。依據不同國家產生的附加值來劃分進出口將得出一些引發爭議的結論。比如許多美國議員認為中國需要讓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以此減少兩國間的貿易失衡。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0%﹐那麼在中國製造一部iPhone的美元成本當然也會增加20%。但據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這意味著組裝成本僅會由6.50美元升至7.80美元﹐生產總成本僅增加0.7%。這可能不足以改變中美之間整體貿易往來的情況。這種通過附加值來研究的方法實際上表明﹐iPhone的銷售給美國經濟做了加法﹐而不是傳統研究方法所認為的那樣給它做了減法。基於美國去年售出1130萬部iPhone來計算﹐研究人員估計中國的iPhone出口價值為20.2億美元。在減去中國進口的由美國公司生產的iPhone零部件1.215億美元後﹐他們得出中國在iPhone上的貿易順差──即美國的貿易逆差──為19億美元。研究人員估算﹐如果中國只被算作製造了它那部分的iPhone價值﹐那麼對於同等數量的iPhone而言﹐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將僅為7350萬美元。而一旦美國貢獻的零部件價值被計算進去﹐在iPhone上美國將會出現4810萬美元的貿易順差﹐也就是中國的貿易逆差。最新的研究結果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個人電腦行業中心(Personal Computing Industry Center)對蘋果公司另一產品iPod進行的貿易及製造過程分析也是大同小異。該研究同樣發現﹐儘管貿易數據在計算時將iPod的全部價值都算在了中國頭上﹐但中國勞動力成本在iPod的價值中僅佔到了少數比例。因此﹐iPod並非是一個造成美國人失業的中國產品﹐這些研究者發現它支撐著美國數萬個高薪崗位。中國總理溫家寶9月份在紐約的一次講話中引用了上述研究來說明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氣氛被過分渲染了。他說﹐中國的出口品中有許多都是依據合同為外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因此美國不應批評中國擁有龐大的貿易赤字。溫家寶說﹐外資企業包括美國企業是這一體系的主要受益者。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17 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諾基亞(Nokia)16日在英國、德國、荷蘭等地,再對競爭對手蘋果(Apple)提出13項侵害專利權訴訟。諾基亞說,在上述國家境內,包括iPhone、iPad、iPod Touch等蘋果產品的功能已侵害其專利,例如觸控使用者介面、裝置的應用程式商店、天線設計等。諾基亞智財部門副總梅林說,這使得原本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與德拉瓦、威斯康辛等聯邦法院已有24樁侵害諾基亞專利案件的蘋果,再添13項侵權案。諾基亞目前已對蘋果提出37項侵權訴訟。於2009年10月首度遭諾基亞指控的蘋果,於2009年12月在美國對諾基亞提出反訴。蘋果發言人不願回應最新的專利訴訟。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17 為截斷金錢流向剛果共和國的武裝叛軍,美國政府擬立法要求企業使用金、錫、鎢、鉭等金屬必須公布來源,估計6,000家廠商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15日提議,企業應該每年公布它們使用的這四種金屬是否來自受戰火蹂躪的中非地區。蘋果、惠普、諾基亞等使用這些金屬生產筆電、手機等裝置的電子業,可能會受到這條新規定的影響。SEC預估可能波及6,000家美國及外國廠商。人道組織Enough Project指出,向中非國家購買金屬礦就是資助該區,特別是剛果共和國的武裝團體。非法礦物貿易已使剛果內戰持續超過15年,500萬人因此喪生。Enough Project在14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科技大廠在停止使用剛果「衝突礦物」的努力都有待加強。在該組織調查的21家廠商中,惠普過去兩年來進步32%表現最佳,英特爾以24%名列第二。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分居第三、第四;微軟與戴爾並列第六。宏碁以13%的進步幅度與蘋果並列第八,優於三星的7%。任天堂、佳能、Panasonic和夏普以全無進展墊底。該組織說,儘管政府、媒體強力宣導,這些公司「仍不願承認或處理這個問題」。Enough Project表示,列出排名是為了提供資訊,讓消費者為自己的購買負責,並可對「位於礦物供應鏈上游」的企業施加壓力,再由這些企業要求供應商停止購買資助衝突的礦物。根據美國7月簽署的「陶德-法蘭克」法案,明年4月起,所有在美國註冊的公司從剛果及其九個鄰國購買金、錫、鎢、鉭時,必須證明採購「與剛果衝突無關」(DRC-conflict free )。這些金屬的應用很廣,筆電、手機、珠寶、醫療器材、飛機、汽車等產品的生產都使用。除電子、科技廠商外,零售業者也將遭受衝擊。沃爾瑪(Wal-Mart)和目標公司(Target)等大型零售業者,未能說服SEC讓它們免受這項法令約束,因此未來每年也得報告自有品牌的商品是否使用來自中非的金屬。使用這四種金屬的回收品或廢金屬的公司,則不需提出來源證明。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by 住展房屋網 December 16, 2010
台北市政府地政處昨日公告,民國100年台北市土地公告現值,平均上漲12.08%,創下19年來最大漲幅。根據住展房屋網統計,台北市新成屋及預售屋,房價年度漲幅約為17.4%,雖然公告現值調整增加民眾售屋時的負擔,但更重要的是,這次調幅顯示公告現值已經愈來愈接近市況。 住展房屋網表示,自從民國81年出現公告現值15.38%的調幅之後,接下來的17年裡,基本上,每年調幅都不超過5%,偏偏這段時間,台北市房價大幅飆升,尤其是92年至今,每年房價漲幅都是2-3成左右,7、8年下來,台北市房價幾乎是翻倍成長,同時間內公告現值總漲幅不過是兩成,相差5倍之多,公告現值脫離市況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今年在高房價民怨的壓力下,台北市政府罕見地將公告現值大幅調升,各行政區的漲幅都很平均,漲幅最高的中正區為12.59%,漲幅最低的文山區為10.76%,相差不到兩個百分點,好像也是平均的有點奇怪。 根據住展房屋網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0年間,台北市新成屋及預售屋單價平均漲幅為17.4%,各行政區漲跌變動很大,漲幅最高的是中山區為36.3%,次高的是內湖區有將近30%,大同區僅上漲7%,大安區及信義區則分別下跌7.3%及11%。 新成屋及預售屋的價格下降,也不適合完全解釋為房價下跌,因為房價跟推案地點及推案產品有很大的關係,像大安區及信義區,今年房屋單價就比去年為低,但並不是因為價格下跌,而是因為推案地點不在主要幹道上,或是信義計畫區內,因此看起來房價較低。 但是回歸到各行政區的公告現值調幅,整體變化大,都超過一成;但各區之間的差異性小,似乎也不怎麼合理。 「地王」也是有趣的現象,台北市地王繼續由台北站前新光摩天大樓蟬聯「13連霸」,每坪364.4萬元,年增7.37%;台北101大樓每坪334.5萬元,年增9.05%,漲幅超過新光摩天大樓。台北市地政處長黃榮峰說,新光大樓由於地理位置與容積率優於101,在近幾年內仍將保持領先。 這個說法有點勉強,誰不知道信義計畫區房價優於台北火車站,只是因為每年的調幅低,所以情勢沒能即時扭轉過來,政府官員要說台北車站新光大樓的地理位置優於101,感覺有點硬坳了。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2.16 01:06 pm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15日發布「2010-201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過去二年全球經濟衰退,實際工資增長大幅放緩,呼籲各國提高工資水平與最低工資,以刺激經濟需求、有效因應經濟危機。聯合國指出,這份報告收集115國數據,涵蓋94%全球工薪階層,相當16億人口,具有代表性。報告發現,2007年平均每月工資升幅為2.8% ,2008年為1.5%,去年為1.6%。報告指出,東亞和拉丁美洲工資增長較穩定,其他地區、尤其是中亞、東歐,實際平均工資過去二年為負增長。此外,工薪階層收入差距也不斷擴大。勞工組織表示,全球經濟復甦有賴家庭消費提升,而消費與工資直接相關;各國應提高工資水平和最低工資,從根本上拉抬經濟需求,以因應經濟危機。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紐約時報15日報導,莫斯科外匯市場15日開辦人民幣與盧布直接交易業務。如果這個市場順利發展,美元最終可能局部退出俄羅斯與中國貨幣交易的市場。報導指出,這是極具象徵意義的一小步,不僅凸顯中俄雙邊經濟關係日益密切的趨勢,同時足以降低美元對兩國經貿往來的影響力。中國對俄經貿往來僅及對美的一小部分,卻具備相當的成長空間。俄國是舉世最大的能源出口國,經濟規模居全球第2的中國則已是主要消費國。然而在此之前,兩國的經貿往來以美元結算。新的貨幣兌換辦法旨在改變這種局面。兌換將透過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Micex)操作。它將是中國與香港之外,首見的人民幣兌換。Micex發言人貝卡索夫表示:「我們是先驅。」長期而言,如果其他國家仿效,在中國境外以人民幣交易極可能降低各國對美元的需求。對俄國或其他國家出口的中國企業可能直接購買對方的貨幣,不須以美元為相互往來所使用的共同貨幣。Micex的初期交易量可能不大,而且將針對與中國有間接往來的俄國銀行量身訂作。初期作業只限於每天上午的一個小時,以配合鄰近中國邊界的俄國遠東地區銀行。上海上個月開辦對等的兌換作業。將美元屏除於俄中雙邊經貿往來之外,是俄國總統麥維德夫的重要施政目標之一。他試圖使盧布成為各國央行持有的儲備貨幣,以降低它的波動性。德意志銀行莫斯科分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索福里克表示:「美元顯然仍將是全球金融體系的支柱,不過這是部分新興市場提高本國貨幣分量的方法之一。」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中國時報 財政部國產局昨日地上權開標,最受矚目的北市SOGO忠孝店對面、大安名人巷五三八坪一般住宅土地,由日勝生集團旗下兆曜實業以二○.○八九九億元得標。換算每坪單價三七三.一一萬元,不論是總價及單價,均創下地上權新天價,儼然成為「地上權新地王」。 另外,北市杭州南路巷內,三百多坪學生住宅土地,則由富邦人壽以十二.二億元得標,是底價四十倍多,創下史上地上權第二高價。但富邦人壽以投錯標為由撤標,第二高價宏普建設表明不願以「富邦價」接手下,新地后確定夭折,國產局說,未來將重新估價與招標。 國產局副局長莊翠雲表示,依投標規定,富邦人壽若因投錯標而棄標,八三七○萬元押標金將全數沒收。但昨晚國產局長張佩智說,依規定,若棄標就要全數沒收押標金,但若富邦人壽提出申訴,也會進行行政上處理,目前還沒有定案。 大面積國有地暫停公開標售之後,國產局改以標售設定五十年地上權國有地,成為建商、壽險業者競逐焦點。國產局昨委託戴德梁行招標北市兩筆精華區地上權,吸引二十三封標單搶標,被視為社會住宅推動指標。 昨天標售北市SOGO忠孝店對面的土地,吸引八家投標,包括兆曜實業、宏普建設、皇翔建設、台灣人壽、國揚實業、冠德建設、華固建設、美邑(國美建設)等大型建商。最後由日勝生集團旗下兆曜實業以總價二○.○九億元,打敗第二高標宏普建設十六.六九億,出價金額相差三.四億元。 另外,位於杭州南路附近,規劃為學生宿舍,吸引十五封標單,參與投標者有基泰開發、翔譽國際、中華工程、甲山林廣告、宏普建設等,結果由富邦人壽以十二.二億元天價得標,與第二高標宏普建設一億元,整整多出十一億餘元。開標現場立即響起一片「哇!」驚呼聲。但現場富邦人壽代表馬上表示異議。 國產局表示,這次標售地上權,北區共有二十三封標單順利標脫,南區台南市也順利標出一筆地上權,得標者除要繳交權利金外,每年要按土地申報地價年息三~五%繳納地租。國產局表示,市場已接受國有地以地上權方式處理,因此明年第一季將繼續在北中南區各推出二宗以上大面積精華土地招標。 至於內湖銀髮住宅停標案,國產局表示,該案停標後,究竟是要改為一般地上權標售,還是更改銀髮住宅地上權標售模式,讓銀髮住宅敗部復活,還在研究中。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Untitled
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頻頻受阻!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北區辦事處昨天傍晚突然宣布,原訂今天招標的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的銀髮住宅土地地上權,由於居民強烈反對,將公告停標。國產局官員指出,內湖區居民強烈反對在當地興建銀髮住宅,擔心日後將有幾百位老人家入住,導致外籍看護充斥、救護車整夜進出,附近房價會下跌,因此透過地方民意代表連署,揚言如果國產局招標,將抗爭到底。官員說,國產局已兩度向當地居民說明,這棟銀髮住宅是提供高品質的住宅,服務健康的銀髮族;但居民還是反對,為避免繼續招標可能產生土地使用糾紛,國產局只好公告停標。這是繼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公開表示,若北市松山區居民反對,健康路附近的土地就不蓋社會住宅後,政府規劃的社會住宅再度受挫。這也是國產局首度推出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地地上權招標案。官員坦承,沒想到興建銀髮住宅會引起當地居民大反彈,由於居民揚言就算完成招標,也要讓得標人蓋不成,為避免日後影響得標人權益,招標作業只好緊急喊卡。至於這塊土地如何處置?「再研究」。財政部官員憂心說,銀髮住宅招標突然喊停,開了先例後,政府規畫中的社會住宅會不會「遍地烽火」,最後一處也蓋不成?負責招標的戴德梁行表示,原預訂興建銀髮住宅的康寧路土地,面積二千三百七十九坪,底價四點二九億元,每坪權利金為十八萬元,限定最高租金為每月每坪二千五百元,使用權為五十年。因為銀髮住宅一般多規劃為小坪數,例如約五到十坪,每月住戶負擔金額約一萬二千五百元到二萬五千元之間。國產局原訂今天進行九筆設定地上權的招標案,其中台北市有三筆精華區土地,除了內湖康寧路三段土地,另外還有杭州南路二段三百多坪土地、仁愛路四段五百多坪土地。官員說,其中以未限定用途的仁愛路土地賣相最佳;杭州南路土地規定要蓋學生宿舍,業者投標意願較低。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報╱2010.12.15 台灣二代健保遲遲無法定案,美國歐巴馬總統推動的健保改革同樣遭遇波折。維吉尼亞州聯邦法官哈德森(Henry Hudson)13日判決,健保改革法案強制民眾購買健康保險的條文違憲,共和黨隨即利用機會重申廢除健保法案的主張。美國國會今年3月通過健保改革法案,希望讓沒有健保的3200萬美國人也能納入保險體系,強制保險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條文。保險公司主張只有要求身體健康的民眾必須購買健康保險,分擔風險,他們才有能力承保需要支付鉅額醫療費用的民眾。共和黨強烈反對歐巴馬健保改革方案,法案通過後許多共和黨主政的州紛紛提出訴訟,質疑若干條文的合憲性。哈德森是第三位就健保相關案件作出判決的聯邦法官,他是由共和黨籍的布希總統任命,先前二位裁決健保法案沒有違憲的法官則是偏向民主黨,這突顯健保法不僅有法律爭議更有政治分歧。哈德森的判決理由指出,最高法院及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都不曾擴張憲法中的「商業條款(Commerce Clause)」讓聯邦政府可以強迫個人購買商品,如果讓國會享有這樣的權力,等於讓聯邦行使無限制的警察權力;強制民眾購買健康保險,在憲法文字或精神都沒有依據。歐巴馬政府的司法部決定要上訴,相關訴訟未來將會一路打到聯邦最高法院。歐巴馬接受電視訪問時強調,這只是一個聯邦地區法院的判決,先前已有二個聯邦地區法院判決法案條文合憲,「現在有一個法官意見不同,事情就是這樣」。哈德森判決並未要求健保改革法案立即喊停,強制保險及其他主要條文都要到2014年才會開始實施,違憲判決應不致影響法案執行。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當舖業法》第十一條修正案,將當舖業的年利率上限,由現行四八%調降為卅%。並通過附帶決議,業者只能於物品典當時收取一次五%倉棧費。業者表示,這幾年當鋪業已步入寒冬,如今再降息,根本毫無利潤,不如乾脆不要做,或把牌賣掉,轉行或走入地下,以求生存。 此案事涉當舖業者利益,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五月提案時,即傳出接獲業者的關切及壓力。黃偉哲指出,一般銀行現金卡的年利率達廿%,就已是「重利罪」;但修法前,當舖業年利率卻高達四八%,加上有些業者按月收取五%倉棧費,一年實收年利率高達一○八%。他才提案修法。 萬華業者「林董」說,修法通過降息,當鋪根本生存不下去。雖然降低的利息比現行四分少了一分,但差一分其實差很多,政府等於是幫助銀行打壓當鋪的生存。過去當鋪是特許行業,現在民間合法支票借款年息三分,和規定的利率一樣,他們為何要花錢買牌照經營? 業者「阿寶」說,在台北市開店房租、水電、人事,每個月將近廿五萬的基本開銷;有些當鋪一個月連一個客人也沒有,要業者怎麼生存呢?國外澳門等地的當鋪,政府至少都給合理利潤,業者才不會走入非法,現在再降低利率,恐怕就是逼著合法業者從事非法。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December 9, 2010
Untitled
台北地檢署偵辦高鐵案,昨以關係人身分約談台灣高鐵前董事長殷琪出庭說明,希望釐清高鐵虧損原因以及出資、議約等過程是否涉及不法。殷琪一頭俐落短髮、身穿套裝現身北檢,由四名部屬貼身保護,守候多時的記者爭相發問,但殷琪始終不發一語,微笑以對。調查一年無人列被告五十五歲的殷琪現任大陸工程董事長,她一九九八年擔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去年九月退出高鐵經營,是高鐵案關鍵人物。北檢昨出動三名檢察官,就各自負責的案情輪番詢問殷琪,庭訊從上午九時三十分直到下午五時許才結束,只有中午讓殷稍作休息。殷琪向檢察官強調,當初台灣高鐵所做的任何決策,都經董事會開會討論、決議,她只負責溝通協調。檢方認為,高鐵是台灣史上最大BOT(Build、Operate、Transfer╱興建、營運、移轉)案,原意是政府藉由台灣高鐵公司的資金興建高鐵,減輕政府財政壓力,而台灣高鐵可因營運而獲利,但事實上高鐵財務嚴重虧損,一年虧損超過兩百億元,檢方懷疑其中有人非法操弄獲利,並非單純經營不善,因此傳殷琪釐清高鐵規劃財務、借貸、營運等過程。北檢去年九月開始偵辦高鐵案,以一年時間調閱、分析資料後,今年十月十二日大規模約談當時公股銀行、交部官員、高鐵局長、財政部官員等人,但目前尚未將任何人列被告。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中國時報 歐盟執委會昨日公布包括台灣友達在內的五家面板廠因共謀操作面板價格,違反「反托辣斯法」,罰金共六.四九億歐元(約二百六十億元新台幣)。對南韓三星轉做汙點證人,也就是告密者,免除被罰鍰的命運,經濟部官員私下表示:「三星,要有商道!」接下來「走著瞧」。 經濟部官員私下表示,現在各國競爭業者,都會找機會控告對方,像是IPR(智慧財產權)大戰也是一觸即發。對於這次三星去告密,使自己能在價格壟斷疑慮下全身而退,官員私下表示,「韓國演商道(韓劇),三星也要有商道,之後走著瞧」。 歐盟昨日宣布,包括樂金液晶顯示器在內等五家面板廠因共謀操控價格,遭歐盟重罰六.四九億歐元,其中台灣面板就有四家被歐盟重罰,包括奇美電被罰鍰三億歐元最多;其次是友達光電遭重罰一.一六八億歐元,中華映管與瀚宇彩晶則分別罰鍰九百萬歐元與八百一十萬歐元。 台灣四家面板廠總計被罰鍰四億三千三百九十萬歐元(約一百七十六億元新台幣),經濟部官員說,「多少會對台灣廠商造成影響」,但反托辣斯法是歐盟的境內司法程序,政府能夠介入空間很小,既然發生了,就必須要面對。業者如果希望政府協助,政府一定會盡量幫忙。 其中,友達光電更是四面楚歌,分別在美國和歐盟都被控告違反反托辣斯法。今年中,友達光電在美國被控告液晶面板價格操縱案,幾名友達高階主管從今年七月起就被扣留在美國打官司;接著,友達光電昨日也被歐盟執委會宣布罰鍰一.一六八億歐元。另一方面,友達光電登陸投資的計畫也延宕半年多,還未通過經濟部投審會的審議。 據了解,在判決出來前,工業局官員已主動與相關業者聯絡,了解是否需要政府協助,業者均表示等正式判決出爐後,再評估相關影響。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09 02:37 am
全球債市8日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意延長減稅措施後應聲下滑,投資人認為減稅雖可刺激經濟成長,卻可能使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惡化,美國公債殖利率升抵近半年高點;歐洲仍籠罩在債務風暴下,基準的德國公債殖利率一度漲破3%,也是半年多來首見。歐巴馬以展延減稅政策兩年為籌碼,換取延長失業救濟金的發放。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研究顯示,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或可因此增加最多0.5個百分點,不過,美國財政赤字也將從先前估計的1.2兆美元擴大到1.5兆美元。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走勢相反)8日一度觸及3.25%,是6月22日來最高,價格連續第二天下跌;日本5年期公債殖利率漲幅創兩年多來最大,澳洲10年期公債殖利率增幅也刷新半年多來紀錄。美債殖利率上揚,增加美元吸引力,美元8日兌歐元和日圓連續第三天上漲,歐元最低下跌0.6%至1.318美元,美元兌日圓一度上漲0.87%至84.22日圓。東方匯理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固定收益策略師查特威爾表示,歐巴馬同意減稅,讓市場看好美國經濟加速成長,進而帶動全球經濟成長前景,收益較差的固定收益資產,需求隨之減少。德意志銀行基礎策略研究部門主管瑞德在報告中寫道,延長減稅措施、讓赤字維持在超高水準是一高招,有助推動經濟成長,不過也可能把國家財政推向崩潰邊緣,最後可能是兩種狀況共存。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表示,美國債信評級目前穩定維持在Aaa的最高等級並沒問題,但如果再延長下去,政府也沒有拿出對策控制赤字和債務,顯然會讓長期展望更負向。如果華府當局現在就開始控制赤字,或許可避免未來要大幅縮減支出和加稅。但美國經濟復甦力道疲軟,當局選擇把重點放在刺激短期成長。另一家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首席經濟學家懷斯甚至警告,拖得愈久,未來的改變可能愈嚴苛。他們可能要拖到出現危機為止。歐洲正處於債務危機,但大西洋兩岸的處理方式幾乎是背道而馳,歐洲相繼推出撙節方案,希望挽回市場信心,美國卻一再擴大舉債,希望刺激經濟。但德國10年期公債價格一樣下跌,殖利率甚至一度漲破3%,是5月來首見。愛爾蘭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8%,主要受國會通過縮減預算方案帶動。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改善所得分配惡化趨勢,財政部擬多管齊下,將以租稅手段抑制不動產漲價利得歸私,財政部長李述德今(9)日將提出包括:限制多屋族利用人頭設籍坐享輕率、高價房屋分級課房屋稅,一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加重課稅等多項房地產加稅計畫。立院財政委員會今日邀集財政部就「改善所得分配不公,縮短貧富差距」提出專案報告。李述德指出,國內貧富差距確有擴大現象,短期成因來自金融海嘯造成失業與減薪,導致中低所得收入下降;長期則是產業結構改變,人口老化。以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統計,全台546萬個綜合所得申報戶,所得總額達4.6兆元,課稅前的所得差距倍數,97年及98 年分別是11.98倍及12.18倍,呈現擴大趨勢。不過,財政部分析課稅因素對縮小貧富差距的影響,97年最高所得組稅前所得占總所得比重是 52.8%,課稅後降為50.3%,減少2.5個百分點;相對低所得組則由4.3%上升為4.6%,增加0.3個百分點,顯示租稅對改善所得分配具有明顯效果。在租稅對改善所得分配確有效果下,李述德今天也將就房地產飆漲恐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提出擬以租稅手段,對房產持有與買賣者課徵重稅;其規劃如下:一、地價稅持有多棟房屋者,目前以直系親屬設籍方式,可以達到多屋同享0.2%自用住宅用地優惠地價稅率的漏洞,改以限制凡是已成年的直系親屬,夫妻必須同處設籍,即只能享有一處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不能再分設二處,未成年子女亦須與父母同處設籍。現行非自用住宅地價稅率為1%至5.5%,意即目前以分籍方式享受優惠稅率的房屋,地價稅將至少增加4倍。二、房屋稅:房屋評定現值將從三年調整一次,修正為每年調整一次,以接近政府公定價格與市價的差距;目前房屋稅按使用用途,採單一稅率課徵的做法,將改視房屋價格高低分級課稅,住宅用房屋稅率目前只有1.2%,未來最高可達1.8% 。三、土地增值稅:不動產在一年內移轉,土地公告現值沒有調整,導致土地漲價利益形容免稅,未來將就一年內移轉的房屋及土地的成屋及預售屋權利移轉交易,比照銷售稅制,在交易時按其交易價格加課一定比率的特別稅。除對房地產加稅,財部也將動用查稅工具,針對豪宅、預售屋及豪華農舍做自用住宅使用者查稅。其中,豪華農舍因實際為別墅,與農業用途完全無關,半年間共追查1.2 萬餘棟,補徵地價稅超過5,000萬。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December 8, 2010
Untitled
* 工商時報 超吸睛的首宗帝寶法拍案,當初以2.8億元的天價落槌,昨(7)日卻以棄標收場。帝寶豪宅「不點交」物件處理過程棘手,深受海蟑螂困擾,劉媽媽決定棄標!台灣金服將重新公告拍賣,最快可在明年1月中開標。 距上周劉媽媽之子俞昌哲得標帝寶後,昨日是繳交尾款的最後一天,但近日劉媽媽感到樹大招風,且該案屬於「不點交」物件,債務人林富慧雖已入獄,屋內卻仍有不明的第三人占用,再加上短時間內湊不出大筆現金繳足尾款,因此決定棄標。 台灣金服襄理林雨利昨晚6點親口向記者證實,帝寶案件,台灣金服宣布劉媽媽棄標。 台灣金服昨天等到傍晚5點30分的截止時間,確定棄標後,立即向台北地方法院回報狀況,並於今(8)日送至台北地院批示,待台北地院回覆後,台灣金服將以同樣條件再行公告拍賣,公告時間為期4周,因此這宗帝寶案件,最快可在明年1月中重新開標。 備受矚目的帝寶法拍案,最終以棄標收場。據了解,劉媽媽標下帝寶後,發現「不點交」的處理細節極為複雜,包括搬遷、訴訟等費用,並非一筆小數目,再加上樹大招風,原本央行緊盯「三黃」投資客,現在劉媽媽標下帝寶,投資客又多出她一咖、變成「三黃一劉」投資客,讓低調的劉媽媽深感困擾。 此外,投資法拍屋與一般房地產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得標7日內,必須繳足全數得標金,因此若是大宗法拍案件,資金就必須十分雄厚。 以劉媽媽11月30日投標帝寶案件來說,原拍賣底價2億3,590萬元,投標當天必須繳交底價的2成、也就是4,718萬元做為保證金,而劉媽媽以2億8,210萬7,777元得標後,7天之內(當天不計,截止日期12/7)要將尾款2億3,492萬7,777元補足。 儘管市場上有聯邦銀、板信銀等銀行搶攻「法拍代墊」業務,但因帝寶拍定金額龐大、又是不點交物件,所以代墊意願都不高。據了解,昨有銀行願貸出6,000萬元,但仍不敷1.7億元的資金缺口,都是劉媽媽決定棄標的關鍵。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中廣 2010/12/08行政院舉辦品質最高榮譽的「公共工程金質獎」揭曉。宜蘭縣政府籌建18年的「蘭陽博物館」榮獲最高殊榮「特優獎」,這已經是這座博物館今年內第三度獲得國內建築首獎,堪稱三冠王。(黃麗鳳報導)繼獲得今年國內建築設計最高榮耀「第七屆遠東建築獎臺灣傑出獎」及「2010臺灣建築獎」首獎之後,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在施工品質部分再度獲獎,獲得代表國內公共工程品質最高榮譽、第十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最高殊榮。蘭陽博物館由本土建築師姚仁喜建造,造型創意取自頭城北關地區著名的「單面山」礁岩景觀;館區基地則在清代(頭城烏石港)遺址上。對於這座博物館,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形容,這是一座三角錐狀的建築物,以20度角斜插入地,一面傾斜、一面陡峭,展現不對稱的美感;在四週溼地圍繞下,遠看像是一座有機體的水中建築物。這座得獎連連的建築物,在18年籌建過程中,克服原建築包商逃逸、重新發包、協調十多家平行包商同時施工等困難、甚至有縣府員工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堅守崗位加班,從工地回程時殉職,波折不斷。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unday, December 5, 2010
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2.04 02:38 pm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接受CBS新聞台訪問表示不排除還會擴增量化寬鬆消息一出,美股、黃金、石油全面翻漲,市場再次陷入「QE3真要來了嗎?」的恐慌。不過,柏南克的談話尚看不出規模大小,且以QE2的目的還是為救失業率、刺激消費,就算美國擴大QE2規模,但能否和QE3劃上等號,目前擔憂似乎嫌早了點。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QE2,國際美元弱勢走跌、原物料的飆漲創新高,引發全球央行的「痛惡」,對美國這種「以鄰為壑」的作法深表不滿。不過,正因為前一輪量化寬鬆QE1的結果,國際熱錢炒作各國資產、油、金、原物料,炒到無法理解的高點,各國央行已急思因應方案,因此,第二輪QE2啟動後,各國央行多已有效防堵,錢滿為患的壓力雖仍在,惟其衝擊、影響層面,已不如前一輪QE1時那麼無招架能力。因此,就算這回美國不排除加碼QE2擴大規模,推斷規模應在既有QE2架構下微調,且以QE2的啟動時間從今年11月起每個月750億美元規模,連續八個月至明年6月共計釋放出6000 億美元資金購買公債,未來的擴大規模,頂多在額度和時間上再予延伸,惟延長的時程或加碼規模多少,可能都需看美國失業率是否下降、及美國消費購買力何時回升來判斷了。事實上,美國QE2目的,主要是一種「去槓桿化」作法,透過買公債,尤其是買美國30年期公債,讓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如此對於失業率高達9.8%的廣大美國民眾、和貸款人來說,可以透過利率走跌、減輕貸款負擔,讓民眾快點還清債務,才有能力再次消費、提振經濟和就業。以美國消費占GDP高達七成的高水位來看,美國QE2啟動就是為搶救失業、減輕貸款人負擔,一旦效果顯現,美國消費力重新復活,則全球的經貿榮景將讓世人忘記倒底有沒有QE3了。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December 1, 2010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2.01 Google30日遭歐盟反托辣斯當局調查,這位搜尋引擎巨人被指在其搜尋結果歧視對手,並阻止部分網站刊登對手的廣告,早盤股價跌逾3%。歐盟執委會表示,將調查Google是否逼迫廣告夥伴履行排他義務,阻止他們在網站和電腦、軟體零售商刊登Google對手的特定廣告,以遂其阻絕其他搜尋工具的目標。微軟搜尋引擎Bing旗下的Ciao、比價網站Foundem與法國法律搜尋引擎Ejustice.fr今年向歐盟投訴Google違反競爭法,讓 Google麻煩事再添一樁。Google先前才因為街景服務(StreetView)蒐集私人住宅資料一事,飽受法國、德國與英國資料保護監管當局撻伐。Google30日發表聲明表示,已盡力在做對的事,清楚標示廣告並允許使用者與廣告商將資料移至其他搜尋服務,由於總是有改善空間,Google將配合歐盟釐清所有疑慮。若Google確定觸犯公平競爭法,歐盟反托辣斯當局最高可祭出總營收10%的罰款。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November 30, 2010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1.30美國聯邦司法部長霍爾德29日說,美國聯邦政府正在對「維基解密」公布的大量美國機密文件,積極進行刑事調查,並且彌補美國法律可能存在的漏洞。霍爾德說:「我們與國防部正積極進行刑事調查,但現在還不能宣布調查結果。」霍爾德說,維基解密28日公布的機密文件,多數是美國駐世界各國使館的電報,使美國外交官和其他幫助過美國的人,陷入了危險境地。他說﹕「一旦發現有人違犯美國法律,查出使美國外交官陷入危險處境的人,他們將承擔法律責任。」霍爾德說,如果美國法律在洩密問題的規定上存在漏洞,歐巴馬政府將與國會協商,加以補充。維基解密10月公布了美國40萬份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7月公布數萬份美軍在阿富汗作戰的秘密文件。迄今,維基解密尚未接到過聯邦指控,調查的重點目前是集中在美國在伊拉克的前陸軍一等兵情報分析師曼寧的身上。曼寧已被美國陸軍逮捕,並被控洩漏一份機密錄影,錄影畫面是顯示一架直升機2007年在伊拉克攻擊數十名民眾,其中包括兩名路透記者。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澳洲公民亞桑傑說,美國還在對維基解密網站進行調查。霍爾德部長清楚地表明,儘管亞桑傑是住在美國之外的外國人,但他也不能免遭指控。霍爾德說﹕「我們將彌補美國法律上的漏洞,任何人不能因為國籍或居住地的不同,就不能成為我們調查的對象。」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1.30 02:46 am關於愛爾蘭,目前最值得慶幸的是,這是極少數的例子。愛爾蘭不可能對歐洲造成太大的傷害。許多人視為下一波骨牌的希臘與葡萄牙亦然。但是還有西班牙,其他國家只是小問題,西班牙才是大問題。以美國的角度而言,西班牙最令人驚奇之處是,它的經濟問題與美國竟如此相似。一如美國,西班牙曾經出現巨大的房地產泡沫,伴以民間債務的急遽增加,接著在泡沫破滅時陷入衰退,失業人數暴增。西班牙也同樣因為稅收銳減,以及必須承擔與衰退有關的各種成本而導致預算赤字急劇擴大。然而與美國不同的是,西班牙已瀕臨爆發債務危機的邊緣。美國政府因為聯邦長期債務利率不到3%而猶有能力承擔赤字。反觀西班牙最近的舉債成本卻大幅增加,反映各界對西班牙未來可能無法履行償債義務的憂慮。西班牙的問題為什麼如此棘手?簡單說,關鍵在歐元。歐元1999年正式上路時,西班牙熱烈擁護。此後一段時間,一切似乎非常順利。歐洲的資金源源湧向西班牙,刺激民間部門的開支,使經濟快速成長。在一切順遂的時期,西班牙政府似乎是財政紀律與金融責任的模範生。有別於希臘,它享有預算盈餘。不同於愛爾蘭,它全力設法管理銀行(雖未克竟全功)。 2007年年底時,西班牙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約僅德國的一半。即使今天,西班牙銀行的體質仍然優於愛爾蘭同業。問題卻在表面下醞釀。經濟欣欣向榮期間,西班牙物價與薪資增長的速度比任何歐洲國家都要快,助長龐大的貿易赤字。泡沫破滅時,西班牙的產業必須承擔沉重的成本,以致失去國際競爭力。現在如何?如果西班牙一如美國,仍然保有自己的貨幣,或者有如英國,具有一部分的相同特色,它可能採取本國貨幣貶值的手段,以恢復國內產業的競爭力。然而採用歐元後的西班牙已無法如此選擇。相反的,它必須達成「內部貶值」:降低薪資及物價,直到成本與鄰國相當為止。內部貶值非常殘酷。其一,它極為緩慢,通常必須歷經數年的高失業才能降低薪資。此外,減薪意味收入減少,負債卻不變。如此一來,內部貶值足以導致民間部門的債務問題不斷惡化。對西班牙而言,這一切意味,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不容看好。美國的復甦令人失望,尤其是就業方面,不過至少美國的經濟已經出現某種程度的成長,實質GDP多少已經回復到危機出現之前的高峰。我們可以合理的預期,美國未來的經濟成長可望使赤字降到可控制的範圍內。至於西班牙則毫無恢復可言。不能復元等於對西班牙未來財政狀況的恐懼。西班牙是否應該放棄歐元並重拾原有貨幣,以求突圍?它會不會這麼做?答案是可能不會。如果西班牙自始即未採用歐元,目前的處境必定好很多,然而試圖放棄歐元必將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因為存戶勢必爭相把錢轉存他處。除非出現難以收拾的銀行危機─希臘有可能,愛爾蘭愈來愈可能。至於西班牙,雖然不是不可能,但還不致如此─西班牙政府不太可能甘冒「去歐元化」的風險。換言之,西班牙宛如歐元的囚徒。這使它難以施展。關於美國的好消息是,我們並未跌入類似的陷阱。我們還保有自己的貨幣及一切相應的彈性。英國也是如此。英國的赤字、負債規模與西班牙相當,然而投資人不認為英國會出現倒債的問題。關於美國的壞消息是,一個強有力的政治派系企圖綑住聯準會的手腳,實際上等於放棄我們相對於西班牙而言的一大優勢。共和黨人要求聯準會不要繼續嘗試促成經濟復甦,應該全力保持美元的強勢地位,同時對抗想像中的通膨風險。這一切意味,我們自願與西班牙一起淪為囚徒。但願聯準會堅持立場。美國的經濟仍然不好,卻可能更險惡。如果共和黨得遂所願,險惡必至。(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unday, November 28, 2010
Untitled
【中央社╱2010.11.28 泰國商會大學最近針對420位企業營運主管進行有關貪污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2.4%的受訪者認為,泰國貪污的情況比過去3年更普遍。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of Commerce)今天公佈的調查指出,79.7%的受調者表示,他們必須賄賂政府官員和政治人物才能得到特許優惠,而每筆賄款都超過特許優惠的25%。多數受訪者認為,貪污是影響泰國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應該正視並解決這項問題。 對於明年經濟展望,多數受訪的企業主管預估,泰國2011年經濟成長率將在3.1%到4%之間,風險因素包括政治和經濟上的不確定性,以及油價波動。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1.27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著的《格列佛遊記》舉世聞名,但近來的事件令我想起他1729年發表的諷刺短文《野人芻議》(A Modest Proposal),文中建議生活困頓的愛爾蘭人把小孩賣給別人當食物,他說:「這種食物想必有些貴,但已吃掉大多數窮人家父母的地主顯然最有權擁有這些孩子。」現在,這些地主換成了銀行家,雖然銀行家只是導致民眾陷入困頓並沒有吃人。愛爾蘭原是一個經濟奇蹟,但最後卻被失控的銀行與房地產開發商引發的投機熱潮所取代,愛爾蘭及其他歐洲國家銀行提供的資金則助長此一熱潮。後來投機泡沫破滅,這些銀行也面臨鉅額虧損。你可能預期借錢給銀行的人也該分攤虧損,畢竟這些人都已成年,未能認清風險應責任自負。但情況並非如此,愛爾蘭政府已介入擔保銀行債務,把私人虧損變成公共義務。愛爾蘭在銀行破產前幾乎沒有公共債務,但在納稅人被迫承擔鉅額銀行虧損後,愛爾蘭的主權債信受到質疑。為安撫市場,該國推出嚴厲的撙節支出計畫。愛爾蘭負債不是為了支付公共計畫,而是為了援助唯利是圖的民間業者,讓人民承擔債務。更精確地說,人民承受的不只是債務。由於削減支出已導致愛爾蘭陷入嚴重衰退,因此除了銀行債務,民眾也飽受收入銳減和高失業率之苦。但嚴肅之人說愛爾蘭別無選擇,說這是為恢復信心的必要之舉。怪的是,市場信心未見改善:投資人注意到撙節措施導致愛爾蘭經濟日益惡化,紛紛撤離愛爾蘭債市。愛爾蘭上周末同意接受紓困,但事實上是藉承諾採取更多撙節措施來換取信用額度,好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市場並不領情:愛爾蘭債券殖利率進一步攀高。現在看來,愛爾蘭的情況比冰島還不如。冰島的經濟衰退及失業情況比愛爾蘭輕微,看來更有機會踏上復甦之路。部分原因在於冰島讓借錢給本國銀行的海外貸方為自己的誤判付出代價,而非由納稅人擔保民間壞帳。愛爾蘭已第三年採行撙節措施,但信心仍不斷流失。嚴肅之人不知道何時才會意識到,由老百姓承擔銀行家過錯乃罪大惡極。(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于倩若譯)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1.24 02:54 pm
中國23日承認它是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證實科學家多年來的看法;但仍辯稱它有權增加排放量。國際氣候變遷會議的中國首席談判代表解振華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說明政府立場時,作了上述表示。各國代表自29日起,將在墨西哥坎肯(Cancun)召開會議,討論對抗全球暖化的新條約。科學家以及研究機構早已指出,自2006-2007年開始,中國的溫室氣體污染已超越20世紀排放量第1的美國。但在此之前,中國還是閃避問題,政府官員表示,中國也許是最大的排放國,但是這項議題還需要更多研究。解振華在北京的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我國在排放量方面居世界第一。」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1.24 思愛普被指美國子公司TomrrowNow假冒顧客,私自下載數百萬筆甲骨文的客戶支援檔案和數千份軟體碼,以規避支付費用並竊取客戶資料。美國加州陪審團裁定,德國軟體商思愛普應賠償美國軟體商甲骨文13億美元。圖為甲骨文執行長艾力森。
美聯社
美國加州一個陪審團裁定,德國軟體商思愛普 (SAP),需就盜取軟體和機密資料所造成的損失,賠償美國軟體商甲骨文13億美元(約合台幣396億元)。彭博社資料顯示,這項裁定寫下侵權案最高賠償金額紀錄。總部在德國的思愛普是全球最大商業管理軟體商,2007年被名列全球第二的甲骨文控告侵權,指普的美國子公司TomrrowNow假冒顧客,私自下載數百萬筆甲骨文的客戶支援檔案和數千份軟體碼,以規避支付費用並竊取客戶資料。思愛普承認,公司於2005年併購的TomorrowNow確實以錯誤方式取得甲骨文智慧財產,已於2008年10月結束這家子公司。思愛普的律師在法庭承認侵權,但集中火力以求減少賠償金額。甲骨文主張公司損失16.5億美元而求償30億美元,思愛普則主張甲骨文的損失僅4000萬美元。本案11月1日在加州奧克蘭法院開庭,陪審團討論的賠償金額由5.19億至30億美元不等,最後金額宣布時,法庭內響起一片驚嘆聲。思愛普去年淨利20億美元,鉅額賠償金將把公司去年獲利掃掉近三分之二,思愛普考慮的對策包括上訴、請法官降低賠償金額;以及或和甲骨文私下協調,以不上訴換取甲骨文降低金額。思愛普和甲骨文在商業應用軟體市場競爭激烈,甲骨文抓到思愛普子公司侵權,可說千載難逢的機會,嚴重打擊思愛普的商譽。而且本案不僅牽涉全球數一數二的商業應用軟體公司,連惠普公司(HP)也被無端捲入,惠普在10月間宣布禮聘思愛普前執行長亞帕瑟可出任惠普執行長,甲骨文認為亞帕瑟可對思愛普侵權案知情,要求他出庭作證。惠普表示,亞帕瑟可和侵權問題無關,指責甲骨文意圖騷擾。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Monday, November 22,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2010.11.22 整頓企業的過程很艱辛,對嗎?有可能。即使每件事都做對,由於情勢與機會改變,有時候你必須把公司帶往新方向。世事難料,沒有企業能永久屹立不搖。大家都知道,維京(Virgin)歷年來曾關閉或出售旗下自創的400個事業,批評者也不斷指出這一點。這樣錯了嗎?事業就是工具,每一家事業都被設計來實現特定目標。假如事業遭到淘汰或不再被需要,維京就會出售或關閉它。我們盡可能不流失人才或知識,但也不能戀棧這些事業的基本概念。維京不斷創新,嘲諷維京失敗經驗的批評者只是見樹不見林。要領導企業進行整頓,首先要以冷靜嚴格的角度來審視事業。你是否真能授予員工足夠的權力來完成工作?改變公司既有 文化難如登天。如果你領導審核併購案的小組時,也應該考量一點:歷來有不少案例演變成災難,原因是主管無法了解聚集不同類型的員工一起共事、追求共同目標真正的挑戰。維京2007年2月面臨重大挑戰,當時NTL、Telewest與維京移動通訊(Virgin Mobile)三家合併而成的維京媒體公司(Virgin Media)浴火重生,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維京集團,在英國擁有1,000萬名顧客與1.3萬名員工。直到那時我才捨棄昔日「小而美」的創業計畫。在維京草創初期,若有主管點名某個事業的員工數破百,我可能要求會見副執行董事、副業務經理與副行銷長,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是新事業的執行董事、業務經理與行銷長」,然後將事業分拆為二。倘若這些事業的員工數又達到三位數,我可能再要求會見副手,再將事業分拆。維京媒體既不小也不美,而原來隸屬於NTL的部分,狀況特別差。我們要大幅改造客服部門,其中一個原因是處理顧客投訴的人似乎對協助顧客不感興趣。我們找到了原因:他們成天照著腳本唸。這引發我提出一點建議:監督整頓或併購的主管與經理人,應該激勵員工像企業家般思考。不管做什麼,都把他們當作大人。良心是最嚴厲的監督者,賦予員工責任愈多,他們的表現就愈好。維京媒體的例子是,腳本都直接丟到垃圾桶。我們請電話客服人員盡可能在一通電話解決問題,並重新分配資源給前線,以改善營運。前NTL員工一開始都心存懷疑。萬一客服人員做得太過火,開始給顧客過多好處呢?我的回答是「邊做邊學」。我認為員工處理不開心的客戶時過度慷慨不應被批評。假如有一、兩名員工碰上麻煩,這表示他們下次會做得更好。維京媒體現在已是英國數一數二的有線電視、網路與手機服務供應商。我從辛苦整頓企業學到的教訓是,避免接收他人留下的爛攤子。假如底下員工不再有熱情與毅力來重新推動事業,最好找個新團隊來,甚至可能要重頭開始。萬一無法拋開過去?假如這種作法行不通?還有一個最複雜難行的替代方案:整頓成一個小而專精、昂貴的企業。這是最高水準的創新。找出大型企業縮編的方法,重新鎖定目標與市場,並以附加價值讓高價合理化。這個做法難度很高,而且做起來還會痛苦萬分。為什麼要嘗試這條路?假如你能從小而專精的整頓中浴火重生,雖然員工經營的是更小型的企業,但每個貢獻者的影響力更大。他們將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驕傲,從失敗中迅速爬起。此外,你也能將人們聚在一起腦力激盪、搏感情,互相扶持,他們最後就會向你提出解決方案與妙點子。開創一個員工自動自發、相互關懷又有創意的新企業,不是很美妙嗎?想想你能有這麼多收獲。(作者Richard Branson是維京集團創辦人)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不是每個人都對愛爾蘭的經濟災難感到意外,都柏林大學經濟學教授凱利(Morgan Kelly)早在2006年底就開始警告房地產市場即將崩潰,事後證明當時的確是房市泡沫的頂點,凱利因此被封為愛爾蘭的「末日博士」。凱利當時的警告被同事批評為「最危言聳聽的經濟預言」,甚至還成為總理艾恆(Bertie Ahern)的眼中釘,艾恆當時上電視批評凱利等唱衰者「是在場邊無病呻吟,我很納悶這些人為何不自我了斷」。現在愛爾蘭政府顯然即將接受國際援助,顯示凱利的預言準確,他對愛爾蘭經濟前景的看法也變得舉足輕重。他日前預測:「家庭負債和負資產將來可能對愛爾蘭社會、經濟和政治產生嚴重後果。」他不久前也投書愛爾蘭時報表示:「要是你認為紓困銀行是個壞主意,那我們就等著看房貸違約衝擊家庭吧。」他也說,更糟的還在後頭,「第一波銀行危機以數十家大型開發商為中心,下一波輪到數十萬個背負房貸的家庭。」凱利認為,現在有很多屋主承受無比龐大的房貸壓力,房屋價值卻每況愈下,愛爾蘭民眾對債務的看法可能出現根本的改變,會有愈來愈多人認為繳不起房貸並不可恥,愛爾蘭銀行向來仰賴「房價」和「民眾看重面子」這兩大水壩來阻擋違約洪流,但這兩座大壩已開始崩塌。面對房貸與基本的三餐,愈來愈多人選擇後者。凱利也警告,房貸違約潮可能導致愛爾蘭出現類似於19世紀土地戰爭的社會衝突;當時愛爾蘭佃農發起大規模抗議行動,反對大多數的英國地主收取高額地租,杯葛(boycott)一詞正是當時的佃農所發明。愛爾蘭經濟學家秦塞拉(Stephen Kinsella)原本是凱利的批評者,不過他日前在自己的部落格貼上凱利兩年前上電視批評政府未妥善處理銀行危機的影片,這段影片的標題是「2008年的凱利:當時他是對的,現在也是」。秦塞拉說:「凱利的話不中聽,也很嚇人,但他說的沒錯,近年來的發展已一再證明他說的沒錯,我原本不贊同他的立場,但在研究他的資料,並檢視他的預言準確度後,我開始相信他的話。」(取材自紐約時報)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行政院會本周四將通過「都市更新產業行動計畫」,四年內投入184億元鼓勵都更,屋齡超過20年的老舊建物重建容積不縮水,改為綠建築還享有最高20%的容積獎勵,堪稱營建業的大利多。另外,老屋拉皮、綠美化、增設無障礙設施、電梯等,給予重建規劃費每戶2萬至3萬元補貼,或是補助整建維護的規劃費加工程款,最高補助上限45%。內政部長江宜樺昨(21)日表示,相關補助經費將等立法院、都更基金管委會明年初通過預算後公告實施。經建會官員說,營造業是火車頭工業,對經濟成長率貢獻高,推動都市更新產業,除可帶動營造業成長外,也可促進地區再發展、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及擴大關聯性經濟產值,潛在商機龐大。推動都市更新,過去都以政府發動及獎勵容積為主,僅能帶動北部幾個高價地區都更,對地價較低地區誘因不足。行政院已決定推動「都市更新產業行動計畫」,自明年起四年內,透過獎勵容積、經費補助及專業團隊協助,全方位推動都更。容積是每地坪可興建的樓地板面積,如容積率是200%,代表每1坪地可建2坪,獎勵容積就是增加土地的可建坪數,提升土地的價值。政府已訂下目標,要在四年內完成15處政府為主的都更案招商投資、輔導100件民間都更案核定實施、整合150個社區自力實施都更、100件老舊公寓大廈整建、2萬戶老舊建物申請重建及興建4,000戶合宜住宅。依此計畫,未來不只大面積可以都更,小到一棟建築也可以,屋齡2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重建更將提供建築容積獎勵。官員指出,原建築容積或樓地板面積高於法定容積者,按原申請核准容積或原樓地板面積重建;如果規劃設計階段就導入綠建築手法,或提高耐震性能、採用綠建材、改善無障礙環境及節能省水等機能,還給予建築容積獎勵,合計獎勵上限為20%。如果不想重建,只想改建、修建,例如五樓以下建築物增加電梯設備,其設施升降機間及面積,不計入法定建築面積及容積,導入綠建築時並給予獎勵經費。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Untitled
2010.11.19 11:31 pm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明尼阿波利斯儲備銀行資深貨幣顧問普萊斯考特(EdwardPrescott)今天在華沙的保險業會議上,對美國量化寬鬆措施發表意見。他說:「美國最大的問題是花太多錢了。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說要花錢就要繳稅,而我說繳稅只會讓人鬱卒。」「投資人研究在二次大戰後,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經濟動盪,這可以總結為2個原因。第1個是相當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產力;另一個是稅率產生的問題。決定物價水準的是貨幣政策,而我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貨幣政策上做得非常好。」「收購所有的資產就像轉換資產負債表上的帳目一樣,我不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大的作用。」「我不認為這個政策的結局會很糟,但沒有人提出機制證明聯準會可以影響失業率,既缺乏實驗證據也沒有理論上的證據。如果這樣做只會將美國政府支援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債務隱藏起來,那麼我深感憂慮。」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1.20 01:58 am
中國政府、德國政府和美國共和黨有何共通點?他們都試圖迫使聯準會(Fed)放棄創造就業的努力,三者的動機都很可疑。聯準會目前的做法並不激進。的確,聯準會平常是透過購買短期美國政府債券來執行貨幣政策,而現在是以「量化寬鬆」名義買進長期債券(買進更多短期債券沒有意義,因為這種債券的利率已逼近零)。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之前堅稱這「只是貨幣政策」,他說的沒錯。聯準會正試著壓低利率,這是聯準會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和通膨低落時常有的做法。通膨確實偏低,目前不計入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膨率僅0.6%,創有記錄以來最低水準;同時,失業率接近10%,長期失業的情況更創大蕭條以來最糟。因此聯準會絕對是出師有名。事實上明理之人對聯準會的最大疑慮是,已推出的計畫到頭來可能證明太弱、效果不彰。然而這世上有明理之人,也有由中國、德國和共和黨組成的經濟蕭條軸心(axis of depression)。中德兩國把矛頭指向聯準會的理由顯而易見。這兩國都習慣於龐大的貿易順差,但有國家享有貿易順差就一定會有國家得承受逆差,而美國已承受逆差多年。聯準會的寬鬆政策會帶來貶抑美元的副作用,提高美國產品的競爭力,進而降低美國赤字,中德兩國不樂見這種情況發生。對中國政府而言,抨擊聯準會還有個好處,也就是轉移外界對其操縱貨幣以維持人民幣在被低估水準的關注。但為何共和黨也在攻擊聯準會?共和黨反對的理由不是很怪異就是無邏輯可言。先談怪異的部分:一群共和黨人士周一致聯準會一封公開信,警告其政策「可能貶抑美元並助長通膨」,周三又有四位共和黨國會議員致函給柏南克表達相同的疑慮。這兩封信都沒解釋為何需要在通膨不斷創新低之際擔心通膨。至於貶抑美國的說法:先別提美元貶值其實有利美國的製造業,小布希當政時美元穩步走跌,當時的跌幅遠大於近期,這些人當時為何不寄信給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要求他緊縮政策?再談不合理的部分:兩位共和黨國會議員呼籲聯準會放棄實現充分就業的努力,轉為只專注於穩定物價,他們的理由是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我也不懂他們的邏輯。這個「經濟蕭條軸心」攻擊柏南克純粹是為了自身利益,中德兩國希望美國的競爭力持續薄弱;共和黨希望美國經濟在民主黨執政期間持續疲軟。(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于倩若譯)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法源編輯室/ 2010-11-17
因為國道三號走山事件,使得立法院重新並且加速審理民國九十六年五月所提出的地質法草案,並於昨(十六)日三讀通過地質法。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官員表示,對於公告地質敏感區,並不會禁止開發,只是開發必須經過審查,而若確定採取限制開發,主管機關也會提供配套補償措施。
參照地質法第5條第1項規定,即要求中央主管機關應將具有特殊地質景觀、地質環境或有發生地質災害之虞的地區,公告為地質敏感區;並依該條第4項規定設置專家學者不得少於總人數二分之一的地質敏感區審議會,以審查地質敏感區劃定、變更及廢止。除了設置地質敏感區以外,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並應該法第6條第1項規定,將地質敏感區的相關資料,納入土地利用計畫、土地開發審查、災害防治、環境保育及資源開發等相關參據。而因為在地質敏感區,導致土地開發受管制時,亦應依該條第2項規定給予補償。至於造成國道三號走山事件,也同時是民眾最關心的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中央地質調查所官員指出,事實上,在事件發生後,該所已經公開了各個活動斷層的地質敏感區,目前祇是尚未進行「公告」程序。官員強調,進行公告絕不代表該區域土地就因此禁止開發,只是若要進行開發,則須於開發前進行基地地質調查及地質安全評估,且此調查評估應由登記執業應用地質技師、大地工程技師、土木工程技師、採礦工程技師、水利工程技師、水土保持技師辦理並簽證後,才可進行開發;縱使通過調查評估與審核,開發者在未來災害發生時,仍需自行負責相關風險,而不代表可以未來如果災害發生就可以依國家賠償法第3條第1項規定請求國賠,開發者仍需自行負責相關風險。事實上,臺灣由於其地形、土壤與氣候等各種因素,在進行水土保持的工作上,原本就比其他國家來得相形吃力,在水土保持法第7條規定,亦認中央主管機關應加強水土保持推廣、教育、宣導及試驗研究,並會同有關機關訂定計畫實施;而對於該法第8條第1項各款所指特別地區,其治理或經營、使用行為,應經調查規劃,且實施水土保持的處理與維護。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Thursday, November 18, 2010
Untitled
2010/11/18【聯合報╱有感學生毆師或校園行為偏差事件層出不窮,一位堅不願意透露名字的某高職鄭姓老師,十三日在網路上發起「拯救沉淪教育」連署,提出零體罰政策完整配套措施、反對校園暴力等訴求,希望爭取教師管教權,目前已超過千人加入連署。發起連署的鄭姓老師看到國二生揮拳毆打老師的新聞後,有感而發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抒發對教師管教權的意見,沒想到引起網友熱烈回響,才促成這次連署。「學生根本不怕老師!」鄭老師說,許多國中學生適逢叛逆期,也清楚在義務教育之下,校規根本拿他們沒辦法,此外為給學生機會,大部分校規多半比較寬容,這種美意卻讓學生有恃無恐,認為「在學校犯錯也沒關係!」鄭姓老師說,社會大眾原本對老師的要求標準就比較高,學生或家長也常常向媒體投訴,「老師反而變成弱勢」,長久下來,會使年輕、具教學熱忱的老師逐漸走向縱容冷漠。鄭姓老師表示,老師多贊成「零體罰」,但是體罰與管教間的界線模糊,缺乏完整配套措施。零體罰政策亟需配套,保障教師的合理管教權,要結合家庭教育、法治力量,「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鄭老師強調,希望透過連署,讓更多人關心、討論教育問題,也藉此了解社會、教師、家長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雖然已達成千人連署的目標,但連署仍會繼續,也會將連署訴求送到教師會等相關單位。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吳忠泰表示,學校可以在開學典禮及新生訓練時,邀請律師、檢察官、少年法庭人員等,讓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會讓犯錯學生進入少年法庭,或要負起法律責任,「不能讓學生以為不知者不罪」、「出事時用好玩當藉口」!要做到零體罰,除了加強對學生的法規教育與宣導之外,吳忠泰也指出,「在校暴力的孩子通常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老師不能一味處罰、壓抑學生,學校需要與心理師跟社工配合輔導,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吳忠泰建議,老師在管教學生時,不一定要跟學生「硬碰硬」,有時要「以柔剋剛」,順著學生的性情做出回應,他感嘆,許多老師是到教學現場後,才摸索出管教學生的技巧,「師資培育過程從未告訴老師該如何管教學生。」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Untitled
* 2010-11-17 * 中國時報 張大春在個人部落格貼出「答大學生──關於狗屁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文,以「詐騙集團」、「惡性腫瘤」比喻他根本不承認存在的「文創產業」,他指出:「文創產業的來歷是一群寄生蟲般的人物……他們的興趣和職責就是媒合政商資源,看起來充其量不過就是一種兼領經紀人和營銷者身分的幫閒份子。」 這篇文章的源由來自一名自稱淡江大學學生的留言,這位學生表示校內開設「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來自業界的老師,卻藉課堂為自己事業宣傳,因此質疑學界是否該應業界需要而改變學術方向。這位學生也轉貼在淡大任教的台灣文創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甫彥的演講文連結,希望張大春為他解釋這篇他「聽不懂的演講」。 張大春的答覆火力全開。他表示,有一群沒有創作與研究能力的人,闖入出版、表演等傳統領域,虛構出「文化創意產業」一詞。「創作者拉不下臉來談生意,就需要他們。他們生意談大了,就回過頭來指導創作者。創作者要是沒出息一點,就等著被這種人掌控、消費或淘汰。」而淡大設立的這種學程是「建築在臺灣集體幻覺上的一個單位」。他力勸大學生「不要浪費生命,趕快遠離這個學程。」 張大春昨天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不否認文化界應該要有好的出版業、優良的影視、健全的經紀人制度、充分的技術資源,但作家跟音樂家、舞蹈家跟畫家等跨界合作早已不知進行多少年,現在卻發明出「文化創意產業」一詞,名為鼓勵,其實卻是一個政府補助的名目。 張大春說:「這個名詞是空泛的,就像『創意總監』這個詞也是空的一樣,我只是指出國王的新衣,以及台灣社會的虛幻與百無聊賴。」 他認為文創產業是個空泛的名詞,更對於文創產業進入學院成了一門學程,直言是「學院的墮落,低級得要死」。 他表示,一門學術必須在教育系統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足以形成,但有的大學卻趕時髦,跟著語詞起舞,疊床架屋地搞出一套學院論述,「就像老鼠會一樣,不瞭解的人被騙進來,然後就繼續騙人,發展出一套論述,非常離譜。」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報╱2010.11.12 10:43 am
原定5月底招商的台北市鼎興營區與中山女中南側兩件都市更新案,將重新啟動!原本受政策影響暫緩執行,將先整合私有地再行開發;經多次協商後,內政部營建署昨天已與私有地主達成共識,同意以權利變換方式換地,預計月底送行政院核定。去年下半年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列出多處公有地優先辦理項目,鼎興營區、中山女中南側被認為最具增值性,速度也最快的都更區,大批建商、投資客瘋狂搶進當地,打算等都更啟動後獲利。但行政院認為,應配合北市精華區國有地暫不釋出政策,暫停招商動作。營建署因此改變策略,先進行私有地整合,將鼎興營區、及中山女中南側地區的私有地,用權利變換方式,以地換地,將私地主先集中到中山女中都更區的對面。營建署副署長許文龍昨天表示,經多次協調,與50、60名地主達成共識,同意以權利變換方式換地。中山女中南側與鼎興營區皆位於北市中山區。中山女高南側劃定更新範圍3.87公頃、逾萬坪,優先更新範圍0.93公頃,位於捷運松江南京、忠孝新生、忠孝復興、南京東路站的中心點,地段精華,將規劃為「智慧型生態住宅」。鼎興營區劃定更新範圍2.79公頃、近8500坪,其中整體計畫優先更新範圍1.08公頃,近松山機場、位處商業、辦公大樓聚集區,還是文湖線及民生汐止雙捷運線交會點,未來將開發商辦、旅館與住宅。自從政府將此兩案列入優先推動項目後,當地房價已水漲船高。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時報資訊
位於臺北市精華地段的松山菸廠文化園區開發案,12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北市副市長邱文祥、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國際級建築師伊東豊雄共同主持。 蔡明忠致詞時指出,園區內有豐富生態及歷史建築,他期許營建團隊要把北市後花園豐富生態保留,並打造不讓市民失望的文創空間。 台北大巨蛋因為環評尚未過關,現在還遲遲無法動工,不過位於松山菸廠另一側的台北松菸文化園區12日則舉行動土典禮,預計將在102年完工營運。 松菸文化園區BOT案,採最有利標招標,並由富邦與台灣大合資成立的「台北文創開發公司」得標,投資總金額為86億元,並邀請國際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在1.2公頃的開發區域內,設計一棟地上14層樓的主建築,預計將會有五星級旅館、誠品書店、文創辦公室等進駐,伊東豐雄並將以節能減碳綠建築為設計主軸,與松山菸廠廣達6公頃的保留市定古蹟,互相呼應。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時報資訊內政部營建署預計明(17)日辦理公辦民營都市更新第2次招商說明會,針對台中市都市翠谷案、台南縣永康飛雁新村都更案、台北市台鐵南港調車場更新開發案、台鐵高雄港站都市更新再開發案,總共4案,總招商金額約351億元。 營建署將在年底前,正式啟動招標公辦民營都市更新的腳步。其中尤其以總投資金額110億元的南港調車場更新案,詢問度最高,預料將是個大熱門。 內政部營建署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和台鐵、各縣市政府合作,成立都市更新推動辦公室,共同推動都市更新。最近已完成北中南4大都更案,計劃最快年底前公告招標。 4大公辦民營都更案,總投資金額以台中市都市翠谷案最高,達123億元,都更面積達10.5公頃,也是都更規模最大的一案,預計採權利變換方式辦理。估計2011年6月,可望公告招標。 台南縣永康飛雁新村都更案面積達3.5公頃,總投資額預計38億元,採公開標售方式辦理。最快可望在年底前,公告招標。 至於台北市南港台鐵調車場更新開發案,則由台鐵局預計採地上權50年模式招商辦理,面積約5.4公頃,總投資金額達110億元,預計2011年年底公告招商。 另外,高雄港都市更新再開發案也是由台鐵局擁有,占地約1.8公頃,總投資金額估計約80億元。台鐵局傾向採地上權50年招標模式辦理,估計年底前公告招標。 營建署委託美商仲量聯行,邀集國內外潛在投資人,預計明日展開招商說明會。 仲量聯行台灣分公司周冠伶表示,在上述4大都更案中,尤其以台鐵局推動的南港調車場更新案,國內外詢問度最高;上周在香港MIPIM ASIA 2010亞洲國際地產投資交易會中,該都更案也參與國際招商行列,港商普遍反應熱絡,在台灣許多投資人也踴躍徵詢參與投標的可行,因此算是4大都更案中,最熱門的1標。 據悉,香港地產商「龍頭老大」、亞洲首富李嘉誠擁有的和記黃埔集團,也在亞洲國際地產投資交易會中,洽詢參與投標南港調車場更新案的可行,預料會是國內外潛在投資人最炙手可熱的指標型都更案。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中廣新聞 財政部國產局下個月要公開標售三地地上權,一筆位在仁愛路巷弄裡,另外兩筆是學生套房和銀髮住宅的「公益標」。官員說,稍早由戴德梁行舉辦的說明會合計吸引六十組人馬搶標,除了建設公司、開發商、壽險業之外,連個人金主也想籌資競標,他們關心的問題是地上權能否跟銀行辦理貸款。官 員說,交九轉運站的「京站」地上權標售,當初也有京城銀行配合放款。另外,內政部從國產局和國防部的口袋當中,選出五處社會住宅。國產局官員說,社會住宅「合建分屋」的誘因,會比「地上權標售」還高;「合建分屋」可以給建商所有權,但「地上權標售」在使用期間屆滿之後,必須歸還國庫。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November 16, 2010
Untitled
【聯合報╱2010.11.16 03:03 am
中研院院士胡佛憂心社會充斥民粹導向的價值觀,批政論節目「說錯還硬拗」,並指「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因為不會罵人」。相對利用政論節目積累財富或賺出席費的名嘴、學者,淡泊名利的胡佛,還真有資格掄起這當頭一棒。以胡佛的學術地位,及當年與黨外的淵源,若願依附當權者,在民進黨執政八年,早就像某教授般晉身國師了;要上電視罵人、或替人擦脂抹粉賺外快,和陳水扁這類的當權者同流合汙,更非難事。但胡佛始終謹守學者分際,未曾逐利沉淪為九點檔道具,但這還只是胡佛值得後輩崇敬的一面。他提出「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的諤諤諍言,更值得學術界與我輩媒體人省思,也痛擊目前趕通告等領現金,透過公共財大放厥詞的學者、名嘴最空虛之處。學術界有句名言:「要坐十年冷板凳、不寫(說)空言半句多」;新聞界也有句名言:「微言大義春秋筆」。不論鑽研的是理工文法,只要投身這兩個行業,就得知道成就絕非一蹴可幾;更重要的是,要就字字珠璣、要就寧可閉嘴,不寫(說)空言,何其難也!看看如今叩應節目,滿是打著某某大學教授或資深媒體人旗號,卻常淪為「無所不談卻無談,無所不知卻無知」的淺碟「通樂」;更甚者,配合立場偏執的主持人,拋卻大是大非、歪曲事理,還真把「學者」、「媒體人」給做小、做賤了。遙想當年陶百川去世時,胡佛除了稱譽其高風亮節,更強調陶百川「不冤枉人」;相較現今不顧事實、硬拗到底的學者、名嘴,其實說穿了,只是捨不得每晚數千元的節目通告費,所以趨炎附勢,抿滅良心遷就特定立場。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Untitled
‧創新發現誌 2010/11/11
在網路上,每個人都躲在螢幕後面,私密地瀏覽各個網站,由消費者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在一個網站上。網站無法像現實賣場一樣,讓一個業務員吆喝進來參觀,東扯西扯全力促銷,並想盡辦法讓消費者掏腰包。
【文、圖/蔡岩志】創意銷售網頁 才是賺錢王道(圖/創新發現誌)當亞馬遜(Amazon.com)在1996年開始推廣聯盟行銷時,他們無意間創造了一個專門線上廣告與行銷的產業。人們看到了可以在網路上賺錢的機會,看到了透過網路能夠不用進貨,只要推廣別人的產品就能賺錢的生意模式,大家都很興奮,認為這是自從網路誕生以來最棒的事情。而這些早期的行銷人,雖然他們對聯盟行銷有著許多的夢想,也想出很多好的行銷點子,但可惜的是,並不具備足夠的實務經驗與知識為產品做行銷。也就是從這些業界先進的摸索中,我們發現了「銷售頁」的重要性與特性。為了推廣聯盟行銷的產品和服務,很多人都專門為那些產品做出個別的介紹網站。雖然有些人能夠用這類型的網頁賺錢,但是大部分這些為了賣產品或推廣別人產品而製作出來的網頁,並不是很有效。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但最明顯的是,這些網頁對於產品和服務沒有太多感性的描述,也沒有讓潛在客戶對這些產品產生共鳴。網頁非以銷售為目的 產品就賣不出去在網路上,每個人都躲在螢幕後面,私密地瀏覽各個網站,由消費者決定要花多少時間在一個網站上。網站無法像現實賣場一樣,讓一個業務員吆喝進來參觀,東扯西扯全力促銷,並想盡辦法讓消費者掏腰包。只要消費者覺得網站上沒有想要的貨品,也沒有什麼想看的資訊,就會馬上離開這個網站。在台灣,大部分的企業都沒能體會出「銷售頁」(Sales page)的真正意義。對大部分的美工與網站設計師而言,企業網站會被簡單地分為公司網站、EDM、購物車、留言板或部落格等,而行銷人會稱銷售頁為 EDM或是「行銷活動網頁」。一般企業則是只了解將購物車、拍賣網站、商城等總稱為「我也有網站」。但只要不懂加入銷售頁,想在網路上把產品賣出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那些不懂銷售頁確能夠把產品賣出的企業,其實是因已經擁有自己的銷售頁而不自知。簡單的說,銷售頁就是以「現在就要把產品賣出去為目的」的網頁。大部分網站的使用目標與目的都不明確,或是不會引導訪客進入「購買心態」。其原因是建置網站的美工設計師懂得如何設計美美的網頁排版,卻不懂得行銷。而花錢請人建置網站的老闆,也只知道要把自家的品牌(往往是公司名稱)打得大大的,然後把公司產品與服務的規格與內容提供給網站建置人員,請他們把內容編排進去。設計公司,為了要賺多一點錢,就會推銷各類加值的網站功能給老闆們,像是留言板、討論區、聯絡表單與配合廠商的廣告等等。最後做出來的網站,有的是功能多到眼花撩亂,有的美到連公司的電話號碼都找不到。這類網站的銷售力非常弱,從而造成企業老闆們抱怨說:「我們公司也有網站啊,可是根本不賺錢!」就算是空白電子書也能賣能夠「銷售」的網站,都有著近似的架構,並且和普通的網站長得都不一樣。首先,讓我們先看看一些國外網路行銷大師的銷售頁,這幾個網站都有著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由非常成功的網路行銷大師操刀,也在網路上賣過非常多的產品。這些大師厲害到甚至就算是所賣的電子書是完全空白的,也會有很多人願意付錢給他們。事實上是他們只要給出理由,說明為什麼消費者該購買他們的空白電子書,還真的會有很多人買!所有的網路行銷大師,98%都一定是利用銷售頁來賣他們的產品和服務,而且也都能用銷售頁創造一天3千萬台幣的業績。用「關門放狗」精神賺錢發現這些網站的共通點了嗎? 這些網頁都很長,幾乎都只有1個頁面,並沒有太多的選單,和可以點擊的選項;因為每一個會把讀者帶離該銷售頁的連結和按鈕都是讀者的逃生門。所以銷售頁的其中一個基礎原則就是關門放狗式的銷售精神;另外,它們都運用一些標題來做分段,同時具有使用者見證或是背書;它們都用平常人沒有用的方式來賣它們的產品。這些作法,都有很多心理學層面的設計,這一切的設計都是非常「針對性」的。美國行銷之神Jay Abraham曾經寫出一封長達24頁的銷售信。對Jay Abraham有興趣的人,讀到第16頁的時候,已經充滿著非買不可的想法,到了第22頁的時候,就會有沒買就想去死的感覺。當然,這只針對「對Jay Abraham有興趣的人」,對其他不是準客戶的人來說,這麼多頁的字,可能會讓人昏昏欲睡。銷售頁是針對那些「已經會想馬上購買的人」設計的。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了解為什麼用銷售頁賣東西,會比沒用銷售頁賣東西來得賺錢。而大師們,就是深知這些銷售頁結構,所以能夠把銷售頁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創下一天3千萬以上的業績。至於剛開始想在網路上賺錢的企業,只要先模仿這些大師的作法,就能發現銷售頁的功效。就算只能達成大師們的千分之一的功力,也能夠一天賺個1萬元,不是嗎?這些最厲害的銷售網頁都有「時效性」,現在去都看會看到「產品已經不再接受訂單」,而看不到原本的銷售頁。這個也等於告訴大家,想要在一天內賺大錢的技巧。只要企業有個產品或服務,能夠對某些人有所幫助,就應該學習許多其他在網路上賺錢的人做一件事—模仿上面這幾位大師在網路上銷售的方法。就算沒有自己的產品,同樣也可以在網路上成功的賺錢,但前提是企業必須為這個產品增加可信度。就算所銷售的產品是一個「全新種類」的產品,只要透過銷售頁來賣,就會願意閱讀銷售頁的人,讓訪客產生一定程度的了解、一定的興趣、一定的需求,而且很可能已經進入「馬上購買」的精神狀態。只要能夠對讀者證實,有一群已經用過該產品並獲得效果的人群,讓讀者信賴,並且移除他們對產品的疑慮,以及對消費過程的不安時,就能成功地將產品賣出去。針對目標群眾 而不是針對不確定大眾作銷售銷售頁之所以會那麼長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具有故事性的鋪陳與催眠式的架構。是不是每個銷售頁都必須那麼長?重點不是長度,而是內容的價值與產品的售價關係。越貴和越有銷售阻力的產品,就需要更多的內容來解釋、解答、增強痛苦、增強信心與增強價值。便宜的產品,或是通俗的產品,往往只需要在標題、價格與包套上做些策略性的調整,就能讓有興趣的人產生衝動與更即時的興趣。簡單來說,每一個銷售頁都專為「一種讀者」而寫的,而不是針對「大眾」。而這一種的讀者,對我們產品所提供的好處是「已經具有需求的」,這些人正在網路上,針對他們的問題與需求,搜尋更多的「解釋與答案」。因此當他們看到這麼長的銷售頁時,他們不會覺得長,反而覺得很棒,在一個地方就能一次解答他們許多疑問。雖然大部分的人不會把企業要賣產品的網站看得很仔細,但是得把所有客戶有可能會關心到的資訊都呈現在網站上,以便有心的準客戶來時,把握這些網頁可以說服他們,而且產品真的就是需要的東西。而如何把大量的資訊,有效的呈現給準客戶們看,並應用這些資訊引導客戶掏出腰包購買產品,或拿起電話直接下訂單,這就是建立銷售頁的目標。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2010年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 作者:黄筱峰 近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言论引人关注。他曾建议主要经济体考虑采纳经过改良的金本位替代现时浮动汇率体制,新机制可能需要包含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佐利克的提议让金融市场大感意外。之后,佐利克又解释说他不是支持回归金本位。 作为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意外呼吁建立新的全球货币体系,建议采用经修正的金本位制度,不管事后他如何解释,这已经表明了他对弱势美元的担忧程度非常深。曾经被所有国家机器有意无意忽略掉的黄金货币,终于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当中。
推荐阅读
[热点]
黄金投资
名目多 投资
应量力而为
黄金期货价格重回1400 * 白银获利盘谋出逃
* 黄金的高贵不是来自“金本位”
* 银价高涨 兔年贺岁银条遭抢购
* 通胀压力加大 黄金显光芒
* 大学生6000元炒银 一周赚一倍
* [微博]热议实物黄金分析 但关于这个话题,我认为值得进一步讨论。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坚定的黄金“拥趸”,但我同样不同意回到金本位制。原因无他,只因黄金是货币,而现代的货币远远不只是黄金。 人类文明的发展,早已跳出了传统的货币定义。黄金仅仅是代表等价交换时代的货币表现,而现在有太多的货币来自于信用货币的诞生,比如市盈率体系下的上市公司估值;还有许多来源于信息货币体系下的估值,比如软件的货币价格,电子游戏的货币价格等,我想关于碳排放许可下的交换价格,也不是黄金所能制定价格标准的。 黄金价格的高低,不是来源于对现代货币体系进行“改良的金本位”标准的参照。黄金价格更多反映的是国际纸币之间关系是走向混乱还是走向稳定;同时,黄金价格的高低也反映了每一个国别经济体系由于不稳定所引起的社会恐慌程度。 这两周的黄金价格走势,已经充分体现了大国的汇率博弈所引发的纸币混乱。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Untitled
* 2010-11-11 * 【中時電子報/
2010年11月8日台北市/前總統陳水扁被控侵吞機密外交款案一審獲判無罪,檢方不服上訴,台灣高等法院9日首次開準備庭,由於檢、辯雙方均未提出調查新證據,全案訂於12月21日進入實質審理,不排除盡速辯論終結。可能是受到二次金改案獲判無罪的影響,陳水扁看來心情不錯,下囚車時還對媒體露出微笑。(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2010 年11月8日台北市/前總統陳水扁被控侵吞機密外交款案一審獲判無罪,檢方不服上訴,台灣高等法院9日首次開準備庭,由於檢、辯雙方均未提出調查新證據,全案訂於12月21日進入實質審理,不排除盡速辯論終結。可能是受到二次金改案獲判無罪的影響,陳水扁看來心情不錯,下囚車時還對媒體露出微笑。(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放大
影音》11魔咒?2年前11/11入獄 扁珍今遭判11年影音》11魔咒?2年前11/11入獄 扁珍今遭判11年 根據最新消息,最高法院今(11)日下午判定陳水扁四大案結果出爐。其中,龍潭購地案三審定讞,扁珍被判11年,併科罰金1.5億,林德訓偽證案,則由原來四個月改成兩個月刑期,蔡明哲原被判處一年四個月刑期改為八月,李界木則被判刑三年六個月。 辜仲諒捐贈三億案,扁珍則被判無罪定讞。另,陳敏薰人事案,陳水扁、吳淑珍被判處八年刑期,併科罰金500萬,國務費及南港展覽館案則均撤銷發回更審。珍另涉洗錢,一年兩個月刑期改判為七月。 預計扁、珍二人將面臨入監執行,此四大案判決出爐,恐將打亂即將到來的五都選舉。 陳水扁辦公室江志銘稍早則表示,此判決是政治操作,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陳淞山則哽咽表示,吳淑珍的身體時好時壞,這項判決簡直是要吳淑珍的命。 據悉,陳水扁於兩年前11月11日入獄,今(11)日判決扁珍兩人11年刑期,似乎是扁珍的11魔咒。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Untitled
【聯合報╱2010.11.09 08:37 am
世界銀行世銀總裁佐立克8日呼籲20國集團(G20),讓黃金重回全球貨幣體系,作為引領貨幣走勢的基石,以防止貨幣戰爭。G20高峰會11、12日將在南韓首爾舉行,佐立克8日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目前市場把黃金當替代的貨幣資產使用,在各國為貨幣和美國貨幣政策關係緊張之際,金本位新制可能有助重整世界經濟。佐立克指出,全球需要一個接替「布列敦森林II」浮動貨幣制度的新機制。「布列敦森林II」在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讓美元和黃金脫鉤後實施。布列敦森林機制是在美國主導下,為了穩定二次大戰後的全球金融體系而實施,這項制度把美元和黃金掛勾,各國貨幣再和美元掛鉤,等於各國貨幣可以固定價位兌換黃金,有助防範通貨膨脹,缺點是會讓貨幣政策失去彈性。佐立克說,這個構思中的新全球貨幣體系可能需要涵蓋美元、歐元、日圓、英鎊及正邁向全球化的人民幣,然後是資本帳開放。他說,「這個體制也應考慮以黃金作為市場預測通貨膨脹、通貨緊縮與未來貨幣價值的國際基準點。」國際間正憂心各國為取得貿易優勢,競相讓貨幣貶值,可能導致「貨幣戰爭」。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3日宣布啟動第二波量化寬鬆(QE2)政策,將收購6000億美元公債刺激市場,恐使熱錢流竄全球,更引發通膨疑慮。G20新興國家與富裕國家同聲譴責美國的QE2違反團結統一誓言,路透指出,這讓G20開始看起來更像G19加1,美國陷入孤立。德國、巴西、中國與南非擔憂,Fed印鈔救經濟將讓美元貶值、抬高商品價格並助長熱錢湧入新興市場。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更直指美國,「一下批評中國操縱匯率,一下又印鈔票壓低美元幣值,前後矛盾」。資金持續湧向黃金避險,金價8日再創新高,亞洲盤中出現每英兩1398美元的歷來最高價,香港收盤價為每英兩1390美元,仍較前一交易日上揚5美元。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
打炒房,查稅鎖定豪宅。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8)日決議五區國稅局須針對市價逾5,000萬元,且半年內周轉一次的豪宅成交案件,採取實價課稅原則,財政部同意發交國稅局儘速執行。目前北市國稅局進行查稅前輔導,選定短期內多次頻繁轉手的成交案件,以及預售屋未辦所有權登記即移轉者,提供二個月「自首」免罰期,直到12月底為止。國稅局表示,明(100)年1月起,將針對多次頻繁轉手等涉嫌炒高房價的交易案件,展開全面查核,不但補稅還要處罰。財政部指出,國稅局挑選的查稅對象,目前並不特別限定是高價豪宅,而是以多次轉手為主要目標。立法院要求一個月內研議對市價逾5,000萬元以上的豪宅查稅,將會交由國稅局納入選查的範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要求財政部、內政部、經建會等部會,就社會住宅與國有土地利用暨政府房價政策專案報告,並通過立委賴士葆等提案。內容包括針對現行高房價政策,財政部應會同相關單位,在一個月內研議房屋價格逾5,000萬元,且半年周轉一次者,就其出售房屋的交易所得,採實價課稅。購買預售屋者,在辦妥所有權移轉登記前轉售者,也須負擔相關稅負,藉此抑制房市炒作。財政部指出,一般正常的不動產交易案件,其土地部分享有免稅,不必課徵所得稅,房屋部分則視出售者有無提出買進成本資料,沒有成本資料者均按財政部所訂的財產交易所得額標準計算所得課稅,其課徵稅基是較低房屋評定現值。若屬被國稅局選定的異常交易案件,國稅局都會蒐集資料,調查資金流程以取得買賣雙方的實際成交價格後,按實際交易價格對賣方課所得稅。【記者黃啟菱/台北報導】政府擬對市價逾5,000萬元,且半年內周轉一次的房屋成交案件,採取實價課稅原則,房地產業者昨(8)日多表示,市值如何認定?實價又如何查到?政府政策應有持續性與平穩性,不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Monday, November 8, 2010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1.08 03:03 pm
美國印鈔救市,惹惱了各國,讓本周四、五 (11、12日)即將在韓國首爾登場的G20會議格外引人注目。尤其在中國人行公開放話不排除以升息對抗美國印鈔引發的通膨壓力後,韓國、台灣央行的強勢阻升匯價,及韓國、泰國出現的抗議動作,和巴西、南非、德國等官員對美國的批判,讓這場G20大會,似乎漸形成G19與G1(美國)間的對決新局。美國宣布量化寬鬆QE2影響,全球各國莫不認為美國的輸出通膨動作正在破壞全球的多邊合作和各國的金融、物價安定。以香港為例,香港股市上周大漲1800 多點,漲幅居亞股之冠,就連中國人行也都擺明了將以升息對抗美國印鈔引發的通膨,也讓台灣央行在今年12月底理監事會是否將會有進一步升息的可能。在即將登場的G20會議前,韓國內部已經提前展開G20會議的抗議熱潮,泰國也出現因為了防範國際熱錢而出現抗議課徵資本利得預扣稅的抗議事件,看得出美國這回在G20大會上將難逃各國的「共同譴責」。人民幣近日走勢展現相對抗漲,今早走勢重回6.6670價位,泰銖在資本利得稅的壓力下,今早也守在29.60左右價位,顯示面對新一波的量化寬鬆釋金壓力下,各國央行正謀求有效的解決方案。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unday, November 7, 2010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報╱2010.11.07 04:56 am
前總統陳水扁涉及二次金改貪汙案一審獲判無罪,綠營雖低調回應,但前立委林濁水昨天直指北院合議庭認定陳水扁是「虛位總統」的見解有誤,「這樣解釋憲法是錯的!」林濁水表示,經過修憲,總統對行政院長的提名權已經變成「任命權」(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同意權也已取消),且總統在任命行政院長之後還有「免職權」,當然不是「虛位總統」,難怪判決理由會被抓到把柄。至於北院合議庭認定總統除憲法本文規定的締結條約、宣戰、媾和等權之外,依憲法增修條文,行政上僅兩岸、外交、國防為總統權限,林濁水也不認同。林濁水認為,依憲法及增修條文,總統絕不僅有兩岸、外交、國防等職權,頂多可以說他在兩岸、外交、國防上「有較大影響力」;例如總統可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決定國家安全大政方針,而經濟、財政也可能是「大政方針」之一,怎麼會「無權」呢?林濁水表示,台北地院判決後,很多人從藍綠角度來看問題,甚至分析對五都選舉的影響,但更該在意的是,我國憲法經過多次修正,「憲政爛仗一路打下來」,連法官都搞不清我們的憲政體制與總統職權,這個問題比陳水扁是否有罪,或者藍綠哪一方會在選戰中得利,都來得重要。他認為,像陳水扁這樣的案例,若在西方先進國家,早就「政治解決」了,例如所屬政黨會逼其下台,或者將其彈劾,不會走到司法解決;但我國國情不同,政治不解決或沒有有效解決途徑,使得民眾期待司法,「結果司法又解決不了,變得沒完沒了!」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aturday, November 6, 2010
Untitled
【聯合報╱2010.11.06 03:18 am
二次金改案宣判,陳水扁被判無罪,關鍵何在?翻遍判決書,說穿了就是合議庭採形式上認定,憲法未明文規定金控合併是總統職權,陳水扁就算收錢為特定金控業者合併案下指導棋,不算是總統職權,就不構成「職務上收賄罪」。合議庭的無罪見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證明司法真是獨立的,不受政治干預;連馬英九都被寫進判決書,現在還有哪個總統敢干預司法?,但從另個層面來看,判決書大肆討論憲法層次問題,是否也僭越大法官釋憲的範圍?特偵組當初是以貪汙治罪條例的「職務上行為」收賄罪起訴扁珍,所謂總統的「職務」到底是什麼?因為憲法沒有明文規定,一般討論我國總統的職權,就出現要採實質上、還是形式上的兩種認定。合議庭採用後者見解,因為憲法沒有明文規定總統的職權包含金控事項,陳水扁涉及金控合併,即使介入收錢,沒有「職務上行為」的問題,也就不能算是犯罪。合議庭承認,我國長久以來是強勢總統權威統治,獲有多數選票支持的總統,包山包海、無所不管,常有違反憲法的情形;但憲法規定,總統該做的事,只限於大法官解釋的列舉內容,即國防、外交兩岸及國家重大變故方針。合議庭認定總統的職權不包括金控合併,縱使扁珍承認收了金控業者的錢,阿扁表態支持國泰合併世華銀,主動打電話給李庸三,甚至要馬永成向富邦金的蔡萬才傳話,種種干預金控業合併的作為,都因不屬於總統職務上行為,一筆勾銷。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二次金改和扁家洗錢案昨天宣判,陳水扁、吳淑珍和金控業者都獲判無罪。台北地院認定,金控合併並非憲法列舉的總統職權,金控業者付給扁家的六億一千萬元,與總統職務行為沒有對價關係。判決指出,縱使陳水扁有介入金控合併,約見或致電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庸三,指示支持國泰金併世華銀,並要富邦金退出;甚至派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馬永成要財政部長林全促成元大證併復華金,這只能說明扁逾越總統職權,但不構成犯罪。特偵組去年底起訴指控,陳水扁、吳淑珍利用金控併購案,向國泰蔡家、元大馬家索賄七億元以上,扁、珍涉犯收賄罪,扁家子女、國泰世華副董蔡鎮宇、元大馬志玲、馬維建等人協助扁家隱匿貪汙所得,涉犯洗錢罪。審判長周占春、受命法官林柏泓及陪席法官何俏美組成的合議庭認為,總統的職務上行為,牽涉憲法規定,綜合憲法、大法官解釋及國內法政學者論述,我國憲法對於總統職權是採列舉規定,行政院長的職權採概括規定。合議庭指出,金控合併事項,並不是憲法列舉的總統職權;陳水扁打電話給李庸三、傳話給蔡萬才等行為,與總統職權行使無關。判決指出,「職務上」的收賄罪,依最高法院見解,必須是公務員法定權限範圍內的行為,扁被控的犯行,既然不是總統的法定職權,也就不構成職務上收賄罪。至於陳致中、陳幸妤及金控業老闆被控的洗錢罪,合議庭認為,依洗錢防制法規定,被漂洗的錢必須是「重大犯罪所得」,檢方無法證明扁家在國泰世華保管室內的鉅額現金是不法所得,因此判決被告都無罪。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Friday, November 5, 2010
第二次逃不過之財產損失風險
* 中國時報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召開的兩天貨幣決策例行會議三日結束,聯準會並宣布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QE2)政策,金額達六千億美元,以期降低長期利率,推高長期公債價格,並刺激投資與消費,達到提振美國經濟成長的目標。
消息傳出,全球股市紛紛上漲;市場認為資金寬鬆,股市可受惠,因此聞聲上漲。周四美股開盤大漲二○一點,上漲幅度超過一.八%,歐洲英、法、德等主要股市也上漲一.五到二%左右,亞股亦收紅。但對正力抗貨幣升值壓力的各國央行而言,QE2會讓美元走弱,熱錢更多,加重各國貨幣升值壓力。台幣昨日在盤中即升值四.一角,央行尾盤干預使升值幅度縮小到六分,其它亞幣也以升值回應。
聯準會將擴大「公開市場帳戶」(SOMA)持有的資產組合規模,由FOMC授權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公開市場交易台」(Open Market Trading Desk),在未來八個月購入六千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平均每月收購七五○億美元。
FOMC並將委派公開市場交易台,把到期抵押貸款債券的本金再加碼投資,收購兩千五百至三千億的美元國債。換言之,這一波QE2的操作總金額將達八千五百至九千億美元。
不過就規模而言,QE2購入的資產仍少於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實施之第一波量化寬鬆的一.七兆美元水準,市場原先預估QE2金額為五千億美元。
FOMC在決策例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聯準會將「持續評估購買國債的步調與資產收購方案的規模,同時將調整方案內容,以因應促進就業與價格穩定的需求。」而聯準會也將「繼續關注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發展,並在必要時動用其政策工具,以支撐經濟復甦」。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四日在《華盛頓郵報》言論版撰文指出,此一手段過去曾緩解金融危機,目前看起來仍將見效。
有專家示警說,QE2恐將引發通貨膨脹。但聯準會認為,美國當前並無通膨之虞,反倒有通貨緊縮之憂,因為經濟體閒置產能過多,失業率高達九.六%外,房市空屋超過一千四百萬戶,製造業有二八%產能未善加利用。
FOMC中唯一投票反對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的成員、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霍尼格曾指出,聯準會此舉是「與惡魔討價還價」。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倒是盛讚聯準會的決定十分「果敢」,並稱此舉史上前所未見。
Thursday, November 4, 2010
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0.31
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為整頓部分房地產中介業者不受規範的市場行為,本周將討論「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預期不久將正式公佈。北京新京報報導,住房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沈建忠30日在2010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發展年會中表示,為改變行業規範的缺失,該部將在本周會議上專門討論房地產經紀的管理辦法。沈建忠說明,該管理辦法將規範房地產經紀人員、機構、活動,違規行為監督與資金監管等方面,目的是使房地產經紀業能按規則來運作。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2010年10月27日蘋果日報 繼針對北市4至5樓老公寓,最高可享2倍容積獎勵後,昨日市府再針對16處私有市場釋利多,只要基地擴大達605坪以上的市場用地都市更新案,也能享有最高2倍容積獎勵,但不超過容積率500%。適用的北市16處私有市場多集中在士林、北投區,其中近天母聖道兒童之家、目前地下1樓為松青超市的三玉市場,因基地面積達1300坪,最受矚目。
須在7年內開工北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規劃科科長汪禮國說,北市石牌市場、民生市場因緊鄰商業區用地,容積率在560%以上,改建誘因大,但其他私有市場都緊鄰住宅區用地,若以住三容積率225%計算,改建成功機率低,因此祭出容積獎勵,希望吸引民間投資者一同改善市容景觀。市場預期,佔地達1300坪的天母三玉市場、大安區的忠孝市場最受注目。
不過也有申請限制,汪禮國說,若基地小於605坪,須連結周邊土地合併達605坪才能申請;若市場地本身就已超過605坪,不能分割掛件,要將全市場基地併一案申請,從公告後3年內受理申請,須在7年內開工。
2樓以下為市場
北市16處私有傳統零售市場北市16處私有傳統零售市場目前在台北市16處私有市場中,北投區的石牌市場、知行市場已有宏泰集團、以及元霖建設分別向台北市市場處簽定BOO(Build-Own-Operate,指興建、擁有、營運)。市場處人員指出,民間機構可擁有建設所有權,但建商開發前須報請市場處審核,依規定要在1至2樓,或1樓及地下1樓規劃為市場,並委託第3人經營。至於士林區的雨農市場、文山區的民生市場,則已有民間投資人積極介入。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本市921及331震災危樓除北投區尊賢街1案未採更新程序已重建完成外,其餘採迅行公告劃定更新地區辦理都市更新共計12案,其中9案已進行拆除或完工作業,其餘3案均已進入更新程序,報載並非事實,特予澄清。後續本府仍持續積極主動協助,對尚未完成更新個案協助相關更新作業,使住戶得以早日進住。都市更新處表示,本市因88年9月21日及89年3月31日2場地震造成災損建築物,經認定須迅行辦理災後重建者,已陸續於89年6月26日、91年11月19日、93年7月19日依都市更新條例第7條規定迅行劃定更新地區(共計12處),鼓勵以都市更新方式辦理重建,包括:東星大樓、豪門世家、慶福大樓、晶宮大廈、台北金融中心大樓、國泰攬翠天廈、勝利大廈(以上7案已完工)、尚華仁愛大樓、世和大樓(以上2案進行施工中)、松園大樓、社子街10號、合發社區(以上3案進行更新程序中)等,故有關報載與事實不符,特此澄清。更新處後續仍將持續針對尚未進行拆除重建案件,將持續關切並予以必要之行政協助,使住戶早日完成重建進住。另外,媒體對於信義區信義路四段、基隆路口的富貴角大樓,遲遲未完成改進,質疑市府執行力之報導部分,查該案迄今仍屬「黃單」建物無立即危險,前經所有權人意見整合始於95年自行申請劃定更新單元,並經本府於95年11月3日公告更新單元,與前述12案之劃定更新法令依據不同。該案復經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溝通整合協調獲得共識後申請成立都市更新會,迄98年1月7日始擬具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向本府申請報核,提經99年2月8日本市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第31次會議審議時,因該大樓所委託之規劃建築師未依建築技術規則及都市更新相關法令就高層建築之專用出入口緩衝空間、高層建築落物曲線與後院深度之高度檢討,經決議請更新會及建築師仍應依現行法令檢討本案建築設計再行續審,而都市更新處為協助本案順利推動,業數度邀請更新會及建築師檢討法令事宜,並經市府相關單位數次研商持續協助中。因此,本案係實施者申請內容不符法令規範致未能依法核准進行更新,與媒體報導所謂執行力毫無關連,特再予澄清。後續如經實施者與建築師檢討修正計畫,在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及都市更新相關法令前題下,本府自當全力協助該大樓更新作業,使住戶得以早日進住。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uesday, November 2, 2010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1.02 02:36 pm
全球網路搜尋龍頭 Google 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訴訟,控告美國內政部偏袒微軟,刻意阻撓Google參與美國內政部的共同作業軟體競標案。在上周提出的訴訟文件內,Google 和其政府合作夥伴 Onix Networking Corp 宣稱,儘管先前有跡象顯示,Google 有資格參加這項投標,但內政部仍在電子招標公告中提出要求,限制僅有微軟的科技項目可參與。Google因此認為,美國政府在內政部的共同作業軟體競標案中刻意排除谷歌產品,有偏袒微軟所出產品之嫌。美國內政部有8萬8000名員工,此競標案針對其內部電子郵件、行事曆及文件的共同作業系統而來。Google表示當初被告知競標案會「完全開放競爭」,但招標書上要求,「指名只有微軟商業生產力線上套組(Microsoft 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 BPOS)可參與競標。」Google表示,公司提告是基於「規範過分限制競爭」且違反美國法規。「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內政部合約估計值5800萬美元,約期5年。Google 表示,公司的代表從去年 6 月開始,已和內政部官員接觸聯繫,希望對其科技需求獲得更深入的了解。Google 要求申請強制令,防止內政部在招標程序中作出任何限制,以達成符合法律規定的開放性商業競爭過程。雖然 Google Apps 的應用程式業務收入,對公司來說相對規模較小,但對 Google 發展前景仍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Monday, November 1, 2010
Untitled
自從2008年9月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二次「全球化」營造的太平盛世突然變了調。如今各國在合力清理華爾街貪婪所埋下的地雷後,重新面對各自的發展困境,應變態度因而從齊力斷金轉為交相指責,尤以美國指控中國壓低人民幣匯率,導致兩國貿易失衡,更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在美中(G2)交鋒中,國際股匯市震盪,熱錢伺機流竄,不僅大賺波動財,更推升商品與房產泡沫;新興國家央行為了防止資金泡沫破滅損及經濟復甦,勉力阻升以求匯率相對穩定;擔心美國聯準會印鈔票印過頭的人竟然倒貼,也要搶買通膨公債。 蹺蹺板的兩端,一端是只問利益不管道義的熱錢,一端是維護國家權益優於國際穩定的各國政府,形成左右擺盪劇烈、令人膽戰心驚的財經現況。有人稱之為投資「新常態」,有人則憂心這是全球化逆轉的前兆。以史為鑑,第一次全球化終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前列強「東風吹,戰鼓擂」的叫陣局面,的確讓不少人產生瀕臨戰爭的危機感。 理論上,全球化的最高境界是「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過去兩次全球化雖未臻此化境,但確實有助於提升全球經貿擴張速度。根據統計,1870~1914的第一次全球化,全球貿易平均每年成長4%,全球GDP平均年增1.3%,是1820~1870年均增幅的2.45倍,美日德三強乘勢崛起。 第二次全球化從二戰後的1950年起算,到1970年代末為初階段,期間創造不少經濟奇蹟,包括美國鞏固世界霸主地位、戰敗的德日浴火重生,而台港星韓等四小龍的奮起,對亞洲更是別具意義。 70年代末迄今,是為第二次全球化的第二階段,此期間歷經中國改革開放、蘇東波浪潮與資訊科技革命,國際經貿交流之頻繁更甚以往。尤其冷戰結束後的這20餘年間,以中國為主的世界工廠,讓歐美跨國企業得以架構出全新的全球運籌體系。在世界工廠的廉價生產成本支撐下,全球共享了一長段罕見的低通膨穩健成長期,有別於70年代因兩次能源危機而遭通膨赤燄紋身的慘痛經驗。 據統計,1973~2007年的全球貿易平均每年成長11%,貿易總額占GDP比重由22%勁揚至42%,跨國資本流動總額對全球GDP 的占比,更從5%躥升至21%。美國仍然是這波和平紅利的最大受益者,但中國崛起牽動東西情勢,有人視為西消東長的轉捩關鍵,有人則認為是對當前世局的重大挑戰。 第二次全球化締造的經貿榮景在金融風暴後化為泡影,也勾起兩次大戰間「全球大蕭條」的血淚記憶。世人首度真正驚覺到全球化的「可怕」:在跨國間流動的資本,除了有助於成長的直接投資,原來還有包藏禍心的龐大熱錢;美國聯準會無止盡印鈔票救市,更助長了熱錢的囂張氣燄。 身為強權的美國卻也滿腹委屈,財政部長蓋特納在逼升人民幣之後,又大談以匯率手段消弭全球經濟的不平衡。蓋特納口中的不平衡貿易,指的當然是中國為主的出口導向經濟體,大賺美國貿易財,讓美國承受巨額的貿易逆差。從絕對數字來看,蓋特納言之有理,卻忽略了全球分工的現實。美國跨國企業未來就算不給中國代工,也會揮師到東南亞等其他工資低廉的地區;換言之,三角貿易所創造的貿易順差,只會從中國轉移陣地,不會回歸美國本土。況且,國家有分大小,發展策略互異,彼此截長補短,與其說不平衡貿易是一種扭曲現象,不如視之為全球化的一種結果,適度矯正可矣,想要完全消除逆差則不啻奢望。 然而這樣的邏輯,放在民族國家的利益下,終究是有理說不清,也因此下半年以來G2匯率與貿易角力戰越演越烈,國際貨幣基金(IMF)與G20的調停功能也因而無從發揮。 從政治現實看,IMF與G20就算想當G2的和事佬,也是力不從心。G7論壇在被G20取代前,最大的「成就」是"agree to disagree",唯有尊重彼此歧見,才有存異求同的可能。兩強相爭下的IMF與G20若能發揮"agree to disagree"的作用,已屬難得。 由此觀之,G20財長日前發表公報強調各國將努力避免貨幣競貶,可說是一種「應然面」的宣示,而多個會員國央行在會後的干預行為,也不該遭批為輕諾寡信,畢竟他們只是阻升而非競貶。繫鈴與解鈴的關鍵,仍在G2兩強。 瀕戰不等於終需一戰,但因為已逼到懸崖邊,又有兀鷹虎視眈眈,可轉圜的空間變小。我們當然希望結局是「G2同榮」,全球化通過危機考驗後再進階,一如中國在G20財長會前升息,蓋特納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歧山在G20財長會後密談,被國際輿論視為各讓一步的識實務發展。 怕只怕擦槍走火,演變為「G2同籠」,迭次築起的關稅壁壘造成全球化逆轉。儘管情勢惡化到以武力解決的機率比中樂透頭彩還低,但如果真的發生,套用當前的流行語,那將是舉世「百年一遇」的大劫難!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其實辦理都市更新具有以下幾點關鍵的益處:
(一)以多數決排除整合障礙:只要社區內都市更新同意的人數達一定比例以上,即可獲准實施,以避免更新地區少數產權整合困難之問題。
(二)建築容積率提高的獎勵:都市更新可獲建築容積獎勵,最高可達法定容積的一‧五倍(台北市最高可達兩倍),具有提高住宅供給並同時美化市容的雙重效應。
(三)公有土地得強制配合更新:公有土地在必要時一律得參與更新,或由政府主動規劃為都更區塊,避免造成不必要阻力。
(四)賦稅減免提高更新意願:針對更新期間、更新後之土地房屋、更新投資機構得給予稅捐減免,提高都市更新參與者之投資意願。
(五)都市計畫變更程序簡化: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擬定變更,牽涉都市計畫變更者,經更新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得先發佈實施,然後配合辦理後續都市計畫擬定變更程序。
唯目前審議程序繁複歷程過長,也是將來都更案件日益繁多時必須要排除的障礙。台灣都會地區土地利用已日趨飽和,人口成長率也日愈下降,以「都市更新」取代「都市擴張」已是必然趨勢!
據統計,臺灣地區屋齡達40年以上的老舊住宅約有175萬戶,早期興建的設施與空間已經無法符合老齡化社會及無障礙居住環境的需求。況且台灣都會地區土地利用已日趨飽和,人口成長率也日愈下降,以「都市更新」取代「都市擴張」已是必然的趨勢。但也因為都市更新受到政府的獎勵措施所激勵,引起民間對老舊社區土地持分大的公寓一陣搶購風潮,根據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統計台北地區在2009年第三、四季主要行政區包括大安、信義、中正等行政區,幾乎半數以上的老舊公寓均價高於同齡大廈,原因無它,就是都更議題帶動土地持分大的老舊公寓之搶購風潮,一坪單價創出百萬元以上的個案不在少數,因為土地持分大的高單價公寓已經被有心的投資人搶先收購一空,而大家都在等著建商來談,對於都更整合的速度反而造成延滯性的障礙,加上北市在今年八月提出都更政策最高達兩倍之獎勵措施,讓一些進行中個案的住戶自漲身價,釘子戶越來越多,都更個案推動更是雪上加霜,立意良善的獎勵對計畫實施者未蒙其利先蒙其害,最後可能弄得兩敗俱傷,這種前車之鑑也是未來投資都市更新的良好借鏡。對於想投資都市更新的散戶大眾更要三思後行,若要靠短線獲利可能難上加難,對於長達五年以上的投資報酬率與成功率不得不精打細算、從長計議,以免投資套牢血本無歸!【台灣不動產交易中心 總經理李同榮】
本文刊載於10月11日UDN、鉅亨網等各大網站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unday, October 31, 2010
Untitled
報載台灣的寬頻舖設比例在近年來進展緩慢,而星、港、韓等地在近年卻突飛猛進,相形之下台灣寬頻布建已經落居四小龍之末。有人將台灣寬頻布建的遲緩歸咎於中華電信,因為寬頻的「大水管」終究操在中華電信手中。當中華電信對於寬頻申設收費昂貴時,民間的布建速度當然就快不起來。 論者將矛頭指向中華電信,當然不能說錯。但是中華電信只是交通部轄下的一家公營公司,是個層級不太高的棋子。然而固網寬頻舖設所牽涉的絕不只是中華電信的利潤而已,而關乎台灣的整體數位政策。寬頻布建其實只是國家資訊網建設的起點,它涉及吳院長念茲在茲的數位匯流、三網合一、雲端商機等重大產業利益。但最重要的是,這些資訊網路的硬體布建,相當程度決定了網路上的軟體發展誘因。一旦台灣因硬體布建落後而在文化、電視、電影、資訊、電子書、電子商務、資訊安全、雲端儲存等各方面都處於落後時,那麼不要怪我們危言聳聽,台灣就面臨一個「文化亡國」的危機。 念歷史的人都了解,史觀與歷史詮釋權,往往為當代權力強者所壟斷。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但是常態,王者更能對以往的歷史軌跡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解說,甚至以此定調版本主宰後世的歷史書寫架構;這就是西諺所謂「決定現在的人決定過去」。在數位時代,文化霸權模式已經有所改變。我們大致可以這樣說:誰掌握硬體平台,誰就控制了軟體內容。網路背後所涉及的文化主體爭奪,關鍵就在於此。 讓我們舉一則電子網路時代的實例,給馬政府高層一點感覺。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最權威的百科全書,是大英百科全書。該書在上個世紀末還是以紙本發行,一套售價一千五百美金。在電子資訊發達之後,微軟公司買下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百科全書公司Encarta的版權,將它全數掃描為光牒,使之以不到五十美金的價格向外販售。短短數月之內,該版「不權威」的百科全書大賣,而大英版「權威」百科全書全面滯銷。當全世界各地人民都買微軟版百科全書時,越來越多的人都以微軟百科所載內容口耳相傳,久而久之,還有誰認為大英版是「權威」的版本?就這樣,大英百科全書的正確性與權威性,就被擁有網路優勢的微軟版給搶走了。 微軟之例或許讀者覺得遙遠,但網路上當今盛行的「維基百科」大概是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搜尋是免費的,也採取開放的態度,採納全世界各類專家的修正。於是,維基百科等於是利用網路的雙方溝通特性,促成數億網民共同來修正更新其內容。這樣的開放更新能不能在正確度上擊敗百年老牌大英百科,我們不敢斷言,但無論如何,維基百科由於是網路版本免費流通,在絕大多數人民的認知上,它的內容就是正確的參考,其權威性絕不亞於大英百科全書。我們說誰掌握數位平台硬體,誰就掌握數位內容,就是這個意思。 評論到這裡,我們就已大略看出網路資訊平台的威力了。即使如大英百科這樣的老字號權威工具書,都不敵網友的全面攻堅,更何況「文化詮釋權」這麼空泛而概念模糊的未來概念。但是一切網路平台的布建,都需要時間,都要經年累月才能完成。網路寬頻布建的越廣,軟體業者利用平台所能創造的利潤與商機就越大,久而久之就能激發出豐碩的軟體內容。相反的,如果平台搭建緩慢,則國內人民只好去他地的平台搜尋利用,不但把大好商機送給別人,甚至可能對文化內容的詮釋權全面繳械。到了那個地步,再做改變也來不及了。 台灣是資訊大國、ICT學研及產業基礎深厚。資訊產業原本是台灣最大的優勢、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優勢。這方面我們若是不把握、不積極、不加油,將來不但可能輸掉產業先機,也可能輸掉文化。行政院必須要扛起責任,要求NCC、科技組、文建會、交通部,趕緊謀求補救。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Untitled
- Martha Washington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聯合報
牙醫師公會推動「國民口腔健康促進法」立法將口腔疾病納入健保,被控涉嫌花兩千四百萬元行賄蔡煌瑯等八名立委,台北地院審理認定立委收的錢屬於政治獻金,與立法沒有對價關係,昨天判決八名立委都無罪。先前中藥商公會行賄立委,讓立法院修法通過中藥商有調劑權,台灣高等法院九月改判,涉案八名立委七年至十年徒刑不等。牙醫師、中藥商公會分別遊說立委修法、立法,卻出現截然不同判決。合議庭指出,牙醫師公會推動「國民口腔健康促進法」是有利國民健康的法案,並沒有獨厚圖利牙醫師,朝野也無重大爭議,立委只是督促政府注意口腔健康。中醫師公會則是中藥商全聯會企圖透過修改「藥師法」,讓中藥商不需經過證照考試即可擁有調劑權,存有特定利益,才被判刑。台北地院判決九名被告全部無罪,其中八名立委是蔡煌瑯、趙永清、張蔡美、邱創良、楊富美、廖本煙、李明憲及李鎮楠,及代蔡煌瑯收錢的胞兄蔡朝正。特偵組起訴指控,九十年間牙醫師公會全聯會耳聞二代健保規畫擬將牙醫排除在健保基本保障之外,憂心影響牙醫師執業收入,經公會幹部奔走,並透過立委提出「國民口腔健康促進法」草案,委請蔡煌瑯領銜提案。公會為加速推動立法,召開臨時會,決議動支會員繳納的「社會運動基金」,以每名立委五十萬元到三百五十萬元向立委遊說。法院審理認為,蔡煌瑯在九十一年四月就已提案立法,牙醫師公會是在九十一年十二月提出「社會運動基金」,九十二年一月公會才成立小組決議金錢遊說,行賄時間點不符,不能證明蔡煌瑯在提案前就收受牙醫師公會賄款。合議庭指出,這項法案立意良善,牙醫師公會並未得到不當利益,立委收的錢是政治獻金,不能說立委支持該項法案就認為構成期約收賄犯罪,立法與收受政治獻金,兩者並無對價關係。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Friday, October 29, 2010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0.29 08:18 am
東南亞國協(ASEAN)28日在越南河內舉行高峰會,會中呼籲會員國在貨幣政策上採取更一致的立場,以避免各國競貶貨幣,保護維繫東協經濟命脈的出口業。下月將派代表出席20國集團(G20)高峰會的東協,利用河內峰會先凝聚共識。印尼、泰國和菲律賓要求東協各國採取共同的外匯立場,以提升東協在國際舞台的發言權。東協最大的五個經濟體的貨幣近來大幅升值,幅度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印尼外交部長馬提說:「我們已鼓勵東協對匯率情況擬出共同看法,我們必須確定不會有某些國家為了保護出口業,就以人為方式將匯價維持在特別低的水準,進而釀成無心的失衡。」東協將派代表參加下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G20領袖會議,20預料將在會中商討如何避免各國競相貶值貨幣。馬提說,印尼希望十國對於匯率要有共同看法,才能在G20會議中「取得一席之地」。菲律賓總統艾奎諾的發言人卡蘭當向記者表示,協調彼此的行動比單一的政策反應來得有效。今年來菲律賓披索兌美元大漲7.1%,泰銖強升11.1%,印尼盾漲5.3%。卡蘭當在艾奎諾會見泰國總理艾比希後說:「目前關注的是,若泰銖和菲律賓披索持續走強,出口數據可能減緩。兩國出口商都抱怨匯率導致利潤和營收縮水。」中國、日本、南韓29日將加入東協十國,舉行第13屆「東協加三」會議,30日印度、澳洲、紐西蘭領袖也將共襄盛舉,召開第五屆東亞峰會(EAS)。原定29日舉行的中、日、韓三國財金官員會談已確定取消,日本媒體引述官員說法報導,北京因為禁止稀土出口引發爭論而取消三邊會談,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這是會議時程衝突所致。【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大陸外交部28日宣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訂11月4 日至7日訪問法國及葡萄牙。由於法國將於明年1月接掌G20 輪值主席國,胡錦濤可望與法國總統沙克吉討論雙方如何增進G20對國際金融議題的影響力。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Untitled
2010/10/18【網路地產王/ 自政府停止標售大面積國有地後,建商除了往法拍市場獵地外,就屬地上權的招標最熱門,九月份敦南地上權標售案權利金就高達11.89億元。15日國產局公告招標包括仁愛路巷內、杭州南路與內湖的三筆土地,最受人矚目是位於仁愛路巷內的土地,面積538坪,底價為8.4億元,換算土地每坪權利金底價為 155.5萬元,是否吸引建商搶標值得觀察。
此次標售的仁愛路巷內土地,地理位置佳,靠近SOGO百貨,距離上次標售的敦南派出所BOT案不遠,具備開發高端住宅潛力,對於建商來說,是筆難得一見的好標的。不過此次標售屬於地上權模式,且規範不得以信託方式讓與第三人,未來是否可循京站模式開發,或者發展出新的開發模式,都是未來值得觀察的重點。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此筆土地賣相極佳,雖然用途不像其餘兩筆土地有所設限,不過規定不得以信託方式讓與第三人,讓興建住宅推案出售的困難度增加不少,是否朝向興建類似「新光傑仕堡」的高端商務型住宅,是未來觀察的重點,而該筆土地標售能否吸引建商搶標,對於市場具備有指標意義。■ 限定用途地上權 投資效益待觀察 第二筆位於杭州南路的土地,基地面積約為349坪,權利金底價為2944萬元,門檻並不高,不過限定僅能當做學生住宅出租,且興建房型每房實坪為5~8坪,最多每房居住2人,收費標準每實坪不超過1200元。 蘇啟榮指出,國內最擅長學生宿舍BOT經營模式,就屬於太子建設,目前太子建設已經有台大與成大的兩大BOT案,而該筆杭州南路的土地,有機會吸引太子建設這類有經驗的開發商進場投標。 至於最後一筆內湖靠近公視的土地,基地面積達2379坪,權利金底價約為4.3億元,規定得當作銀髮住宅,每間房間實坪8~12坪,每月每實坪上限為 2500元,蘇啟榮指出,台北市可以借鏡的銀髮住宅開發案例有限,不過該筆土地位於東湖,不僅可以就近使用三總與康寧醫院的醫療資源,有條件興建銀髮住宅使用,至於如何找個有經驗且有意願的經營團隊,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聯合晚報╱2010.10.27 捲入新生高案的台北市秘書長楊錫安,上午由證人轉為被告,令案情有重大發展。據了解,檢察官會將楊錫安轉為被告的原因,是解讀本月5日搜索楊的辦公室及住處,查出一份關鍵的電子郵件檔案,檔案內透露出涉及犯罪玄機,因而轉為被告。據調查,新生高案經6次流標,台北市政府97年3月11日舉行第1465次市政會議,當天會議主席為台北市長郝龍斌,決議事項第4項指出,「新生高架橋改善暨中山二橋拆除及新生高架北端引道工程等二項工程招標案,亦請儘速完成,避免工期延宕,衝擊花卉博覽會之推動時程」。檢方查出,楊錫安發電子郵件給廠商,希望廠商來投標,同時間,前台北市副長林崇一找來營造公會會員開會研究,會員均認為市府出的16億5000萬元底價過低,工信工程公司由於是營造公會理事長,代表會員回信給楊錫安,在郵件上註明「參考價格」,果然,標案不久後即訂出19億5000萬元底價,最後由工信以 18億5660萬得標。檢方認為,如楊錫安單純邀請廠商競標,不涉犯罪,不過,他收到的電子回郵上標明工程「參考價格」,懷疑楊錫安接受廠商建議,催促新工處拉高底價,楊既使沒有收取廠商利益,也與廠商有不法的犯意聯絡。檢方認為,工信、長鴻、皇昌在新生高工程第6次開標時,明知不可能得標,卻甘願犧牲鉅額保證金,故意填載高於招標公告的工程款,造成新工處後來以3家投標金加總除三,廠商被認定「哄抬」工程款,涉嫌圍標,檢察官也一併偵處。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Untitled
央廣 更新日期:"2010/10/27
日本首相菅直人27日宣布,日本將在未來3年提供2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保護生態系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Biodiversity Convention)的成員國從18日起,在日本名古屋進行12天集會,為保護面臨瀕危的野生生物訂定新的目標。菅直人在會中宣布了上述消息。他表示,日本將推動一項生命和諧方案(life in harmony initiative),支持開發中國家彙整與更新他們的國家戰略,並且付諸落實;從2010年起,未來3年,日本將對開發中國家提供總額20億美元的援助。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Sunday, October 24, 2010
Untitled
* 工商時報 ■“Galapagos”is used as an umbrella adjective in Japan to describe the country's growing isolation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加拉巴哥」是接近南美洲赤道群島名稱,生物學大師達爾文認為,加拉巴哥群島上生物由於與世隔絕,反倒自行演化出與大陸同類生物不同的物種。 身為亞洲經濟大國,日本社會近幾年正面臨「加拉巴哥症候群(Galapagos syndrome)」。由於經濟長年低迷、政情動盪不安、面對民主黨執政後的失望、人口減少,以及擔憂日本在全球地位不保的焦慮情緒不斷增加,一個巨大的集體意志消沈現象,在日本社會中蔓延開來。 鎖國政策 吃足苦頭 「加拉巴哥症候群」一辭最初在於形容日本獨一無二的手機進化史。日本手機發展始終走在時代技術的尖端,人們可用手機去販賣機買東西、坐電車、計程車、看電視等。奇特的是,手機特色及功能卻與世界標準不同,日本手機廠商往往只看見本地需求,鮮少考量到海外需求,自然也從未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這樣的惡性循環,已讓日本手機廠商嚐到苦頭。經濟衰退使得日本手機需求大幅萎縮,日廠才驚覺多年鎖國政策的後果,現在想要將觸角伸向海外,全球大廠早已各據山頭。 不僅是手機產業,如今整體日本社會似乎都感染「加拉巴哥症候群」。愈來愈多日本人彷彿離群索居地住在島上,將自身隔絕於外。 現今許多3、40歲、正值工作和養家年齡的日本人沈迷於線上購物,減少與社會連結的機會,被專家評定為開始自我孤立的一代,更嚴重的,就是拒絕與社會接觸、自行封閉的「繭居族」。發明此一名詞的日本心理學家齊藤環(Tamaki Saito),在1998年時估計這類人口約達100萬人,但據日本官方網站近期顯示,這類自我封閉的人口目前已增至約360萬人,占總人口的3%。 閉門造車 不願改變 日本經濟長年低迷,是導致加拉巴哥症候群的原因之一。日本失業率持續盤旋於歷史高點,經濟動盪的氛圍、擔憂丟了飯碗的不安全感,彌漫無數日本就業人口心中。 然而,問題在於日本民族性格中的保守,使得年輕人不敢踏出冒險的步伐。愈來愈少日本學生赴海外留學,亦可以引用「加拉巴哥症候群」的症狀作為解釋。1位旅居紐約的日本社會學家認為,尤其是現在日本年輕人變得更內向,對於赴海外工作或留學裹足不前。 這樣的風氣鋪天蓋地影響日本人民、企業、甚至包括研發與競爭能力。已有專家發現,日本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國際合作的意願與能力,使得形成閉門造車的局面。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日本專家拉赫曼(Jean-Pierre Lehmann)曾提及,近年來日本車廠豐田經理人面對海外來訪的高層,已毫不掩飾其高傲的態度。另有專家示警,日本研究界也像極了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物種,悶著頭在島內自行進化,卻與國際社會隔離。 日本社會「加拉巴哥症候群」恐將使原本就低迷的經濟更加疲弱,但令人玩味的是,許多日本人仍情願留在加拉巴哥群島內面臨持續性的衰退。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By NATASHA SINGER Published: October 16, 2010
good news: We’re living longer, healthier lives than ever before.We’re already so used to the idea of greater longevity, in fact, that it may seem ho-hum to learn that boys and girls born in 2008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life expectancies of 75 and 81, respectively.Those life spans, however, represent a bonus of about three decades, compared with Americans born in 1900, according to a report last year from the Census Bureau. And, by the way, Spain, Greece and Austria fared even better, proportionally: Life expectancies in those countries doubl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Now for the bad news: At this rate, we can’t afford to live so long.And by “we,” I don’t just mean you, me and our often insufficient long-term-care insurance policies. I mean “we the people.” I mean the bureaucratic “we.”For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history, people aged 65 and over are about to outnumber children under 5. In many countries, older people entitled to government-funded pensions, health services and long-term care will soon outnumber the work force whose taxes help finance those benefits. This demographic shift also means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 whose treatment is estimated to cost $604 billion worldwide this year, is expected to more than triple, to 115 million, by 2050, according to a report this year by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 group representing 73 Alzheimer’s associations around the world.No other force is as likely to shape the future of national economic health, public finances and national policies, according to a new analysis on global aging from Standard & Poor’s, as the “irreversible rate at which the population is growing older.”How are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handl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boom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 and for the budget-busting expenditures that are sure to follow?For a majority, not very well.Unless governments enact sweeping changes to age-related public spending, sovereign debt could become unsustainable, rivaling levels seen during cataclysms like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World War II, according to the S.& P. report.If the status quo continues, the report projects, the median government debt in the most advanced economies could soar to 329 perc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y 2050. By contrast, Britain’s debt represented only 252 percent of G.D.P. in 1946,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the report said.So what is to be done?For starters, governments should extend the retirement age, says Marko Mrsnik, the associate director of sovereign ratings in Europe for S.& P. and the lead author of the report. Another no-brainer, he says, is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balance their budgets.Alas, private citizens often don’t see the logic in curbing public benefits in order to maintain national solvency. Witness France last week, where more than one million people took to the streets to protest pension reform that would raise the minimum legal retirement age to 62 from 60.Moreover, global aging experts say, measures like pension reform are inadequate, piecemeal responses to the giant demographic shift that is upon us.If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aging populations could lead to World War II-era levels of government debt, a solution to the crisis will require a mass-scale collaborative response akin to the Manhattan Project or the space race, says Michael W. Hodin, who is an adjunct senior fellow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d researches aging issues.Governments,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agencies, he says, will have to work together to transform the very structure of society, by creating jobs and education programs for people in their 60s and 70s — the hypothetical new middle age — and by tackling diseases like Alzheimer’s whose likelihood increases as people age.“What we need is a very fundamental and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that is proportionate to the social shifts that are upon us and that is truly innovative in the public arena, innovation that is driven by industry,” says Mr. Hodin.Here’s one simple suggestion: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compani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should take up aging as a cause, the way they have already done for the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 United Nations, for example, set eight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 ensu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and so on — for 2015, the list did not include ensuring the sustainability and equality of aging populations.“This is quite unacceptable that aging hasn’t been included in these goals,” says Baroness Greengross, a memb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in Britain and chief execu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Longevity Centre U.K in London.Here’s another suggestion: Governments with national health programs or other state coverage could start curbing the growth in medical spending ahead of the looming elderquake.If countries wait to act, says Peter S. Heller, a senior adjunct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they will have to scramble reactively to cut their budgets in response to burgeoning older populations, the way Greece, Ireland and Spain have done recently. At the same time, he says, politicians must also start educating citizens to understand that greater longevity may entail personal sacrifices, like increased savings and a willingness to pay higher shares of their medical and long-term care costs.But the carrot may be a better approach than the stick, says Laura L. Carstensen,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Stanford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 She describes her outfit a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 whose “modest aim is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human aging.”Rather than uniformly extending the retirement age, she says, government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could develop incentives that motivate older people to remain in the work force. Those incentives might include bonuses for people who work until they are 70, exempting employers from paying Social Security taxes for employees over retirement age, more flexible work schedules, telecommuting options, and sabbatical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Maybe culture needs to change first,” says Professor Carstensen, “and policy will follow.”FINALLY, some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may need attitude adjustments so they can view aging populations not as debt loads but as valuable wells of expertise.“I rather dispute your calling it a problem,” said Lady Greengross when I called to ask her how governments could better handle global aging. “It’s a celebration.”As one example of how to embrace aging populations, she cites an equality act, recently passed by British legislators, that prohibit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older people (among others) seeking goods and services like car rentals or mortgages. Separately, she says, Britain next year will eliminate its default retirement age of 65, allowing people to remain in the work force longer.“In the long run, I’d like to see age irrelevance,” Lady Greengross says, “where people aren’t just labeled by their birthdays.”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rint on October 17, 2010, on page BU6 of the New York edition.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經濟日報╱2010.10.24 04:54 am
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23日達成劃時代的協議,確立快速成長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影響力將大增,以反映全球經濟版圖的變動。根據協議,IMF超過6%的投票權將轉移給新興國家,中國在187個會員國中將躍居為第三大會員,一舉超越德國、英國與法國。歐洲將從目前的八至九個執行董事會席次中,讓出兩個席次。IMF的執行董事會仍維持為24席。同時,G20也同意將IMF 的總配額增加一倍。IMF是根據配額來決定各國貢獻多少資金與可借款額度。目前IMF的總配額為3,400億美元。G20公報中說,本次改革將使這個總部在華盛頓的國際放款機構更「有效率、可信度更高,且更具代表性」。美國占IMF配額的17.67%,對IMF的重大決策仍具有否決權。G20在一年前同意轉移IMF投票權至少5%給新興國家,因為如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對全球成長貢獻良多,在IMF卻沒有相應的影響力。改革後,中國的配額占比將從3.65%增加到6.19%,成為第三大股東;印度也將躍升為第八大股東,俄羅斯為第九大,巴西為第十大。金磚四國合計,總計占14.18%的配額。新興國家合計,所占配額將增加到42.29%,甚至更高。IMF 訂2013年1月全面修訂配額計算方式。歐洲各國可能需要最少一年的時間來決定讓出哪些小國的席次,據G20的決議,最慢必須在2012年10月以前決定。可能出讓席次的國家包括比利時、丹麥、荷蘭與瑞士。IMF目前的前五大股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與英國都在IMF董事會有席次,並有權指派其執行董事。但根據23日的協議,執行董事現在必須由全體理事選舉產生。中國、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也都有席次,其他會員則分屬多個選區,各選區選出執行董事代表選區投票。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
Untitled
* 中國時報 台灣寬頻國力出現危機?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資料顯示,台灣固網寬頻普及率,在二○○九年首次出現「倒退嚕」的情形,不但遠遠落後南韓與香港不說,還被新加坡迎頭趕上,台灣的固網寬頻普及率已居於亞洲四小龍之末! 台灣固網寬頻普及率向來是呈現正成長,去年這項比率二一.六四%,低於二○○八年的二一.八一%,顯示固網寬頻的發展呈現停滯。台灣去年固網寬頻用戶數大約是五百萬戶,每百人中有二一.六四人擁有固網寬頻帳號。 依國際電信協會(ITU)統計,去年台灣的固網寬頻普及率,除了低於南韓的三三.八二%、香港的二九.三四%,甚至被新加坡超越。 所謂固網寬頻,包括ADSL、光纖與有線電視上網等,寬頻普及率被視為重要的國家競爭力指標。行政院日前通過「數位匯流發展方案」,訂定二○一五年光纖用戶數要達到六百萬戶目標。 針對固網寬頻普及率下降,NCC認為,這可能跟行動上網的替代效應有關,若同時把固網與行動寬頻加起來,台灣的寬頻普及率應該不差。 台灣特殊地方在於行動電話門號普及率很高,超過百分之百,平均每人不只擁有一個門號。業者說,門號普及加上業者努力推廣行動上網服務,蘋果iPhone等智慧型手機,又逐漸為民眾愛用,因此行動寬頻用戶數快速成長,對固網寬頻的市場侵蝕就比較明顯。 但也有業界人士認為,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樣人口密集,行動電話服務普及,但固網寬頻普及率並沒有下降。台灣的問題是固網線路大多掌握在中華電信手裡,轉租給其他業者,提供民眾網路服務佔比實在少得可憐,至今只有二十五條,佔整體固網市內網路一千二百七十九萬條的比率,連五十萬分之一都不到。 業者直言,從電信機房到用戶家中的這條固網線路,也就是業界所謂用戶迴路,NCC訂定的批發價實在太高,造成其他固網業者租用意願低,沒有更多競爭,怎麼會進步?怎麼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多樣、更好服務? 此外,台灣的網路費率跟日韓相比,的確偏高,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Posted via email from ArkiLaw